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沙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擦亮“农”字招牌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3日16:11 来源: 湖北日报

江汉运河。

小龙虾加工。

易地扶贫搬迁。

机械收割。

三干渠灌区改造。

油菜花海。

湖北沙洋江汉运河国际半程马拉松。

荆门沙洋县地处鄂中腹地,是全国重要商品粮油、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全国唯一“中国菜籽油之乡”,连续八年“三农”综合考评进入全省10强。沙洋首创“按户连片耕种”经验,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成为创新创业宝地、生态宜居福地,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沙洋县委书记刘克雄说。

以人才振兴夯实农村党建

乡村振兴是重要一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既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

沙洋县建立健全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建设,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首先,设立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其次,加强对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农村纪检监察工作,把落实农村政策情况作为党员干部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农村权力运行监督制度,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最后,加强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健全培养锻炼制度,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沙洋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首先注重培养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县委组织部门在考察任用干部时,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选派优秀干部到乡镇挂职任职,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干事创业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将实绩优秀的农村干部充实到各镇区党政班子。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堡垒建设,吸纳对群众事业热情高、带动致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农村“两委”班子。健全基层干部上升渠道,不断完善进步空间,专门设立岗位招聘优秀基层组织人员进入公务员和事业人员队伍,择优进入乡镇党委班子。

沙洋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配备。大力实施“三乡”工程,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资金近4亿元,重点用于安全饮水、高标准农田、通村公路、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鼓励市场主体和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打造试点镇、示范村,完成市民下乡4094人,吸引回乡能人488人,引进兴乡企业57家。

以美丽乡村建设扮靓农村

如何缩小农村与城市差距,让农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便利、美丽宜居之地?

沙洋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启动9个示范村、41个整治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扎实开展“三清一改一植”春季战役和“五清一改”夏季战役,进一步聚焦“五清一改一植”筹划部署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截至目前,沙洋处理无害化农村生活垃圾20多万吨,清理村沟村塘淤泥近24万吨,清除村内残垣断壁近1.4万处,清理村内水塘近1700口,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初显成效。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多举措营造农村良好生态环境。”沙洋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曾月纯说,沙洋坚持以“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以“五清一改一植”为突破口,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以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河流沿线、湖库沿岸、风景旅游区沿线等“五沿”区域为重点,集中优势力量,奋力攻坚突破,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重点落实七大任务。沙洋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绿化、农业绿色发展、小城镇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七大任务为重点,全面消除传统旱厕,推广生态厕所,严格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确保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推进三大战役。着力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开展汉江、长湖、西荆河等水域环境问题整治和生态修复;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三区”规划,全县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让农村到处都是赏心悦目的蓝天、碧水、净土。

以农业优先补基础短板

沙洋优先保障“三农”资金统筹整合配套。2019年以来共投入“三农”资金14.47亿元,同比增长4.78%。其中上级补助投入资金11.35亿元,同比增长5.58%;县级配套资金3.12亿元,同比增长1.92%。同时,加大涉农普惠性贷款投入力度。探索推广“中银农贷一号”“兴农贷”等政银合作金融业务,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发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截止2019年9月末,全县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79.77亿元,占各项贷款的67.76%,同比增加3.76亿元,增幅4.9%。涉农贷款当年新增6.0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32.78%,同比增加1646万元,增幅2.78%。

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沙洋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31.55万亩,落实耕地保有量责任面积167.92万亩;开展“两区”划定工作,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110.7万亩、小麦生产功能区49.94万亩、油菜生产保护区76.05万亩。全县2019年秋粮面积141.6万亩,同比增加4.9万亩,增幅3.6%;总产77.2万吨,同比增加3.5万吨,增幅4.7%。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沙洋启动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预计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地力培肥10690.14亩、修建机耕路145公里(含硂路84公里)、生产路48公里、错车台42处、整治塘堰464座、小型拦河坝12座、农用井25座、更新改造泵站53座、疏浚沟渠5公里、衬砌明渠(沟)127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2209个、培植农田防护林57873.5米;启动五里铺、十里铺等8个镇61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预计解决10.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启动全县农村公路“组组通”专项行动项目,预计建成401公里通组路,县乡产业路建设24.54公里。

着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沙洋着力壮大教育力量,提升乡村教师素质。编制向乡村倾斜,优先配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11人,乡镇学前教育教师20人,争取各级资金1240万元,对李市中学、毛李中学、高桥小学等15所中小学教学楼、食堂、宿舍等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完善设施机构,提升村级医疗水平。建设村卫生室2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配备乡村医生407人,规范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48602份,还建立孕产妇、儿童、老人和特殊慢性病管理档案;着力乡风文明建设,扩大文体旅游影响。截至目前,开展送戏下乡活动274场,送书下乡活动4次,免费赠送农业养殖图书2000多本;申报湖北省新全民健身工程项目,争取资金240万元,启动2个乡镇项目2个中心村项目建设。

沙洋制定社会救助“五落实”制度,加强与扶贫工作有效衔接,引入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保证公平性。目前,沙洋有农村低保4174户、7423人,2019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及物价补贴2397万元。沙洋探索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从加大资金投入着手,完善养老服务。2019年,沙洋下达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3亿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762万元。

以特色小镇助推三产融合

沙洋编制《沙洋县三产融合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接二连三”拓展农业功能。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做好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目前,中国油菜花海小镇被评为市级特色小镇,沙洋纪山楚医药养生小镇、十里铺花卉苗木小镇、毛李再生稻第一镇等特色镇初具规模。

