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8月15日讯(记者蔡青 陈俊)湖北恩施州深度贫困县巴东县,清太坪镇仙池峰顶海拔1500米,这里原来没有路,500多村民的生产生活物资只能肩挑背驮。退伍军人谭永富和80后儿子谭绍军从2001年起,接力18年修通了村里通往镇上的山路。谭绍军更是个人出资千万元,帮助乡亲们发展乡村旅游。
谭永富(右二)带乡亲们修路
退伍军人谭永富:“一定要修一条出山的路”
18年前,2001年春。46岁的巴东退伍军人谭永富当上大石垭村的村支书。
那一年,大石垭的500多村民还困在一座孤山上。用乡亲们的话说,肉眼看得见下面的集镇,可没路出去,更别提开车上来。村子里的后生出外打工,都不愿回家过年。
村前那条陡峭的羊肠小路,只容得下一只竹背篓。
“一定要修一条出山的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是谭永富当上村支书后的第一个念头。
这个念头,让土家汉子谭永富和儿子谭绍军接力坚持修路18年。
如今,蜿蜒10公里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水来了,电通了,村民们的日子红火了。
而64岁的谭永富却因肺癌住进了医院。
2019年8月11日,大山里夕晖如画。身材高大的谭永富拄着拐棍,艰难地站在海拔1500米的山顶。脚下是一片片丰收的葡萄架。山坡上饱满的苞谷穗子在风中摇摆起舞。
千米绝壁之下,清江十字河蜿蜒流淌。山涧薄雾氤氲,令人神清气爽。一拨又一拨的外地避暑客,给山村带来了活力。
“真不简单啊!把这条路修到山上,除了大量资金,还需要多大的定力!”武汉游客张保群和他的十几个同伴感慨不已。
“我是党员,请大家相信我的话”
巴东大山里有一种侧柏,当地人叫“崖花子”。这种树长在悬崖之巅,疾风吹不倒,暴雨淋不垮。
它桀骜的身姿俯瞰群山,成为一道倔强的风景。
18年前,退伍军人谭永富把自己绑在“崖花子”上,抡起了开山劈路第一锤。
村里人住得分散,走很久才有几户人家。谭永富一家家上门,反复劝说大伙一起干。
谭永富没有因为他的名字而手头宽裕,“那时乡亲们都很穷,找人要钱比什么都难啊。”
他鼓励村民们说:“我是党员,也是退伍军人,请大家相信我的话,修路才有出路。”
谭永富1975年入伍,1977年入党,服役6年期间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通令嘉奖一次。村民们敬他,多的出几千元,少的出几百元,开始集资修路。
谭永富每天带着村民出工。没有大型机械,就扛起锄头钢钎在山上开凿,遇到坚硬的地方,就打眼放炮开路。
从此,清太坪的大山里,一支百余人的修路队伍起早贪黑,喊着号子在绝壁间艰难前行。
钢钎凿开石头的声音,叮叮咣咣响彻山谷。
谭永富种地之外,还是镇里有名的杀猪好手。除了给人家杀猪挣钱,他还在山上种植了烟叶、养了几十只羊。每次攒了钱,就毫不犹豫拿出来修路。
谭德喜、谭德宝兄弟是村里较早出去的一批能人,一个在铁路部门、一个在政府部门任职,听说老家修路,毫不犹豫各自拿出上万元交给谭永富:“谭书记,修路是大好事,一定要坚持,大家伙都盼着呢!”
“好好读书,学了本事来帮你爹”
从巴东县野三关往清太坪镇,海拔渐次升高。
在两镇之间,有一个叫“棺材石”的路口,一条水泥路垂直而上,插入山间。这就是通往大石垭村的路。
大石垭村多数人姓谭。这里有一个悲壮的传说:谭氏祖先为了出山,不幸滚入山崖,化作一块僵硬的石头,形似棺材,警示后人。
如今,“棺材石”成为一块座标。
大石垭村以这块石为界,因这条路融入集镇,已经改称清坪街社区。
这条6米宽、10公里长的水泥路,就是谭永富和他80后的儿子谭绍军接力修建起来的。
谭永富开始修路那年,谭绍军还在山里放羊。
有一次,谭绍军把饭菜送到父亲的工地。父亲粗着嗓门喊:“军娃子,这不是你呆的地方!回去好好念书,学了本事再来帮你爹。”
少年谭绍军看到父亲头上、面部满是泥巴和粉尘,几乎没有人样,转身哭了。
“那是我今生最难忘的一幕。”谭绍军说:“我看到了父亲的坚毅,也记住了他的话。”
作为从山里走出去的大学生,谭绍军勤工俭学做家教,自己挣学费生活费,还积攒了一万多元给父亲修路。
2009年,谭永富从村支书岗位上卸任,儿子谭绍军已经在武汉闯出一番事业,从做家教到办培训机构,再到投身高等教育事业,成立了武汉长江教育专修学院。
从2013年开始,谭绍军每年拿出200万元交给父亲,父子俩请来专业施工队伍,开始了快速修路的步伐。这条6米宽的路可容两辆车对开,直接通往村里的最高点顶坪,可远眺红色景区“绝壁天河”与清江。
今年,10公里长的路彻底修通,电线也架到了村民家门口。
86岁的老人谭元国在大石垭顶坪开了家便利店。游客进山后,他的生意不错,每天都乐呵呵的。
“为了家乡的建设,我不图回报”
8月15日凌晨,谭绍军陪父亲来到顶坪之上。
如今,顶坪上的草皮正在铺设,大型绿化树木也基本种完,凉亭伫立山崖边,犹如仙境。
云霞渐渐红了,晨曦从山顶一点点露出来。看日出的游客们从附近一幢三层民宿里雀跃而出。鸡犬相闻之间,早起的村民开着三轮车,“突突突”地把新鲜高山玉米和窖藏苞谷酒运到集镇上去卖,再运回日用品出售给游客们。
这个盛夏的小山村,不再久藏深闺。她掀起红盖头的一角,与外面的世界互动。
清太坪镇镇委书记裴成龙说,退伍军人谭永富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谭绍军回报家乡不图名利,带动乡亲致富。去年他们一家被评为“最美家庭”。
谭绍军说,为了把家乡建设成生态旅游之地,今后还将追加投入,将自来水引到村民家里。
据悉,巴东县相关部门和清太坪镇已立项跟进,路边水沟和防护栏也都修起来了。通往大石垭的这条路是恩施州农村“四好公路”的样板之一。
巴东县扶贫办主任曾樊刚说,巴东有为青年谭绍军们为家乡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不遗余力,乐在其中,是带动巴东脱贫致富的一支重要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