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扶贫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战贫一线 楷模力量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8日17:48 来源: 湖北日报

杜荣辉到乡村义诊。

闵洪艳(左)在村茶园与采茶村民交流。

黄星(中)生前到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

曾凡柏在田间察看葡萄长势。

邹炜(右)生前在贫困户家中走访。

徐志新(中)与贫困户交流。

程桔(左)在村办企业了解生产情况。

青云村扶贫队员帮助村民通过电商卖菜。

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难险阻,持续奋战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第一线,组织带领群众,坚韧不拔,向贫困宣战,奋力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战贫之歌,涌现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其中有的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他们的名字,闪耀在“荆楚楷模”的榜单上;他们的精神,引领、激励着贫困群众奋勇前行。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我们再次寻访楷模的奋斗故事,深入学习楷模的感人事迹,进一步激发起全省干部群众决战决胜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通城女儿”10年赴约医疗扶贫

杜荣辉,女,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武汉市呼吸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10年来,她自驾行程超6万公里,累计为通城县乡亲治病3000余人次,被称为“通城女儿”。

“荆楚楷模”2019年10月上榜人物。

2009年,杜荣辉回通城老家探望父母时,了解到一个沉重事实:乡亲们患肺部疾病的人比较多,因农村医疗资源短缺、交通不便,村民又舍不得花钱,最终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贫一家。通城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高达70%。

从那时起,杜荣辉就与乡亲们约定,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回家为大家义诊。路费、油费,自己掏腰包,还自费买药送给贫困患者。

小乡村出了大名医,远近的乡亲们都来找她看病。每次回家,门前早早就有人排队。“老乡们对我很信任,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10年来,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风霜雨雪,她始终坚守着这份约定。

外出打工,是许多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章某感染结核病,只好从打工地回到通城老家。杜荣辉得知后,给他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如今,章某完全康复,重新外出打工,生活又有了希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杜荣辉作为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专家组组长,坚守战“疫”一线130多天,带领医护团队一次次从死神手中“抢”回患者生命。她说“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去救治。”

偏僻穷村走出生态富路

闵洪艳,男, 58岁,中共党员,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30年来,他以生态产业为突破口,带领村民发展茶园、杜仲、经济林,把贫穷山村变成了“金山银山”,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

荆楚楷模2018年12月上榜人物。

1992年,29岁的闵洪艳走上了村支书的岗位。那时,堰河村没有产业,村里欠着十几万元的债务,老百姓就靠砍树卖木来养家糊口。

通过考察论证,闵洪艳发现堰河村满山的风化烂石非常适宜种茶,在村民大会上,他大胆提出:种茶发展经济。

刚开始开发茶园,村民积极性不高,大多出工不出力。闵洪艳什么也不说,而是自带干粮上山埋头修茶园。很快,党员们上山来了,全村200多个劳动力也上山来了。

在闵洪艳的带领下,堰河村先后发展茶园1200亩、杜仲1000亩、经济林3000多亩。没过几年,村集体年收入就从不到3000元增加到近10万元。

2003年开始,他在村里启动垃圾分类,发展生态旅游。很快,一座集观光、会务、游乐、食宿于一体的旅游接待中心建起来了,旅游产品配套加工搞起来了,打造了道乡寻踪游、茶色生香游、田园风光游三大特色旅游品牌。

目前,堰河村全村有32家农户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工作,可同时接待300人入住、5000人餐饮,成为了全省唯一一家整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村集体资产上亿元。

扶贫是他生命的全部

黄星,男,研究生学历,197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牺牲前任十堰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因积劳成疾,他于2018年2月28日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荆楚楷模”2018年3月上榜人物。

在同事眼里,黄星既是扶贫政策的“活字典”,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本通”。不管什么时候,有他在,大家心里就踏实。2016年,国家抽调他到云南交叉检查;2017年,国家又抽调他到陕西交叉检查。

