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社会

在建工地全覆盖,排除隐患3万个 汉阳用大数据擦亮安全监管之眼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5日10:10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惠 通讯员 刘晶晶 黄璜

当下的武汉,正处于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期,三镇齐发力,复兴谋发展。

百业兴旺,安全最重要。

2018年10月,汉阳区创新安全监管模式,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在武汉市作风巡查第四组指导下,率先试点“建筑工程安全大数据智能监管”系统,覆盖全区住宅、厂房、学校等60个在建项目,一年来,累计发现并排除隐患超3万个,为建筑工程安全监管贡献了汉阳智慧,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试行。

拒绝企业施工“粗线条”

11月12日一大清早,在位于汉阳永丰街的燎原村城中村改造K6地块,监理胡松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点开手机上的“汉阳建安”APP,按照当日安全检查清单,逐一对照检查。

“检查发现隐患,就通过APP发送通知给相关责任人尽快整改。”胡松说,以前都是口头或者电话通知现场整改,难免有遗漏,而且是否整改、何时完成也不能及时知道,现在这种方式更便捷更高效,相关人员是否履职也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汉阳区建管站的安全管理人员可通过监控室大屏,实时查看检查清单完成率、整改率等安全管理数据。

“每个项目的安全检查清单均为量身定制。”汉阳区建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各个项目的体量、施工工艺和进度不同,因此,每日安全检查的内容也不相同。“建筑工程安全大数据智能监管”系统,依据法规条例,结合单体项目实际情况,将安全管理程序标准化要求,分解成可量化、可考核的系列执行动作,通过销项制、积分制,拒绝企业施工“粗线条”、安全检查“缺根弦”,确保安全管理无漏项、无盲区。

扎牢安全监管“篱笆墙”

“现在的项目安全管理力量投入倍增。”汉阳区纽宾凯K3项目安全总监吕大敏说,以前安全监督主要依赖几个项目安全员,现在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管理人员都是“监督员”。

汉阳区建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11月13日,全区60个房建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投入明显加大,参与现场安全管理且工作记录可查的人数达到1231人,平均一个项目20人,与传统模式下的平均一个项目仅三四名安全管理人员相比,增加了约5倍。

加大了力度,提高了精度。

汉阳区建管站作为政府监管力量最前沿,现有1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承担1000万方建设体量的监管任务。“以前把全区所有在建项目跑一遍得两三个月,对于没问题的企业来说,检查成了‘扰民’,对于有问题的企业,又难有更多时间做重点监管。”汉阳区建管站相关负责人称,现在通过安全大数据平台每月排名,对于排名较后的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会及时到现场检查,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监管不扰民”的差异化监管、精准执法。

掐掉事故隐患“祸捻子”

11月12日上午10时,在位于汉阳龙阳街的保利香颂K14地块现场,施工安全总监黄靖发现23层的爬架堆放模板垃圾过多,立即向施工专职安全员王勇发送整改信息。收到信息后,王勇立即安排人员处理,当天14:15,王勇上传整改后的照片,由黄靖复验通过。

13日,汉阳区建管站安全监督人员发现某项目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数据异常,监督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工地正在进行悬挑脚手架搭设作业,但监理和施工安全员均未进行安全巡视。监督人员当场责令停止施工,并对其进行了处罚。

“截至今年11月,累计排查风险11万个,整改隐患超3万个。”汉阳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10月全面推行以来,“建筑工程安全大数据智能监管”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监管相结合,安全监管成效显著,受到省住建厅、市城建局主要领导肯定,并作为武汉市城建工作创新亮点,在全国推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现场观摩会上进行展示。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