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会脱水的玉米”登上国际知名期刊 研究成果发表当天就落地转化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6日07:48 来源: 湖北日报

12月9日下午,湖北洪山实验室科研人员正抓紧时间与项目进度赛跑。

高产高蛋白玉米新品系。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俊 韩晓玲

通讯员 蒋朝常

12月9日下午,湖北洪山实验室一片繁忙场景,多个课题组的科研人员正抓紧时间与项目进度赛跑,奋力攻关。

在实验室一楼展厅里,陈列着高产高蛋白玉米新品系的样品。针对我国饲料蛋白存在巨大缺口、对大豆进口依存度高的“卡脖子”问题,华中农业大学玉米团队近年来展开了科研攻关。

今年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湖北洪山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严建兵汇报了团队科研成果——高产高蛋白宜机收玉米。

“我向总书记介绍,我国玉米籽粒蛋白含量每增加1%,可替代700万吨大豆蛋白。发展高蛋白玉米,可减少大豆进口。”严建兵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总书记对团队的研究给予肯定,让大家倍感振奋。

最近,湖北洪山实验室的高产高蛋白玉米新品种又有了新突破。经过11年的持续科研攻关,严建兵团队找到了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关键基因。利用这一关键基因培育的玉米新品种,在生长环节后期可以实现快速脱水,方便农业机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1亩地最高可以节约成本150元。

11月12日,该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

“我们践行边研究、边开发、边应用的理念,不断探索成果转化的路径,研究过程中就和企业深度合作,企业方开展了独立的第三方验证,成果发表当天签订了成果转让协议,金额达2000万元。”严建兵介绍。目前,实验室已联合企业开始将这一技术在国内进行测试并推向市场。成果转化之快,得益于洪山实验室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进行了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近年来,湖北先后组建了1家国家实验室和10家湖北实验室,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领域和“卡脖子”技术进行创新攻关和成果转化,一批新技术、新成果得到转化应用。

“聚焦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洪山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使命,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以产业急需为导向,集中优势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严建兵介绍,围绕水稻、油菜、玉米、柑橘、生猪、淡水鱼等优势特色物种,实验室吸引优势企业入驻,共同研发、共同承担责任,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目前,湖北洪山实验室已经汇聚8名院士、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50余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成立3年来已经攻克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等多项国内首创、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其中2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培育出“华墨香3号”“中油杂65”等突破性新品种,国际首款猪80K功能位点基因芯片打破了对国外固相基因芯片的依赖,“无肌间刺武昌鱼”使吃鱼不卡小刺成为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对玉米团队的科研成果表示肯定,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努力的方向。”实验室里,正在指导研究生的代明球教授告诉记者,在严建兵校长的带领下,团队全体师生正在加班加点,努力协同攻关,希望早日解决饲料蛋白“卡脖子”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奋力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