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热点

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一入武汉热血腾 从此爱上这座城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1日21:40 来源: 央视新闻

《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

这一次,

我们带你打卡城市地标建筑,

标记时光。

新中国成立70年,时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留下太多印记。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林立在每个城市大街小巷里的建筑。一座与你一起成长的建筑,一段常说常新的故事。那些地标性建筑,在斗转星移之间倾诉着岁月往事,在雨雪洗礼之下彰显着城市性格,在风起云涌之际丰富着中国形象。央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微视频《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带你每日“点亮”一座城市地标建筑,在共和国70年蜿蜒前进的足迹中,解封历史;从一代人、一座城、一个国的成长中汲取力量。我们,唯有知来处,方能识归途。

武汉长江大桥

☟四分钟快速打卡☟

▽ 武汉长江大桥“名片” 滑动查看

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市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美誉。

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

这座桥的故事,太多太多

最能代表武汉的地标是什么?

也许能让所有武汉人

握手达成共识的,

只有——武汉长江大桥。

如果说长江是武汉的魂,

那么武汉长江大桥就是武汉人的根。

这座历经几十年风雨,

但仍傲然屹立的大桥,

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也是武汉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桥上奔流而过的车流,是居民每天的生活背景,刚刚学会数数儿的小孩儿,会扳着指头,用悦耳的童声“报告”大人:“开过8辆火车啦!”

早上在桥上跑上几圈,

是老人们每天的必修课。

清晨踏上1670米的大桥,

再嗦上一碗热干面,

下午钓鱼的精神就出了头。

中午来武汉长江大桥吹吹江风,带孩子的妈妈,会充满自豪地说:“看!这就是武汉长江大桥。”

夜晚的武汉长江大桥增添了一丝妩媚,当路灯徐徐点燃,从桥头堡看灯火辉煌的黄鹤楼,感觉武汉的温柔,数种颜色交替闪现的武汉长江大桥,让江水变得更加梦幻多情。

对于游客来说,武汉长江大桥是必打卡的一站,徒步走完更是一件浪漫的事。许多人听过了“一起从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头走到桥尾,就可以走到一生一世”的传说,于是,拉上自己最爱的人,

一起在桥上相拥。内心希望时光停驻,亲人、爱人都永不分离。

即将毕业的学生,

离别之际,

一定会到这里留影,

作为告别武汉的纪念,

也作为日后怀念的凭据。

对于年长的一辈而言,武汉长江大桥是他们年轻的骄傲,

承载着青春的记忆,

是一生必来一次的,圆梦之旅。曾经,去武汉长江大桥看一看,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

为何一座大桥,会让人如此心潮澎湃?

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建造的

首座公铁两用横跨长江的钢梁桥,

上层为公路桥,

下层为双线铁路桥,

是中国投入营运时间最长、

运量最大、

荷载最大的公铁两用特大桥,

也是京广铁路横跨长江的“咽喉”。

∆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10月15日,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武昌、汉阳、汉口真正连为一体,

通车仪式上,

数万武汉人民走上大桥庆祝,

全城欢腾,举国瞩目。

∆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从1955年9月开工,

到1957年10月建成通车,

举全国之力建设的

“万里长江第一桥”,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世界首次使用深水筑墩

“管柱钻孔法”,

我国首次进行钢梁悬臂架设,

一百多万颗铆钉全靠手工铆合

……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成为中国人民“不服周”的

(注:武汉话,意为不服输)

真实写照。

∆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江中8个桥墩及两岸引桥同时施工的场景。

60多年前,武汉长江大桥动工建设之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两年多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齐聚武汉,为之奋斗。两万多名建设者日夜不停施工,使4年工期的武汉长江大桥,

只用了两年多就建成通车。

∆ 1957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

是一个从此站起来的伟大民族、

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生国家

向世界的宣告,

中国人民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

创造奇迹、实现梦想。

长久以来,

武汉长江大桥成为

民族志气的抒发,

国家自信的来源,

人民伟力的确证。

∆ 1957年建成不久后的武汉长江大桥,江上的帆船排成一列从桥下鱼贯而过。

1956年,毛泽东来到武汉,

实现了自己横渡长江的愿望,

并写下了著名的词作

《水调歌头·游泳》,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在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之中,

唯一描述过的现代化建筑,

只有武汉长江大桥。

六十多年来,历经风雨沧桑的大桥,巍然屹立在大江之上,承受了77次意外碰撞事故的考验。而武汉长江大桥2.4万多吨的钢梁无弯曲变形,八个桥墩表面无一裂纹,一百多万颗铆钉无一松动,全桥无变位下沉。专家鉴定,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 左右滑动,看武汉长江大桥留下的记忆。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的名片。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武汉,向世界展示着中国跨度。

武汉很小,

小到可以装进

每个来过武汉人的心里。

不管人在哪里,

它都是无法忘却的

魂牵梦绕。

武汉很大,现辖13个行政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是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人口超过千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万亿元的超大城市。

武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三大火炉之一”,

大家调侃说,武汉的夏天很热,命都是空调给的,距烤肉的距离,只差一撮孜然。

∆ 武汉动物园

也有人疑惑,

武汉的冬天该很暖和?

幽默的武汉人回答,

要想熬过武汉的冬天,

取暖基本“靠抖”,

和“一身正气”。

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长江黄金水道与汉江交汇,

将其分割成了

武昌、汉口、汉阳三镇,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

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

它是风光旖旎的山水名城,

鲜活在古往今来无数

文人墨客的笔下,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地处华夏之“中”,

坐拥“天元”之位,

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九省通衢。

这里,

有武汉人永远吃不腻的过早,

(过早,湖北地区吃早点的意思)

美食与美景一样,

多如繁星,

好吃到吞舌头。

武汉

既有百转千回的人间烟火,又有热气腾腾的繁华摩登,武汉人既有北方的豪爽,又有江南的柔情。这,就是武汉,武汉,每天不一样!

内容/央视新闻整合自长江日报等微信公众号

图/部分来自视觉中国

☟ 点击下图或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打卡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之北京电报大楼

☟ 点击下图

打卡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之北京工人体育场

☟ 点击下图

打卡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之重庆李子坝轻轨站

☟ 点击下图

打卡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之深圳地王大厦

☟ 点击下图

打卡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之上海东方明珠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