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武汉快讯

5年!汉阳对口扶贫江夏的35个项目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6日15:22 来源: 荆楚网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陈泉 通讯员李明)或许崔颢和李白都不曾想到,他们笔中的汉阳和江夏,会因一场造福百姓的脱贫攻坚再次结缘,也因一场兄弟同心的对口帮扶荣辱与共。

记者5月26日从汉阳扶贫办获悉,从2015年汉阳区受领帮扶任务以来,汉阳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在市场、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财政支付和社会扶贫网先后拨付专项资金4300万元,以产业帮扶、项目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金融帮扶、社会帮扶“六大帮扶”为主要内容,全力推进对口江夏区山坡街脱贫致富工作。

5年来,汉阳区换了4任书记、4任区长、1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3名工作队员,但对口帮扶的“蓝图”始终没有变,“不获扶贫全胜,决不轻言收兵”的庄严承诺没有变。如今,江夏区山坡街21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35个帮扶项目内外开花、硕果累累。

产业林成了“致富树”

“东跨铁道西跨山,村湾被分路两边”。穿插而过的京广线和107国道,把江夏区建国村硬生生分成了“两岸三地”,5年前,村民只能利用小块农田勉强维持生计。

5年后,让村支书祝坤没想到的是,在汉阳区带来的扶持资金,带来的脱贫产业和政策下,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经化验,建国村的地形土质非常适合苗圃培育。从此,见苗补贴、基地开到哪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开辟云端销售平台......随着政策接连而至,5年时间苗圃基地从最开始不足10亩,迅速扩容到100多亩,年产值也迈入百万行列。

图为:建国村色块苗圃项目。

“在苗圃上班,每天有120元收入。”50多岁的余秋香是村里的贫困户,她的丈夫患有哮喘,儿子右脚残疾,儿媳要照顾孩子,一家6口的生活都靠余秋香一人承担。自从到苗圃工作后,她有了稳定收入,家庭困境得到缓解。这些年,苗圃基地已为周边上百名贫困户提供了灵活便利的就业岗位。

“集体经济项目成功后,我们也要关心帮助创业项目,支持带动更多的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这是汉阳区委书记、区长徐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图为:汉阳区委书记、区长徐丽到贫困户家中调研。

在汉阳区的持续帮扶下,建设村集体开发的苗木林,保福祠村贫困户董仲新的景观林,元丰村贫困户郑孔芸的油茶林等季节性项目相继上马并快速发展,成为带动其他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平台。

产业网贴上“爱心签”

在武汉,贺胜桥鸡汤是煨汤界的扛把子,也是一代武汉人味蕾上的记忆。而最靠近贺胜桥的五星村,从一开始就把帮扶项目定性成散养鸡,与贺胜桥建立供应链,实现双赢。“一只散养鸡至少净赚20元。养好了鸡,不愁过不上好日子。”说起养鸡带来的变化,五星村养鸡场合作社负责人许莉萍喜上眉梢。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汉阳区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了“鸡联网”,客户可以从网上点击查看鸡舍卫生、户外散养、分拣鸡蛋、捕捉宰杀等录播视频,还能直接从平台进行订购。

疫情期间,汉阳区发动机关干部“以买代帮、以购代捐”,帮助许莉萍解决了燃眉之急。下沉社区的干部还在小区推广“鸡联网”,“爱心鸡”迅速变身“网红鸡”,成为居民抢购的对象。

图为:五星村养殖场合作社散养的家禽。

武汉是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而夏天最能带给人们来自味蕾的冲击。在产业网的助推下,贺站村的小龙虾、大咀渔业村村的桂鱼、红旗村的荷兰猪,汉阳区帮扶的特色养殖产品畅销武汉各地,有的甚至还未上市就被预订一空。

产业园结出“健康果”

2015年,武大毕业的张朝并没有返回广西老家经营家族水果生意,而是带着培植技术来到光华村,提出打造武汉最大的砂糖橘产业基地的设想。经过论证,驻村第一书记刘汉怀果断将其留下,并协调汉阳区相关部门,从资金、土地流转、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张朝给予大力支持。

随着项目挂果并有了稳定收益,工作队和村两委引导支持村民把闲置土地“入股”,采取集中管理、股份分红的形式进行流转,贫困户既可以在果园打工赚工资,也可以拿到项目收益分红。

“我在果园上班,年收入是3万,我家的2亩地也入股了公司,挂果后每年还有2万元的分红”。在光华村,“入股”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词。

为进一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工作队在原有电商和实体销售的基础上,开办了“金秋农家采摘节”,通过“消费扶贫”盘活了农村资源。除了光华村,跃进村的百亩香莲、大咀村的共享菜地、湖岭村的时令水果,也在汉阳区的强势推介下成为市民秋季采摘的首选打卡地。

产业链走出“中国门”

“你安心跑营销,土地流转和集中种植的问题,交给我们工作队。”这是第一书记彭汉红对胡先明的承诺,也是汉阳区对胡先明的承诺。

熟悉江夏区“南八乡”的人都知道,舒安的藠头晶莹如玉、脆嫩无渣、香气浓郁,为历代皇室贡品,其产品远销海外,藠头也成为舒安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作为回乡创业者,胡先明并没有选择舒安,而是选在了红星村。得知这一消息,红星村工作队立即找到他,帮着忙前忙后张罗办厂事宜,同时给予大量扶贫政策支持。

随后,工作队做通村两委的工作,做通村里群众的工作,想方设法流转出20亩地集中种植藠头。除此之外,汉阳区还帮助工厂进行现代化升级,对员工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引进更专业的包装生产线,提高产品“颜值”。

在汉阳区和胡先明的共同努力下,“味美呆”藠头酱菜一上市就收获大量好评,并成功引起国外厂商的注意,通过建立起的酱菜直通车,“味美呆”终于走出国门,成为日韩和东南亚民众冬季餐桌上最常见的“中国味”。

图为:“味美呆”酱菜加工厂。

5年来,虽然早已完成了山坡街21个贫困村、788户、1694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但汉阳区委、区政府以及参与对口帮扶的每一位扶贫人,都初心不改,带领山坡街的乡亲们迈向脱贫致富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雷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