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扶贫

仙桃农民王仁洲脱贫记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5日10:35 来源: 农村新报

年过半百学种田 大干两年翻了身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蔡玲

“水稻的分蘖期要看苗施肥,长势好的地方要少施,长势差的地方要多施,这样全田长势才能达到基本一致。”近日,在位于仙桃市剅河镇左脑村的水稻田内,王仁洲忙着除草、下肥,一招一式很是讲究。

今年57岁的王仁洲,种了大半辈子的田。然而,因妻子患有糖尿病并发症,丧失了劳动力,儿子和儿媳工作不稳定,收入有限,他种田换来的微薄收入,难以改变家里的穷困面貌。2014年,他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王仁洲是个好强的人,不愿意带着贫困帽过日子,他想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走规模种植的路子,但苦于缺技术、少资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了解到他的想法后,送他到镇里参加新型农民技术培训,还介绍他去农商银行办理了5万元扶贫贷款。“老思想,干不好现代农业。种田要用新思路,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提高农业效率和经营效益。”培训老师的一番话,说得王仁洲直点头,“原来种田,用的都是老办法,看天收,辛苦一整年,赚不了几个钱,看来,思路要变,方法也要变”。随后,种田几十年的他,当起了“小学生”,认真学习选种、科学管理、生态种植等方面的技术。

学成归来,王仁洲大显身手。2017年开始,他四处捡田种。去年,他种了63亩优质水稻,全年产谷8万多斤,毛收入突破10万元。今年,他顺势而为,将水稻种植面积扩至71亩。与此同时,儿子、儿媳经人推荐外出就业后,年收入达到了12万余元。

今年6月,他被村里评为“脱贫示范户”。“做农业确实很辛苦,几年下来,我的皮肤晒黑了,手也变粗糙了。但快六十岁了,我还能迎来人生的一桩桩喜事,所有付出都值得。下半年,我会继续多流汗、多流转,争取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王仁洲满怀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