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胃肠疾病、糖尿病跟饮食关系比较大,但其实有些肾病也是吃出来的。肾脏是个沉默的器官,起病往往没有症状。在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已经达到10.8%,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肾功能不全者。
同济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徐钢教授主张:科学饮食,别让填饱肚子的食物变成伤肾的凶手。
肾脏是怎样被“吃”坏的
肾脏里有100万-200万个肾小球。肾小球其实就是毛细血管七缠八绕卷成个团,就像是个筛子,个头较大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被留在筛子上,也就是留在血液里;个头较小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和水一起穿过筛子,离开了血液。
徐钢介绍,高盐、高糖、高脂的饮食会破坏肾小球滤过膜。日久天长,网洞有变小的、变大的、拉长的、拧歪的、堵死的。于是,像蛋白质这样原本不能通过的东西,偶遇一个突然拉大的洞洞,趁机钻进了尿里,蛋白尿就来了。被毒害的蛋白质沉积在滤过膜上,还会导致滤过膜变厚。增厚的滤过膜挤压着毛细血管,最后连血都流不进来,这个肾小球就“死掉”了。
随着死去的肾小球数量增多,肾脏功能不断下降,最后,能进入肾脏的血液越来越少,尿液就越来越少,肾脏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这就是终末期肾病了。
警惕食物中的“隐形盐”
许多人知道,长期高盐饮食会造成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而肾脏疾病主要是继发于高血压。这样的连环效应也就告诉我们,过“咸”的饮食习惯也是伤肾的。
很多面条为了保持劲道的口感都会往面里加盐,而我们煮面的时候还要加调味料和盐,这样一来盐就超标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打饼干类的食物,它含有的氯化钠、碳酸氢钠其实就是盐和碱。
徐钢介绍,正常人每天摄取的盐应该控制在6克左右,就是一个酒瓶盖,有肾脏问题的人应该严格控制在3克,水肿严重的时候可能需要完全禁盐。
蛋白质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过量摄入
最近几年,蛋白质补充剂(俗称蛋白粉)越来越流行,除了健身达人常将它当作日常替代膳食之外,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有事没事来两勺。
我们每天所需的蛋白质是一定的,如果过量,就会增加肾脏的工作量,长此以往,肾脏就会被累坏。
误区二:谈“白”色变
很多肾病患者特别恐惧蛋白质的摄入,一看到有蛋白尿就不敢吃肉蛋奶,但是如果完全不摄入蛋白质,对病情的康复非常不利。
肾病患者更要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取,也就是动物蛋白的摄取。比如“鱼肉蛋奶”就是优质蛋白,每天都要吃,吃的量我们可以参照一个口诀:“56789”原则。
“5”:一两白面、一两大米各含5克蛋白质;“6”:一个鸡蛋、一杯牛奶(200毫升)各含6克蛋白质;“7”:一两鱼虾各含7克蛋白质;“8”:一两鸡肉、鸭肉各含8克蛋白质;“9”:一两猪肉、牛肉各含9克蛋白质。
对肾脏有好处的食物
同济医院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整理出一份权威的肾病饮食食谱,含20种适合多吃的食物:
菜花、蓝莓、鲈鱼、红葡萄、蛋清、大蒜、荞麦、橄榄油、小麦、圆白菜、去皮的鸡肉、柿子青椒、洋葱、芝麻菜、夏威夷果、水萝卜、圆菜头、菠萝、蔓越莓、香菇。徐钢详细列举了其中三种。
菜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含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和叶酸等多种营养。它也充满了抗炎化合物,如吲哚是纤维的极好来源。另外,捣碎的菜花可以用来代替土豆泥做低钾的配菜。
蓝莓富含各种营养成分,是你能吃到的最好的抗氧化剂来源之一。特别是,这些甜浆果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抗氧化剂,它可以预防心脏病、某些癌症、认知衰退和糖尿病。此外,它还能在低钠、低磷、低钾的情况下,使肾脏变得更加健康。
鱼类含有高质量的蛋白质及健康脂肪,有助于降低认知能力下降、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合理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每天生理需要的营养素,而且有利于自我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的预防。”徐钢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龙华通讯员常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