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采集者胡君展示贝叶芒毛苣苔 。 张浪 摄

物种采集者胡君展示贝叶芒毛苣苔 。 张浪 摄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28日公布消息称,中国科研人员近日在中国东喜马拉雅山南坡发现了一种“隐世”百年后再次被发现的植物物种Aeschynanthus monetaria。此次发现,首次证实该物种只存在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墨脱县境内,纠正了产于印度的错误记录。物种采集者胡君等人为其首次拟定中文名——贝叶芒毛苣苔,截至目前,全球共有贝叶芒毛苣苔4份标本,其中两份最新采集的分别保存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标本馆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

其中一份贝叶芒毛苣苔目前保存于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标本馆。 张浪 摄
芒毛苣苔属是苦苣苔科的一个独特的属,约140种至160种,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脉到东南亚,一直到印度尼西亚。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森林与灌丛生态系统专题科考人员在整理近年来藏东南地区野外考察的植物标本过程中,发现一株采集于中国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沿岸湿润森林中附生于枯木的芒毛苣苔“与众不同”。

贝叶芒毛苣苔。 张浪 摄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