在单位是顶梁柱,在家也是“一片天”。母亲快80岁了,身患糖尿病等多种疾病,2017年老人遭遇车祸受伤后,都是他背着上下楼;女儿2016年正值初三,是升高中的关键时候。两次抽调,他都没有丝毫犹豫。

不管走到哪,他心里总是装着扶贫工作。扶贫联系点大坪村村民余世友说:“黄主任每次来,说得最多的就是扶贫。”在黄星的帮助下,余世友搬进了新房。2016年、2017年,黄星培训基层扶贫干部达1.1万余人次。扶贫是他生命的全部。

在脱贫攻坚战中,每一条指令、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政策,如何精准滴灌,黄星就像一个“总开关”。2016年以来,在他的主导下,十堰“查、改、促”等多项工作,获得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和推广;2017年,全国金融扶贫现场会在十堰郧阳区召开,十堰市金融扶贫“三驾马车”的经验从郧阳走向全国。

舍弃高薪筑梦照耀村

曾凡柏,男,中共党员,1966年8月生,当阳市坝陵办事处照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照耀村农民人均年收入净增1万多元,村集体从负债100多万元发展到年收入20万元,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荆楚楷模2017年8月上榜人物。

“蛙鸣谷,虾稻香,钓虾抓鱼捉鳅忙。鸡生蛋,山上找,绿荫丛中摘葡萄……”这首由曾凡柏自编并被广泛传唱的顺口溜正是当阳市坝陵办事处照耀村的真实写照。

2014年,48岁的曾凡柏放弃年薪50万元的企业高管工作,回到家乡高票当选照耀村党支部书记。

照耀村距当阳城区20余公里,是一个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典型村。曾凡柏先后组织9批村民300多人次到广州、珠海、安徽、河南等地和本市先进村参观学习,结合实际制定了种蔬菜、种药材、种树苗,搞特色养殖和水产养殖的“三种两养”产业发展规划。

曾凡柏带领村干部先行先试,带头搞试点,短短3年多时间,照耀村药材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原野和稻虾香两大水产养殖基地等已初具规模。村办公司“当阳市照玉商贸中心”生意红火,“照之源”商标成功注册,“照之源”牌系列土特产品打响品牌。连续五年举办“农情之旅·乡约照耀”土特产品年货节,场场火爆。

如今,全村稻虾连作、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规模达1850亩,专业合作社达11个,吸纳贫困户就业42人,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

39岁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邹炜,男, 1979年12月3日生,中共党员,生前为咸丰县委副书记。2018年12月9日,恩施州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提名邹炜为鹤峰县县长人选。2018年12月18日,邹炜前往忠堡镇调研扶贫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因公牺牲。

“荆楚楷模”2019年1月上榜人物。

咸丰县唐崖镇小水坪村二组贫困户陈光高是邹炜的帮扶户。

看到陈光高家衣柜里没有一件像样的棉衣,邹炜把这事放在了心上。2018年初冬,邹炜主持召开唐崖镇脱贫攻坚调度会,特意提前半小时赶到唐崖集镇买好两件棉衣,会议一结束便把棉衣送到陈光高手里。

2016年底,邹炜调任咸丰县委副书记。在咸丰县工作两年间,他蹲点调研232天,遍访全县11个乡镇、走访贫困村168个、贫困户700余户,提出了以发展基础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党建和增强群众内生动力为工作重点的“五基一动力”精准扶贫“咸丰模式”,推动形成以“三茶一药一猪”为重点的农业主导产业。

两年里,在邹炜牵头协调下,咸丰新发展茶园近9万亩,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7万亩,成为全县第一大支柱产业。

2018年12月18日,即将离任履新的他,仍然放不下心心念念的精准脱贫工作,决定再一次深入所有的乡镇走一走看一看,不料途中发生交通事故,39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燕儿谷的领头雁

徐志新,男, 1969年5月21日生,中共党员,曾任罗田县司法局副局长。2001年辞职到深圳从事律师工作,后为北京市地平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2012年,怀揣回报桑梓的梦想,他主动请缨回到燕窝垸村,担任第一书记。经过8年努力,这个负债近百万元、人均纯收入不足1000元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