沙洋创新模式,不断壮大乡村产业。截至目前,沙洋合作社达到1726家,家庭农场达到930家,覆盖粮食、畜牧、果蔬、林业四大主导产业,已注册商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8个,绿色食品认证79个,产品产地认证23个。加快发展优质粮油产业,着力打造“沙洋粮油”特色品牌,新增纪山龙米、楚稻香米、荆星菜籽油等3个粮油公共品牌;加快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以十里铺花木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在全县开发苗木品种200余个,发展花卉苗木基地20万亩;加快发展特色渔业,突出发展虾稻共作,打响荆门漳河清水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稻虾连作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

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农村发展硬制度。沙洋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排查整改问题3182个,涉及土地面积9097.42亩;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279个村(居)完成清产核资工作。经清查核实,沙洋核实资产总额为71571.87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1981.54万元、非经营性资产59590.33万元,债权20040.32万元,债务27027.18万元。资源性资产清查核实全县集体土地总面积为216.05万亩;已确认成员身份户数12.21万户,确认成员身份人数45.08万人;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要求,紧扣“节水、减污、农民减负、农业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运行、水管单位良性发展”等关键词。

沙洋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文章,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形成水稻、油菜、小龙虾、生猪、蛋鸡五条全产业链。鼓励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洪森集团做大做强,开发米糠多糖、多肽、膳食纤维等新产品,提高附加值。鼓励楚玉食品公司与北京信良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湖北楚玉莱信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为沙洋县乃至全省、全国小龙虾、水产食品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农旅结合”,促进农业增效。沙洋以五洋线生态农业风光带、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带、207国道历史文化旅游带、汉江滨水休闲旅游带发展为重点,大力开发以油菜花、运河水乡、楚文化为品牌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重点打造雷都樱花部落、中国油菜花海小镇、纪山楚医药养生特色小镇、五里岳飞城田园综合体。

沙洋坚持不懈推进全域旅游,形成了“赏油菜花海、观现代运河、走荆襄古道、游美丽汉江”的旅游特色。连续12年举办油菜花旅游节,2019年成功举办首届湖北油菜花节和湖北沙洋第三届江汉运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全年接待游客4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将近21亿元,“最美油菜花海”已成为沙洋的响亮名片。

以特色产业助力脱贫增收

2019年10月,沙洋县贫困户利用农闲时机,开挖回形沟,把稻田改成稻虾连作,一个月时间,有775户贫困户开挖稻虾田4788.88亩。秋冬掀起稻田改造高潮的背后,是该县连续两次出台发展稻虾种养的奖补政策。2018年9月,沙洋县出台支持发展稻虾种养产业扶贫实施办法,对2018年9月1日后新开挖稻虾种养的贫困户按面积奖补。未脱贫户按开挖费300元/亩、虾苗购种费300元/亩进行补贴。已脱贫户按开挖费150元/亩、虾苗购种费150元/亩标准补贴。早在2016年4月,沙洋县就出台政策,对贫困户发展小龙虾等特殊养殖的,按投入5000元至1万元和超过1万元的,分别由县财政一次性拨付1000元、3000元的种苗补贴资金。

2014年,沙洋建档立卡贫困户21706户72808人。沙洋县稻虾共生高效和种养殖模式作为脱贫攻坚的主产业推进。两次对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政策,2000多户贫困户受惠,享受奖补资金1000多万元,两年内奖补资金将超过2000万元。“产业规划要谋长远,确保脱贫后仍有稳定收入来源。”沙洋县委书记刘克雄说,除了稻虾奖补政策,还实行“三个一”:一个村建一个养虾协会,一个养虾协会建一个微信群,能人与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形成稻虾共作产业优势。

打造特色主导产业。小龙虾,沙洋养殖面积在全省靠前。沙洋把小龙虾、油菜、花卉苗木等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坚持不懈做优品质,打响品牌,提高效益。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55万亩(其中虾稻共作40万亩),年加工小龙虾6万吨,实现总产值30亿元。在国家取消油菜籽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宏观环境下,沙洋通过实施产业奖补政策,每年稳定种植“双低”油菜60万亩左右,其中创建高油酸油菜生产基地6万余亩。以十里铺花木城为核心,全县发展花卉苗木基地20余万亩,开发苗木品种200余个。每年成功举办花卉苗木交易会,吸引省内外商户200余家参加,达成交易订单近10亿元。

以安定和谐带动乡风文明

沙洋在农村社会环境建设上下功夫,让农村拥有安定和谐温暖的社会环境。

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九久入户”工程。沙洋以教育、财政、人社、卫计、司法、农业、畜牧、食药监、工商等九个县直部门为主体,在进村入户的宣传资料上印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让群众潜移默化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这一做法有效破解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落地缺资金、送达难、关注弱等难题,经验在全省推广;开展“十选十美”系列评选。沙洋每年评选出十大最美农民、十大最美家庭、十大最美乡村、十大最美创业青年、十大最美少年、十大最美自媒体人、十大最美文化人、十大最美老人、十大最美在外沙洋人、十大最美来沙人士等100余位最美典型。

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沙洋紧盯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创新推出以“一单一图一册一歌一例”(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运行流程图、工作纪实手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宣传歌、例行监管)为特色的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机制,有效防止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创新基层治理载体。沙洋推行“平安细胞”创建工作,全力打造“123综治例会”“835村湾平安中心户”“天眼工程”“警格联建”网格化管理、家长志愿护学岗、群防沙洋手机APP等综治新品牌。“我们以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全县266个村(社区)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把社会治理的触角深深根植于最基层,社会保持安定和谐。”沙洋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政法委书记陈威介绍,沙洋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

撰文:蔡代明张君

【责任编辑:王深宇】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