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政务快讯

【纤检抗疫系列报道】疫情防控我“纤”行 ——记抗“疫”战场上的纤检力量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07日12:00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张茜 通讯员洪步才)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争,考验的不仅仅是医疗经验和技术水平,更是责任担当与大爱仁心。

战疫号角吹响,有人千里驰援,有人坚守阵地。身处主战场,湖北省纤维检验局广大干部职工闻令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市场监管局的部署,全速推进国家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筹建,紧急开展口罩、防护服检验检测扩项工作,踊跃参与“四级联动”价格监管行动,主动坚守疫情防控社区主阵地,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了抗疫战场上的纤检力量。

勇担当 日夜攻坚筹建国检中心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用口罩和防护服就是前方将士必备的“战衣”。

“战衣”供应至关重要,全国各医用非织造布生产企业不断扩大产能开足马力生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物资保障。

湖北是非织造布产业大省,为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把好防护产品质量安全关,疫情期间,省市场监管局加快步伐,全速推进国家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的申报工作。

作为建设主体,省纤检局紧急组织精干力量,连夜筹备评审资料,对国检中心的申请文件和筹建任务书进行全方位修改和完善。

广泛联系相关专家征求意见、对筹建任务书各项内容再次进行斟酌梳理、对产品和参数标准逐一进行查新、对仪器设备清单及检验人员信息进行补充确认……不到10天的时间里,工作组以“战时状态”日夜攻关,采集确认了大量数据,完成了近200页表格的编写和申报。

国检中心审查论证视频会议湖北分会场。通讯员供图

疫情期间特事特办,3月10日-1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通绿色通道,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组织专家召开中心审查论证会,3月13日作出正式批复,同意在位于仙桃市彭场镇的湖北省非织造布产品质检中心基础上,筹建我国首个非织造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这既是国家对湖北的倾斜支持,也是我省因时而谋的结果。

项目建成后,可对包括非织造布原料、非织造布半成品、 医疗卫生用非织造布、医用敷料、土工布、过滤用非织造布、服装用非织造布、家用及室内装饰用非织造布等8个类别的76个产品的95个参数,按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开展检测。这对加快我国尤其是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非织造布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提升非织造布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应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急响应 上下齐心推进检验扩项

疫情来势汹汹,防控形势严峻。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和防护服,是隔离病菌、保障生命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保障防护用品质量安全,省纤检局责无旁贷。

面对我省口罩、防护服等重要防护产品检验能力不足的实际,该局在已有口罩和防护服部分检验能力的基础上紧急启动扩项工作,从人员培训、仪器采购、资质认定等方面进行全盘谋划。

2月11日,相关科室技术骨干应召返岗,通宵作战,最终确定扩项6个产品标准及15个参数范围,整理出新上设备28台(套)及耗材清单,编写出口罩与防护服检验实施方案,向省市场监管局起草了开展口罩、防护服检验检测请示,完成了检验检测项目扩项第一关。

更多的考验接踵而至,检验检测设备精密而复杂,操作起来也有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但武汉还未解封,仪器设备工程师无法来汉授课培训怎么办?

办法总比困难多。开展不了现场实操教学,大家就一边上网查资料自学,一边通过视频、微信和电话等形式及时与仪器设备工程师沟通咨询,努力提升扩项所需仪器设备操作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这个过程中,综合检验科科长夏正球一直没歇过。他围绕口罩、防护服等重点检验产品,全面收集、分析国内标准,还参与了仪器设备的搬运、开箱和安装;检验员徐小方和宋雨薇分到了口罩、防护服微生物检测的扩项任务,在专业、岗位截然不同的情况下,她们迎难而上,白天上网课,晚上自学,努力研习微生物检测知识……

目前,检验扩项工作已通过省局评审,开始全面受理省内企业送检业务。通讯员供图

疫情蔓延,战令声声。紧急时刻,省纤检局上下齐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用实际行动积极抗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口罩、防护服等防护用品检验检测扩项工作得已顺利推进,目前已完成设备采购及安装培训、检验方案制定、检验项目比对试验,并通过省局扩项评审,开始全面受理省内企业送检业务,开展防护产品检验检测。

稳民心 四级联动稳价格解民忧

危难时刻,彰显纤检担当。为进一步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2月29日至3月20日,省市场监管局在武汉市开展省、市、区、所“四级联动”价格监管行动,以稳价格、解民忧,助力社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目的,重点稳定民生商品和防疫物资价格。对此,省纤检局积极响应。

接到通知后,该局党委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干部职工39人组成14个工作组,下沉青山区12个基层所,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青山区“四级联动”工作指南,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相关保障和工作要求等事项。

工作队走进商超,了解保供稳价情况。通讯员供图

工作队下沉到基层所后,积极主动配合基层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商超、药店、集贸市场,全面了解保供稳价情况,并协助开展日常监管工作,深入排查价格违法问题,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规涨价现象。