“荆楚楷模”2018年11月上榜人物。

地处大别山南麓的罗田县骆驼坳镇燕窝垸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351户、1368人,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387人,贫困人口占比高达28.3%,是全县出了名的重点贫困村。

生态美是乡村的最亮底色,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大本钱。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徐志新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开展湾落整治、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经过整治,污水横流、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不见了。

把景区规划、村庄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建成占地600多亩桂花冲、500余亩采摘园、650余亩茶梅园、100余亩盆景园,1200亩坡地退耕还林。依托燕儿谷12公里长的山谷,种树植绿、栽花铺草,做到“绿化景观化、景观特色化、特色产业化”,改造出了一个“村在景中,景在村里”的燕儿谷3A级景区,2020年3月,燕儿谷被授予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今年5月3日,徐志新携手罗田县副县长张卫兵,在抖音开启大联播直播带货,推介罗田地标优品。直播6小时,直接销售农副产品金额达32万元,带动淘宝、京东等其他平台、线下商会订购销售金额累计达178万元。

贫困村里“燃”青春

程桔,女,29岁,中共党员,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她放弃城市高薪工作,回乡担任大市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发展“村集体+贫困户”“发展大户+贫困户”“贫困户+贫困户”三种脱贫模式,带领大市村在全县率先脱贫出列。

“荆楚楷模”2018年5月上榜人物

小丫回村当书记,‘燃’青春更美丽!

原本,大市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9户238人,2014年贫困发生率为17.04%。程桔担任村支部书记仅2年,大市村便脱贫出列。2018年,该村贫困发生率降为0.15%。

在大市村,穿村而过的大市河上,矗立着一座高171米、跨度76米的渡槽。它于1976年建成,是当时全国第一座石砌渡槽,由数百名当地石匠砌成。至今,大市村还有一些熟谙石雕技艺的老人。

能否挖掘村里的文化资源,将石雕技艺传承与村庄旅游发展结合起来?程桔开始了新的设计。

2019年,程桔申请扶贫资金支持,请专家规划设计,大市村开始建造石雕工艺厂。目前,厂房已建好。程桔筹划着等验收交付后,先做出一部分石雕文创产品,供周边美丽乡村建设使用;同时招商引资,为后期运营做准备。

“上下同欲者胜。”程桔说,脱贫攻坚仗不是简简单单敲锣打鼓就能胜利的,必须统一干群思想,凝聚干群合力,以更昂扬的斗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战场。

72个红手印留下扶贫队员

武汉市公安局驻黄陂青云村扶贫工作队成立于2015年10月。第二批驻村干部杜凡、付旭东变“输血”为“造血”,用精准项目、精准管理带动精准脱贫。2017年12月,青云村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户全部脱贫。2019年4月,村民按下72个红手印致信武汉市扶贫办,挽留杜凡和付旭东。

“荆楚楷模”2019年5月上榜人物。

青云村原是武汉市重点贫困村,全村322户1250人,有贫困户56户124人。千亩荒地无人耕作,大批破旧农房渐已废弃。

扶贫工作队深入农户调研后,对接区域旅游规划,提出打造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景点村。杜凡、付旭东请来农科院专家,对村里土壤、地形、气候进行评估分析,因地制宜提出开发建设果园计划。

村民有烦恼,扶贫干部就有回应。年逾73岁的贫困户吴之和夫妇以种萝卜为生,好不容易种出的优质萝卜却卖不出去。杜凡、付旭东一边耐心宽慰老人,一边着手联系销路,先后帮助类似的13家萝卜种植户卖出了近5万斤萝卜。看着卖萝卜赚来的1万多元钱,吴之和老两口开心地笑了。

青云村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池塘没护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杜凡、付旭东找来施工队,精心设计修缮方案,多方筹措资金,为村里修起了水泥路,为池塘加装了石雕护栏,在村湾道口装上了监控探头、安上了路灯……昔日的穷村如今一派生机勃勃。

【责任编辑:雷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