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穿隔离服工作7个多小时,两家医院专家合力用人工肺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8日23:50 来源: 楚天都市报-看楚天

楚天都市报2月28日讯(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宋波 谯玲玲)一名71岁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因年龄大、病情重,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衰竭,经抢救肺氧合状况依然没有改善。2月26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和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两个团队通力合作,为她开展了ECMO挽救性呼吸支持。目前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正在接受24小时的密切监护及治疗。

2月26日中午,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定点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组织了一场多学科专家会诊。原来,该院收治的一名71岁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因年龄大、肺部病变重,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呼吸衰竭,医护人员先后采取了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等抢救,其肺氧合状况依然没有改善。参加会诊的专家评估后一致认为,应积极给予体外膜肺(ECMO)挽救性治疗,才能为患者抢得一线生机。

会诊结束,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迅速将患者转运至重症监护室负压病房。援武汉国家医疗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领队肖明朝副院长亲自带队,医疗队队长、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麻醉科吴彬主治医师、胸心外科王小文主治医师,及专程从方舱医院抽调的麻醉科曾彦超主管护师迅速集结。

ECMO的工作原理是将血液从静脉中抽出,流经膜肺氧合血红蛋白并清除二氧化碳,再将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输回患者体内。ECMO既可以作为人工肺将氧合的血液送回静脉,再由心脏泵至全身,也可充当人工心脏,将氧合的血液直接推到动脉体循环。经分析、评估、判断患者病情,ECMO小组成员一致决定使用VV-ECMO模式即静脉到静脉模式,为该患者的顽固性低氧和呼吸衰竭提供挽救性呼吸支持。

当天下午2时,两个团队成员进入隔离病区负压病房,交流沟通后决定,由周发春主任具体指挥,按置管、预冲、监护三个组安排、明确分工,各组立即启动。因患者较胖,超声判断血管发现她的双侧股静脉位置都与股动脉有重叠,位置不佳,穿刺难度大。负责血管通路的吴彬医师和负责监护抢救的王小文医师的护目镜上全是雾气和汗水,能见度极低,且他们身穿好几层防护设备,完全是靠着感觉和经验操作。置管操作期间,患者突发快速房颤、血压降低等险情,医护们通力配合,靠着平时练就的娴熟技术,最终顺利完成股静脉和颈内静脉置管,连接管道、调试流量、稳定内环境等,使ECMO顺利运行起来。

此时,所有团队成员穿着隔离服已近7小时,大家全身湿透,汗水聚集在口罩里。ECMO正常运转后,大家没有急着出隔离病房,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ECMO、呼吸机等参数调整好运行平稳后,大家才交班离开。

2月27日、28日连续两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ECMO小组成员时时关注该患者病情。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范学朋主任介绍,28日早上查房发现患者比上ECMO之前稳定很多,虽然目前病情还很危重,但大家全力以赴,不言放弃,再次从死神手里赢得了时间,为下一步治疗争取了机会。后续ECMO管理和护理尤其重要,医务人员会根据病情和各项指标不断调整治疗及护理方案。

据悉,武汉市第一医院2月11日被紧急征用为新冠肺炎重症定点医院,目前共有10支国家医疗队、1659名队员在此并肩奋战,共同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不懈努力。截至2月28日,共收治患者1100余人,已有124患者治愈出院。

【责任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