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南水北调湖北搬迁18.2万人 移民从土坯房搬进小洋楼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8日09:36 来源: 湖北日报

12月8日,走进武汉市黄陂区新博村,小楼鳞次栉比,村子里井然有序。

村党支部书记黄小明介绍,2010年7月,全村130户共573人从600多里外的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博家湾搬来。不忘乡情,建村时取名新博村。

武汉黄陂区新博村青砖黑瓦,古朴典雅,赏心悦目。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内外移民安置点达441个,接收外迁移民的县市区多达26个。”省水利厅移民处处长曹德权介绍,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坝区、库区和核心水源区,我省共搬迁移民18.2万人,其中内安移民10.5万人,外迁移民7.7万人。

移民安置发展关系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为按时完成搬迁任务,我省制定了“四二三”计划,即四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三年彻底扫尾。

两年搬迁18万移民,日均搬迁250人,移民群众和生产生活用品,每户需一辆大卡车运输,每天需要七八十辆车。一位参与过移民搬迁工作的人士说:“为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湖北移民告别故土的牺牲奉献,感天动地;移民成建制地外迁,波澜壮阔。”

搬迁前库区移民居住的土坯房

2010年11月,7.7万外迁移民搬迁完成。

2011年,9.2万人内安移民搬迁完成。

2012年9月,3个重点集镇1.3万人搬迁完毕。

2012年底,丹江口库区移民史诗般的“大迁徙”画上圆满句号,一曲重建新生活的壮歌在荆楚大地全面唱响。

搬迁完毕后,全省上下秉承“爱心、热心、责任心”,坚持“优越、优先、优厚”原则,投入真感情,给予真支持,把移民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工程,库区和安置区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变,移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较搬迁前明显改善。

沙洋县后港镇荆南村有丹江口库区移民300多人,是个典型的移民村。

汉南区汉江村借“三乡工程”之力,打造移民生态宜居村。

雪白的墙壁、蔚蓝的屋顶、一排排香樟树枝繁叶茂……走进沙洋县后港镇荆南村如同进入公园。“垃圾定期清理,树木定期修剪,道路定期洒水。”村党支部书记王珍洪说,村里每年投入数万元环境维护资金,聘请5位村民负责村庄管理维护,并将垃圾统一清运到沙洋县集中处理。近年来,荆南村先后荣获湖北省“宜居村庄”“和谐移民新村”等称号。

武汉市黄陂区新博村,村庄绿化率超过90%,村民活动广场达6000平方米,还有30套村域休闲座椅,村民如同住在公园里。

武汉市汉南区郧阳村借力“三乡工程”,打造集社区康养、民俗文化体验、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综合体,将郧阳村建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美丽乡村。

十堰市郧阳区整齐的移民新村。(吴兴令 姬延顺 摄)

在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部分村民家的宽带、有线电视、洗衣机、整体橱柜、热水器等一应俱全。“吃的是镇水厂的洁净水,烧的是管道天然气,移民搬迁,一步跨入现代化。”村民郭世均说。

曹德权介绍,当年搬迁时,我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建设移民新村。近年来,又大力推进移民新村美丽家园建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移民村越来越美。

搬迁前库区移民居住的土坯房

搬迁前库区移民居住的土坯房

搬迁前库区移民居住的土坯房

搬迁前库区移民居住的土坯房

搬迁前库区移民居住的土坯房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