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汝伦新家(左)掩映在绿树中。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胜通讯员刘尚华谢顺
6月的恩施,满目苍翠。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采访时,听说当地有个贫困户陈汝伦盖了3层的楼房,好奇寻去。
远远地,一排村舍中一栋3层小楼映入眼帘,这就是陈汝伦的家。
贫困户能盖起这么好的楼?记者暗暗吃惊。
进门才知道,老陈身患矽肺病,爱人身有残疾。他家是怎么盖起这栋楼的?陈汝伦给记者端上一杯自己种的恩施玉露茶,笑着说,“盖房历时6年。”
老陈一席话,将时间拉回7年前。
2012年,陈汝伦的爱人因病致残,孩子还在读书,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房子还是危房,实在没法住下去。陈汝伦就想,借钱把房子重新盖一下。盖房在农村可是一件大事。看到隔壁家盖起了楼房,他也留了个心眼:先把3层楼房的地基打好,房子先盖一层,等将来有了钱再接着盖。很快,一层房子盖好了。然而,家里欠的七八万元债,却让他犯了愁,光靠种土豆那点收入是还不起债的。
经人介绍,陈汝伦到外地一个建筑工地打工。谁知过了不久,他患上了矽肺病。陈汝伦天天得吃药,劳动力大大下降,连种土豆的活也做不了。爱人也有残疾,生活更加困难,16岁的女儿只得离开学校到厦门打工。
改变得益于一个人——恩施市茶叶协会会长刘小英。当时,她已在花枝山干了两年多,请来专家检测土壤,发现花枝山土壤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种出来的茶叶质量很好。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刘小英带着多年积蓄和银行贷款300多万元,发誓要种出最好的有机茶,改变这个贫困山村的面貌。
当地农民习惯种土豆、苞谷,很难说服他们改种茶叶。刘小英回忆:“当时村里贫困户很多,我就从这些贫困户帮起。市场上每斤鲜叶四五十元,我就高出一倍按90元收购。”
陈汝伦种了3亩茶叶,当年收入两万多元,比种土豆的收入高四五倍。关键是劳动量相对小,他和爱人都可以做。
为了帮助陈汝伦一家尽快脱贫,刘小英让陈汝伦的女儿从厦门回来,到她的公司当店员,顺便可以照顾家里两个病人,一年收入有5万多元,不比在外打工少。
村里给陈汝伦提供了做卫生的公益性岗位,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种茶、公益性岗位以及相关政策补助,陈汝伦两口子一年有了5万多元收入,加上女儿的工资,全家年收入有了10万多元,脱贫有了希望。
2015年底,陈汝伦不仅还清了原来的欠款,还有了一点积蓄,盖第二层楼房的想法萌动起来。在女儿支持下,陈汝伦又借了一笔钱,咬牙把第二层楼盖了起来。
随着村里茶叶产业发展壮大,陈汝伦一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2016年,女儿在刘小英的花枝山生态茶叶公司当上了店长。
2018年,在刘小英鼓励下,陈汝伦的女儿在恩施开了一家茶叶铺,专卖恩施玉露茶,成为花枝山生态茶叶公司的形象展示店。这一年,恩施玉露礼遇国宾,名声大噪,店子生意日渐火爆,“一年收入至少10多万元”。有了更多收入,陈汝伦家的房子盖起了第三层。“特色村寨民居改造补助了3.31万元,自己出了五六万元。”陈汝伦打心眼里感谢党的政策好。
陈汝伦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敢修房子,是因为没有后顾之忧。“以前拿药要现钱,现在直接刷医保卡。妻子是残疾人,可以申请医疗救助。他们住院医药费可以报销90%,还可以先看病后出钱。”“这么好的政策,大家又都照顾我,村里绝大多数贫困户都脱贫了,今年再不摘掉贫困帽子自己都不好意思了。”陈汝伦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
啃下因病致贫硬骨头
刘胜
贫有千难,困有万种。对恩施市来说,因病致贫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
恩施市副市长杨凯军介绍,恩施市未脱贫人口中,最难解决、人数最多的,就是因病致贫户。为此,当地建立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四位一体健康扶贫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服务、一票制结算”制度,贫困户住院自己出10%就可以结账出院。
该市还组建187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慢性病、大病患者开展签约服务;对21种大病实施集中救治、重病实施兜底保障。“有光滋养有雨润,终需种子自向天。”陈汝伦的经历告诉我们,除了政策的帮扶,更重要的是贫困户要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积极投身产业发展,依靠自身努力甩掉贫困的帽子。
啃下因病致贫这块硬骨头,恩施市脱贫摘帽指日可待;有了产业支撑,恩施脱贫致富之路一定可以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