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内,一片汪洋;坝外,抢险正酣。7月7日凌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至浠水县白洋河水库抢险现场,一场水库保卫战已经打响。
“快!”“快!”“加快速度!”夜色下,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稀泥,一队队干部群众赶往堤坝。
7月5日夜至7月6日上午,浠水县遭遇强降雨,12小时降雨量超过300毫米,白洋河水库水位达85.6米,为这座中型水库自1962年建成以来最高水位,超过限溢水位1.12米。

“险情发生在7月6日,水库左坝肩和右坝肩相继出现大面积脱坡,最长处达80米,严重威胁大坝安全。”连续几十个小时未合眼,白洋河水库管理处负责人陈文化双眼熬得通红。
这是今年入梅以来,黄冈市江河湖库遭遇的最大危险。散浸、脱坡……一段271米的堤坝,危机四伏。堤坝外,就是鱼塘、农田和民房。
白洋河水库总库容2400万立方米,超过武汉东湖水量的四分之一。“一旦溃坝,将危及团陂、关口、汪岗等3个镇22个村近3万群众。”深夜,浠水县县长付宇现场调度,手机响个不停。

处置险情,一刻也不能耽搁——
泄洪闸全部打开。闸门附近,水声轰隆震天,白色水流喷涌而出。
大坝上人声鼎沸。一摞摞彩条布码放得整整齐齐、砂石料堆成小山,消防车、大卡车来回穿梭。
“兵分两路,一路铺彩条布,一路挖导流槽。”话音未落,一队刚到的“迷彩绿”加入战斗。

“1、2、3,走!”随着一声令下,5名民兵拉着彩条布从坝顶齐刷刷向下走。不到1个小时,出现险情的左坝肩已全部铺上彩条布。
导流槽施工更像一条生产流水线。堤顶,县直机关党员干部装砂袋、运砂袋,挥汗如雨;坝坡上,关口镇青年突击队分列导流槽两边,快速将砂袋在槽底压紧压实。
“咚咚——”水库右坝肩上,打桩声此起彼伏。操作手精准操控,挖掘机变身大锤,将一根根半米长木桩打入坝坡。成百上千根木桩如士兵列阵,牢牢守住脱坡地带。

“泄洪、铺彩条布、挖导流槽加上木桩固坡,有效控制了险情。”7月7日零时30分,陈文化带记者在水库坝内看到,水位已降至85.25米。
气象部门预报,7日凌晨4时许,当地将有大到暴雨。“要与暴雨抢时间!”7月6日深夜现场紧急会商后,黄冈市委主要负责人决定,将周边群众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开挖第二溢洪道加速泄洪。
狭窄的村道又忙碌起来:部分镇村干部转换战场,从抢险现场往村里赶;一辆大卡车从县城紧急运来挖掘机;电力工人在第二溢洪道施工现场架设灯光。
7日凌晨3时许,记者离开抢险现场时,瓢泼大雨提前到来,第二溢洪道已经开挖。白洋河水库的战斗还在继续……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杨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