青馨居丽红超团购蔬菜存在缺斤少两问题,与社区、居民沟通后,终止了该超市的团购;阿拉家滨江天地店团购蔬菜高于商超同品种承诺价,现场责令整改并落实降价……

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从源头管控物价,工作队还会同基层所采取建立联动机制、调查社情民意、平抑蔬菜价格、规范明码标价、严打价外加价、整治违规经营、严格配送质效等10项具体举措,动态监管社区团购行为,先后促成南苑社区临时蔬菜供应点、绿景苑社区、东方雅苑小区、阿拉家滨江天地店等商家降价12件次。

紧要关头,更显为民本色。行动期间,省纤检局下沉队员共走访调查社区306个(次),对大型商超以外的门店进行300家(次)价格检查,核实药店营业状态337家(次),登记社区团购负责人信息931条,发现并核查处理问题线索73条,协助办理投诉117件,结办率100%,出动巡查、调查、走访办案等1.09万人次,为疫情期间民生供应和物价平稳提供了强大助力。

守阵地 下沉社区筑牢抗疫防线

疫情大考,重在基层,也难在基层。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第一线。疫情发生后,省纤检局迅速组织全省纤检系统227名党员干部就近下沉社区,为居民守门、跑腿,筑牢社区防控堡垒。

纤检系统党员干部就近下沉社区,筑牢抗疫防线。通讯员供图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参战党员干部迎难而上,自觉服从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安排,积极配合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参与了重要路口值守、体温测量检查、出入人员登记、入户排查、健康信息录入、楼栋消毒、防控政策宣传等社区防疫工作,并协助社区协调防控物资16133件,以实际行动将初心镌刻在抗疫一线。

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省纤检局黄冈分局许思雨,刚下新疆棉花公检“战场”,辗转返鄂后,又主动请缨走上社区防疫“战场”;鄂州分局高进锋,毅然承担起社区26栋楼760户居民生活物资采购、发放与配送的重任,并多次帮助企业解决疫情期间复工复厂难题;孝感分局杨雪野,在扶贫点大悟县高店乡何店村连续奋战40余天,被评为“孝感市最美疫情防控市直驻村工作队员”;荆州分局熊涣,两次请战,从社区消杀队到卡棚加固组,哪里危险、哪样任务重就主动去哪里……疫情当前,这4名同志忠实履职尽责、主动担责担难,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为党员的使命担当作出生动注脚。

“哪儿有群众需要,就奔向那里”。疫情期间,省纤检局下沉党员共帮助社区解决发放物资、团购平价肉等问题139件,帮助居民解决药品购买、协调团购、投诉举报等问题313件,帮助企业解决防控药品运输、员工上下班、复工复产指导等问题30件,协助完成“鲜肉鲜鱼消费进社区”等活动12次,协调武丰闸菜场为青山区保供蔬菜、水果、肉蛋210吨,赢得了社区群众的普遍信任和一致好评,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善作为 全力以赴助力企业重启

疫情突如其来,抗疫一线一度面临防护用品短缺的局面。仙桃是我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疫情发生后,该市迅速组织非织造布企业复工复产,生产医用防护物资,保证前方供应。但从一块块无纺布到一个个口罩,远没有那么简单。

2月8日,省纤检局综合检验科副科长高青松深夜赶赴仙桃,配合省市场监管局督导口罩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一个月时间里,他多次探访仙桃城南交易市场,详细了解口罩转运量和交易额,摸透口罩每日的产量;参与走访企业30家,充分了解并记录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难点与堵点,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发挥自身技术专长,对部分企业加贴中文标识的规范性管理提出合理意见……

各方协同发力,很快,生产设备、配套设施、技术工人等一个个环节被打通,口罩产能不断提升,日供应量稳定在800万片以上,为防疫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战斗还在继续,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也有了新的课题。

襄阳分局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通讯员供图

自3月17日起,全省纤检系统全面恢复纤维及纺织服装检验业务受理,省纤检局召开专题会议,全力谋划帮助纤纺产业发展,确定帮扶仙桃非织造布产业质量提升的方案和全省纤维制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对絮用纤维制品、运动休闲服饰、学生服等重点产品制定专项检查方案。

宜昌分局努力探索“互联网+纤检”工作模式,推广“纤维检验云平台”,指导企业注册、录入信息,建议企业通过快递寄送检验样品,逐步实现客户网上送检,确保疫情期间送检双方“零接触”。

咸宁分局以电话调查、实地走访的形式对辖区纤纺企业进行巡查摸底,协助企业建立线上和实体店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并为部分存在问题的企业送去相关标准文本,现场对各类产品标识进行指导修改。

截至目前,全省各分局、检验所相继开展小微企业走访调查,累计走访企业317家,解决问题99个;共受理送检样品490批次,为企业节约检测费用499650元。

【责任编辑: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