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东湖夜读

东湖夜读 · 我和我的祖国⑦ | 我家三代母亲就医记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7日20:45 来源: 荆楚网

编者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期间,东湖夜读栏目特别策划推出“我和我的祖国”特辑,跟您分享普通百姓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故事。

图源网络

新中国母亲诞生70年,从积贫积弱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辉煌成就令人振奋。而我家三代母亲各自的人生际遇,尤其是她们治病求医经历,如点点露珠折射出时代光影,透示着大国母亲走过的70年不平凡历程。

父亲的母亲,我的奶奶。

奶奶给我的印象是,被布条紧裹的小脚,走路颤颤巍巍,稍走远一点都得借助一根棍子做支撑,平时很少外出。奶奶去世时,父亲说奶奶一生是“三没见”,没见过汽车,没见过县城,没见过医院,更别说到医院看病。 奶奶当然也有生病的时候,在我的记忆中有两次。一次是她中指长疔疮,肿得像鼓锤,皮肤发亮,后来又化了脓,痛得不停地呻吟。敷了一些草药,折腾了几个月,竟奇迹般地好了。不过留下了终生后遗症,中指成90度弯曲,一直到去世都不能伸直。 再一次就是去世时,记得是正月初三,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盆旁守夜。大约晚9点多的样子,奶奶说有点困,要早些去睡,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爷爷说,奶奶睡得很安静,没有什么异常声响,早晨喊她起床无应答,方知奶奶已去世多时。奶奶因何病去世,至今说不很清楚。依照现代医学常识,应该是心梗之类的突发病。 奶奶生活的那个年代,在偏僻乡村,顶多就是一点草药,农民生病,一般就靠硬挺,听天由命。

我的妈妈,我家第二代母亲。

我妈身体素质远不如奶奶,自小身体就孱弱,且个性倔强,爱生闷气,有时一连几天赌气不吃饭。天长日久,病由气生,我妈罹患下多种疾病。先是粗脖子病,做过切除手术。继而眩晕症,常常突然昏倒在地。后又染上严重肺结核,经年不愈,最终因此去世。 我妈的就医条件比奶奶好了许多。上世纪70年代,大队有赤脚医生,镇上建起了卫生院,县城也有人民医院。我妈是镇卫生院、县医院的常客,特别是镇上的卫生院,几乎每隔十天半月就要去看病打针。妈妈有时晚上在家突然发病,我不止一次深更半夜到镇卫生院找值班医生出急诊。 医生服务态度都不错,有求必应。然而,那又是一个物质匮乏,尤其是药品短缺的年代,许多日常用药供不应求。结核病特效药雷米封和链霉素当年都很紧缺。为了给我妈治病,父亲到处托人寻药。我妈用药不得不时断时续,病情反反复复,一次比一次严重,最终肺部大出血去世。 我妈去世时不到50岁。如果是现在,她绝不止这个寿数,肺结核病早已被攻克。

我的老伴,儿子的母亲。

老伴今年64岁,她也是一个老病号。与我的奶奶和妈妈相比,老伴赶上了物质极大丰富,全民医保,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好时代。每天容光焕发,越活越年轻。 老伴是教师,40岁不到即患有习惯性胃出血症,做过胃部大切除手术,但仍无法根治。刚开始那几年,几乎年年复发。每次复发都要住院治疗,导致严重贫血,无法坚持正常工作。后来经省城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到本市医院坐诊指点迷津,嘱间天维持性服用一种护胃药,即大幅度减少了发作次数,近六七年仅复发了一次。 老伴自年轻时就患有较严重的高血压、脑梗等慢性病。退休后,这些慢性病都纳入了医保,日常用药随买随报,报销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慢性病药品丰富,医院药店应有尽有,从无缺药现象发生,极大满足了慢病患者的用药之需。老伴多年坚持服用药物,血压控制得很好,脑梗也有明显好转。 自60岁那年开始,社区医院还每年为老伴搞一次免费体检。上月底刚做完今年的体检,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老伴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有信心。 老伴现在的日常生活,除了家务,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健身,跳广场舞,二是约亲朋故友叙旧,一起参加短程旅游。 老伴嘴边经常挂着几句话:感恩国家,让我们逢上这么好的时代,把身体搞好,多看看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

主播|晏子庭

作者地址:广水市应山广安路声屏公寓

监审:查昭

监制:高霞

主编:王会

编辑:张依

【责任编辑:王深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