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乐克通讯员杨威王登府
“祖祖辈辈喝‘天河水’,如今终于用上自来水!”
11月8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傅家堰乡田家山村集中安置点,67岁的郭传月把水龙头一拧,清水“哗哗”而出。
五峰县全境皆山,为了解决傅家堰乡5个村近8000名群众吃水难题,该县在海拔约1500米的峭壁之间,搭建了一道53公里长的“空中管道”,引来了牛庄乡陆家湾小菖坪河的优质水源。
这是五峰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的一个缩影。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该县重点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由县级领导领办,梳理分类383个问题清单,目前已整改120个,129个将在11月底销号,剩余部分将逐一落实。
新型党课让主题教育落实落细
9月26日,五峰革命传统教育学习交流走进红色茶乡采花白鹤村,拉开了该县主题教育“四项”教育的序幕。
屋场会上火塘边,也是五峰理论学习的一线课堂和主题教育的宣讲阵地。五峰发挥党小组“一小时活动圈”优势,党员与党员交流学习心得,带着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集中研讨,学中改、学中做,并组建“主题教育宣讲团”,36名党员干部进乡到村,开展宣讲148场。国庆前夕,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咏大赛,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唱响红色经典曲目。
新型党课不仅要走到群众身边,更要走进群众心里。“组织一次理论宣讲、开展一次学习交流、征求一批群众意见、兴办一件实事”,五峰建立32个县级干部联系点和8个巡回指导组,把方向、抓落实,推进主题教育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
9月以来,五峰全县5000多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为群众服务,检验初心——
在五峰镇,10多名党员志愿者穿越海拔1000多米的密林,用担架把年过八旬的谭良菊抬下山,连同家具一并搬进水电路畅通的安置房;百里之外,五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机关党员和村干部挖槽、牵线,再回填800多米的输水管线,甘甜的山泉流进了仁和坪镇杨家埫村贫困群众林堂培家……
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成果
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五峰县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初心铭刻在心中、转化为行动,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生动实践。
五峰属深度贫困县,每3个贫困人口就有1个是因病致贫。
山区看病难,是该县脱贫攻坚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化解之策,是我省正在大力推广的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然而五峰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是医疗资源下沉难,“优质医疗资源在城里都下不去,更别提偏远山区了。”
五峰迎难而上。筹资定向委培了100名大学生村医,开展“双百工程”——派遣100名党员为主的优秀医务人员,一对一结对以师带徒,提高村医的服务能力。
在长乐坪镇百年关村,69岁的老党员裴光鑫和22岁的杨海燕结成对子,悉心传授自己从医40年的“中医经”,杨海燕则负责操作医共体信息化终端,“既是好师徒,又是好搭档。”
9月底,五峰医共体县乡村三级试点在长乐坪镇成功验收,11月底将在全县推开,届时“专家会诊不出村,仪器检测不出镇。”
为前移疾病预防关口,五峰抽调县乡村200多名医务人员,组建了96个健康扶贫工作队,召开387场健康宣教屋场会。截至今年9月,五峰全县已完成80092人的家庭医生签约,40309名常住贫困人口的健康体检,不出村,不花钱,可享受各类健康服务。
健康扶贫仅是五峰以主题教育推进脱贫攻坚的举措之一。五峰探索实施村企对接、规划到户、组织发展、验收确认、打卡到户、跟踪调查“六步工作法”,组建15个产业扶贫专班,着力培育壮大茶叶、中药材、中蜂、蔬菜等九大特色产业,将贫困户绑在产业链上,推进“专业合作式”产业扶贫,各方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办好“天大的小事”
道路破损、停不了车等“小问题”,常常让群众幸福感打折扣。
办好“天大的小事”,打通“最后一公里”。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五峰县对照“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逐项明确责任主体、牵头领导、整改措施和时限。
连日来,该县城管部门针对城区6处清单问题立行立改:修复“断头”人行道313平方米,整改道路井盖异响82处,增加对外开放公厕7处……县城管委会也聚焦后河大道“停车难”,迅速完成停车场改造升级,同步改进运营管理。
“新宿舍每间住8个人,一人一铺,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淋浴房。”10月28日,仁和坪镇升子坪小学新建的学生宿舍投入使用,150多名学生全面实现“一人一铺”,过去群众反映“双人一铺”的问题如期整改。同步整改的县高中学生宿舍热水供应不足问题,目前也已完成热水供应系统升级改造招投标,预计12月底276间宿舍告别热水短缺。
目前,五峰县供电公司在全县范围内新建电力线路12公里,新增变电台区8个,解决用电问题240余起。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眼下在五峰,奔着问题去,真刀真枪改,群众从一开始就感受到身边的新变化、新成效,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山区看病难,是该县脱贫攻坚路上最难啃的硬骨头。
化解之策,是我省正在大力推广的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然而五峰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是医疗资源下沉难,“优质医疗资源在城里都下不去,更别提偏远山区了。”
五峰迎难而上。筹资定向委培了100名大学生村医,开展“双百工程”——派遣100名党员为主的优秀医务人员,一对一结对以师带徒,提高村医的服务能力。
在长乐坪镇百年关村,69岁的老党员裴光鑫和22岁的杨海燕结成对子,悉心传授自己从医40年的“中医经”,杨海燕则负责操作医共体信息化终端,“既是好师徒,又是好搭档。”
9月底,五峰医共体县乡村三级试点在长乐坪镇成功验收,11月底将在全县推开,届时“专家会诊不出村,仪器检测不出镇”。
为前移疾病预防关口,五峰抽调县乡村200多名医务人员,组建了96个健康扶贫工作队,召开387场健康宣教屋场会。截至今年9月,五峰全县已完成80092人的家庭医生签约,40309名常住贫困人口的健康体检,不出村,不花钱,可享受各类健康服务。
健康扶贫仅是五峰以主题教育推进脱贫攻坚的举措之一。五峰探索实施村企对接、规划到户、组织发展、验收确认、打卡到户、跟踪调查“六步工作法”,组建15个产业扶贫专班,着力培育壮大茶叶、中药材、中蜂、蔬菜等九大特色产业,将贫困户绑在产业链上,推进“专业合作式”产业扶贫,各方聚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办好“天大的小事”
道路破损、停不了车等“小问题”,常常让群众幸福感打折扣。
办好“天大的小事”,打通“最后一公里”。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五峰县对照“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逐项明确责任主体、牵头领导、整改措施和时限。
连日来,该县城管部门针对城区6处清单问题立行立改:修复“断头”人行道313平方米,整改道路井盖异响82处,增加对外开放公厕7处……县城管委会也聚焦后河大道“停车难”,迅速完成停车场改造升级,同步改进运营管理。
“新宿舍每间住8个人,一人一铺,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淋浴房。”10月28日,仁和坪镇升子坪小学新建的学生宿舍投入使用,150多名学生全面实现“一人一铺”,过去群众反映“双人一铺”的问题如期整改。同步整改的县高中学生宿舍热水供应不足问题,目前也已完成热水供应系统升级改造招投标,预计12月底276间宿舍告别热水短缺。
目前,五峰县供电公司在全县范围内新建电力线路12公里,新增变电台区8个,解决用电问题240余个。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眼下在五峰,奔着问题去,真刀真枪改,群众从一开始就感受到身边的新变化、新成效,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