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摊晾金钱柳鲜叶。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汪正玺
立夏时节,漫步在鹤峰县下坪乡九莲山,云雾缭绕,山花烂漫。一排排金钱柳枝繁叶茂,迎风摇曳。村民巧手翻飞,一片片鲜叶落入竹篓中,清香扑面……
“鲜叶卖给家门口的融硒公司,每公斤20元,每天能采10多公斤。”两凤村村民欧阳和平掰着手指头算起幸福账,不出意外的话,1亩地收入上万元。
金钱柳也称青钱柳,是一种生长在800米以上高山的植物,它的树叶可加工成茶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被誉为“植物胰岛”。因其果实形似铜钱,在民间有着“摇钱树”的美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深山,了解到这一片片神奇的“柳叶”背后,藏着的迷人故事。
产业痛点
从砍树毁山到封山造林
5月11日,午间休息时,湖北融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融讲述他与青钱柳的情缘。
2007年,因为单位经营不善,高融与妻子双双下岗。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夫妻俩把目光对准了鹤峰的巍巍大山,靠山吃山,自主创业。他们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参与公开拍卖,租赁占地3000多亩的九莲山林场经营权。
卖原木、卖粗加工木材产品……起初,高融的林场生意火爆。2010年,他投资500多万元,创办起林业公司,主要加工保障性住房建筑用材,产品远销山东、河南等地,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
“砍树中我也没忘种树。”高融说,然而砍树容易种树难,新栽的树生长周期长,弥补不上树砍后留下的遗缺。
看着逐渐减少的树木,高融反思:自己富了,却给子孙留下一大片荒山。
树不能再砍了。2015年,高融来到恩施州林业局,寻求产业转型之路。通过介绍,他第一次知道了金钱柳的药用价值。现代人注重保健养身,金钱柳的药用价值大有市场,高融下定决心,深度开发这棵神奇的药树。他辗转南京林业大学,把教授请进家中,寻求技术支撑。
“既绿了青山,还能富口袋。”高融心里有了底气,停办林业加工车间,一门心思种植青钱柳,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产业亮点
一片叶子造福一方百姓
采访期间,两凤村村民刘学习来到公司,卖了30多斤鲜叶,收入300多元。他家种了两亩多地的青钱柳,去年脱了贫。
“这一切来得不容易。”回忆往事,高融心里五味杂陈。开发金钱柳初期,村民积极性不高。
为消除村民后顾之忧,高融掏钱买来青钱柳苗,发放给乡亲,签订种植协议,保价收购鲜叶,免费提供技术培训。
把树苗丢弃不管,不是种得太密就是树坑太浅,不施农家肥甚至不施肥……看重眼前利益的村民,仍然消极应付。
“每天要做家务,还要上山干农活,哪有时间栽树!”贫困户唐云山把发放的几百棵树苗丢在一旁。高融二话没说,扛起锄头亲手帮他把树苗栽种下去。
高融一家家走访,让乡亲吃下“定心丸”。渐渐地,种树的人越来越多。
2016年,高融注册成立湖北融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青钱柳茶系列生产线。他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结对帮扶80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
5年多来,青钱柳树不仅遍布在九莲山上,而且发展到3个乡镇15个村,带动1200余户村民脱贫增收。
从“靠山吃山”到“造山吃山”,高融的事业实现绿色转变。他介绍,今年是鲜叶高产期,预计收购鲜叶500多吨,加工成干货100多吨,能给村民带来直接收入1000多万元。
产业拐点
人不负青山青山必不负人
“五一”期间,来自杭州、长沙、武汉等地的游客,慕名到九莲山赏花观景。住在九莲山山顶的脱贫户汪文烈乐不可支,他的农家乐赚足了人气。
几年前,汪文烈一家5口,守着荒山,没有收入来源,茫然无措,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九莲山封山育林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汪文烈看准生态游的商机,开办起农家乐。
“空气都是香的,九莲山是天然氧吧。”汪文烈说,“五一”小长假,他每天都有4000多元的收入。他的农家乐还提供了5个就业岗位。如今,九莲山上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返乡,吃上“生态饭”。
“我在公路边卖梅干腌菜、干土豆片,新鲜蔬菜非常俏,每天收入上百元。”村民向科秀说,来往游客多,山里原生态农特产畅销。
像向科秀一样,靠卖农特产增收的农户有近20户。九莲山路边经济一片红火。
九莲山临近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自然生态,高融新建体验观光园、青钱柳采摘园,培育红枫林,使田野转变为游客享受自然风光、康养的游览胜地。九莲山林场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每年吸引上万人前来观光游玩,村庄里的农家乐、民宿风生水起。
九莲山正在描绘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今年要迎接国家正式验收,验收通过后就没有‘试点’二字。”高融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