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船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原来我们自己也有资格装饰“别人的梦”。
毕淑敏指出了缘由,我们从小的教育是,“我不重要。”
因而,我们并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坐标,没有创造出自己的底气。
如一叶浮萍,风也好雨也罢,一点点外力下去,浮萍就变得晕头转向。
在众口难调中迷失自己
认识自己前,总有太多阻碍。
曾有一人跑去深山里的寺庙,斗志满满的想有番作为。
禅师就问,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那人回答,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不客气地说,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而“修自己”是最难的,我们有时看不到内心的自己。
佛家有言,“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并非不可得,只是在众口难调中迷失了自己。
只有挣脱出他人的期待,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悦己之人,自有光芒万丈
对自我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够专注很容易就荒废。
但是,我们太容易被不相干的人影响了。而内心坚定的人,却不会轻易改弦易辙。
莫言小时候经常被人嘲笑外貌,为此他常常流泪,幸亏有母亲提醒他说:
“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年轻时,我们会因为外貌或自傲或挫败。等到年纪渐长我们才明白,悦己是一个人“迷人”的开始。
到了那个阶段,即使有缺点,也会变得可爱起来。
那时,修养早就“外化”为气质,谁还会在意容貌?
取悦自己,是为了成全自己
庄子的一生,物质并不富足,经常有了上顿没下顿。
但当楚威王以厚礼相待,请他做楚国的相国时,他还是毫不可惜地拒绝了。
因为他太懂自己了,相比委身于“铜臭”里,他有更高的追求。
东晋时,有两位名士,一位是大司马叫桓温,另一位是将军叫殷浩。
两人都名声在外,大家很喜欢拿他俩去比较。因此,桓温一直很想胜过殷浩。
有一次,桓温问殷浩,到底他们之间谁更强些。
只见殷浩摇了摇头说,“我跟自己打交道很久了,不和别人相比,宁愿做自己。”
这是一种强大的自信,无需与他人相比,便能坚持“走自己的路”。
但对我们来说,“悦己”会是一个漫长的探索。如果不知道如何开始,不如看看梁文道的建议: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主播|徐荣欣
作者:韩九叔,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国学文化堂(ID:cdhgxzh),用文化温暖人心,不丢传统,不忘来路,不失本心!
主编:王会
编辑:张依 郭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