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洗手是重要的疾病预防方法,你知道这些洗手误区吗?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6日14:01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3月26日讯 昨天,市民陈女士参加小区团购,又买了两大瓶洗手液。

以前,家人洗手就是用清水冲冲,一瓶洗手液能用两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改变了家人的洗手习惯,家里囤的洗手液,两个月就用光了,不得不赶紧买新的。

“疫情让我们关注洗手,才想起平时接触了很多相关知识,比如孩子幼儿园上课专门教洗手,到医院打疫苗,墙上也有关于‘正确洗手’的海报。”陈女士说,现在才觉得洗手是很重要的疾病预防方法,即使今后疫情过去,家里也要加强洗手的意识。

出人意料:洗手能防这么多病!

手部皮肤、指甲沟和指甲盖的边缘,能隐藏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细菌,种类繁多。如果手没洗干净,不经意触摸眼睛、嘴巴、鼻子等部位,或是拿取食物,都会造成感染。

几乎所有能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细菌,在手上都能发现。另外,各种食物中毒、传染性肝炎、伤寒、霍乱等也能经手传染。

所以,勤洗手、正确洗手,消灭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就能筑起健康防线,预防诸多疾病。

赶紧get:七步洗手“精华”

正确洗手有讲究,有5步洗手法、7步洗手法,世界卫生组织将前后准备工作以及冲洗步骤纳入后,还总结出一套11步洗手法(如下图)。怕麻烦的市民记住其中精华7步即可(可对应下图2~7):

第1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2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3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4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5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6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7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远离误区:洗手太勤也可能伤身

“臭肥皂”比洗手液好?免洗洗手液也能抗菌?消毒湿巾一擦放心?针对洗手,市民存在不少误区。武汉市儿童医院公共卫生科主任罗万军分析,下面这些常见误区,市民一定要注意:

误区一:所有洗手液都能杀菌

并非所有洗手液都有杀菌功效。抗菌型洗手液要求对目标菌杀菌率有严格要求,有杀菌功效,医院、酒店、公共卫生间等特殊场合使用较多。

普通型洗手液主要是清洁用品,主打普通清洁功能,适合普通人日常生活使用。

误区二:用湿巾、免洗洗手液“洗手”

湿巾洗手看似“省事”,但除菌效果不如肥皂、洗手液,反复擦拭也会留下风险。部分湿巾含有丙二醇、苯扎氯胺等成分,如果残留在手上,直接拿取食物,会留下安全隐患。

免洗洗手液的除菌效果也不如流动清水、肥皂洗手。

误区三:用“盆装水”洗手

为节省水,就用洗手盆洗手,这样的做法也不科学。反复洗手会导致“盆装水”被污染,达不到除菌效果。如果多人共用一盆水洗手,就更难洗干净手。

误区四:烘干机吹手比毛巾擦手更科学

这两种方式都不推荐。毛巾容易潜藏病菌,“污染”洗干净的手;公共毛巾就更不安全了。商场或餐厅的洗手间比较潮湿,烘干机里容易滋生细菌,干手时随着暖风扩散,可能出现二次污染。

洗手后推荐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误区五:多洗手就多健康

洗手次数过多,会导致皮肤干燥,如果出现裂口,皮肤的“防线”留下漏洞,肥皂的皂液如果进入裂口,可能造成病菌感染。

饭前便后、拿取食物、处理垃圾等日常场景中,应及时洗手,但日常洗手要有节制,洗完涂上专用的保湿护手霜。

冷知识:妇产科最先提出“要洗手”

洗手的概念是在19世纪40年代才提出。匈牙利妇产科医生伊格纳兹·塞梅尔维斯(Ignaz Semmelweis)发现,医院产房感染“产褥热”的产妇比另一个产房多,对比原因后,他决定推行严格的洗手规则,结果产妇感染数量大为减少。

此后,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能引发疾病,手成为他们进入人体的桥梁,勤洗手就能尽量阻断这个传播渠道。塞梅尔维斯因此被奉为“感染疾病控制之父”。

现在,不仅学校从幼儿开始普及正确洗手的观念,医院、社区宣传栏也随处可见有关洗手知识的海报,医院里还提供免洗洗手液,方便患者及陪护家属及时洗手,预防疾病。

(记者王春岚 黎清 祁燕 唐智峰 通讯员高琛琛)

【责任编辑:邓玉华】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