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排推进

蹚水巡堤

准备抢险物料

深夜查险

安营扎寨

医疗保障
□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庆 王荣海 周治涛 张吉晴 陆缘 孙婷婷 何婷 金英 实习生 何雨娟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邹斌 萧颢
昨晚6时,长江武汉关水位达到27.81米,已超过27.30米的警戒水位半米有余,这是武汉关有水文记录以来第8高水位。
武汉市已有上万防汛人员24小时巡堤查险、备勤值守。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实地探访多处长江汉江大堤防汛情况,并与值守人员一起上堤巡查。
武昌区黄花矶
值守干部蹲在堤上吃盒饭
昨日上午10时许,武昌江滩黄花矶上的观江亭,已被上涨的江水淹得只能看到顶部了。
武昌区黄鹤楼街干部李国谋在亲水平台上蹚水前行,脚后留下两条长长的波浪和哗哗的水声。“我自己走一遍,心里踏实。”
57岁的李国谋是当天黄鹤楼街巡堤查险的负责人,尽管他的接班时间是早上8时,但他7时就来到了大堤上的防汛值守点检查物资,清点应急电灯、铁锹、救生圈、雨鞋。检查完室内的物料后,他又翻开桌子上的记事本,查看上一班的巡查记录。做好交接后,他和队员们穿好雨衣和雨鞋,走下江堤巡查排险。
黄鹤楼街所负责的区域,从长江大桥桥头至张之洞路堤段,全长1200多米,其中黄花矶险段120米,该区域还有多个码头和通道闸口。
“真的丝毫不敢掉以轻心。”李国谋经常在江中游泳,对长江这一段水域非常熟悉,“我对长江很有感情,特别是黄花矶这一段。”他说,汛情发生后,他主动要求加入巡堤查险组,要求上堤巡查,因为他对这里很熟悉。
“每一段堤、每一座闸站都要仔细检查,务必实地查险除险,确保江堤稳固。”李国谋带着队员们,一次次走到水中,用木棍仔细在地面上敲打。记者跟随他一起蹚水,原来的江滩漫道,积水已有30多厘米深,江浪不时拍打过来,水流钻进雨鞋里,在水中前行非常费劲。
昨天的值守时段,李国谋先后8次下水,带着大家巡堤查险。
“我们24小时全天候进行巡堤,实行三班倒,时时刻刻要有人坚守。”李国谋说。中午时分,街道工作人员送来了盒饭,他让队员们进值守点内稍作休息调整,而他自己则端着盒饭,蹲在江堤上大口吃起来,边吃边观察水位状况。
不远处,有几位市民准备下水,李国谋立即站起来大声喊话:“蛮危险,千万莫下水。”
洪山区武金堤
博士巡堤队防汛作风过硬
手拿木棍、脚穿雨靴,按照标准成横排前进,谁会想到这7名巡堤人都是农学博士。
在洪山区武金堤防汛巡逻现场,来自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7名博士主动申请巡堤。
33岁的莫荣利,是这支博士巡堤队中年龄最小的,莫荣利是广西桂林人,大学毕业后定居武汉,2016年曾参加过武金堤防汛巡堤。今年疫情期间,莫荣利仍坚持科研,服务春耕,最近他正在忙着做蚕桑培养等试验,接到防汛通知,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汛情就是命令,更何况武汉现在是我的家,我要用行动守护它。”
湖北省农科院后勤服务中心书记朱毅,是当天农科院巡堤工作组的现场负责人。朱毅告诉记者,7月5日起,湖北省农科院组织专班,24小时不间断巡查武金堤。
记者了解到,在湖北省农科院武金堤巡逻区域,昨日上堤巡逻的20人中,有7人是博士,其中有6个博士是80后,分别是棉花、草莓、蔬菜、瓜果等方面的科研骨干。
“疫情期间,很多科研项目的开展受到影响,大家克服困难,3月底就开始陆续恢复工作。”朱毅介绍,最近武汉防汛形势严峻,科研人员都一直关注汛情,7月5日接到洪山区狮子山街道的通知,湖北省农科院立即研究部署防汛工作,要求干部带头、科研人员带头,上堤巡查,随后该院又对巡堤人员进行了防汛知识培训。
洪山区防汛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武金堤全长15.7公里,其中杨泗矶险段曾发生多处管涌险情,是重点险段。7月5日武金堤防汛分指挥部紧急部署,洪山辖区9个街道分管堤段及巡堤查险人员上堤值守,设置哨棚53个。截至昨日上午10时,武金堤累计近2000名干部群众上堤巡查。
青山区武惠堤
人手一根木棍并排巡堤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青山区武惠堤上渡口村至高潮村段,该段全长1千米。沿路记者看到,长江堤岸的防护林泡在江水中,“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等大红条幅和一面面彩旗布满大堤。
这一段堤岸由青山区钢花村街负责值守,当天上午带队的是58岁的街道副书记陈建红,今年是她第四次参与防洪工作。陈建红说,尽管参与防汛人员早已在单位接受过巡堤事项培训,但他们仍然在每班人员出发前,再次强调叮嘱巡堤注意事项。
“我从7月6日开始上岗,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24小时巡堤查险,按照防汛级别要求,目前一组巡逻是8个人,每天分3班轮换。”陈建红说,早班巡逻从早上7时至下午3时,中班从下午3时到晚上11时,晚班为晚上11时至次日7时,参与此段防汛巡逻队人员由钢花村街道、辖区单位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组成。
巡防人员吴丽媛是青山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昨天早上5时从汉口家中出发,6时左右到达了钢花村街防汛哨所。吴丽媛说,巡查一趟来回走下来需要1个小时左右,稍作休息,就要投入下一轮巡堤。
堤岸边有“血吸虫疫区”提示标牌,陈建红一再强调巡逻人员检查穿戴,务必做好防护。
记者跟随吴丽媛一起巡逻,她和另外两名防汛人员拿着木棍并排在堤岸背水坡行走,用手中的木棍扒开草丛仔细查看是否有渗水、鼓胀、漏洞等,仔细查看是否有隐患。“巡逻不仅眼睛要看得仔细,耳朵也要仔细听有没有水涌出来的声音,谨防出现散浸、管涌等险情,”如果怀疑为隐患处,则要插一面小红旗子并请相关人员过来研判布防。
武惠堤该段全长21680米,共设有50个防汛点位,目前全段已进入24小时巡逻状态,每个段次按照8个人左右标准布防,一个班次约有400人参与巡逻工作。
江夏区居字号段
抽调60余人前来增援
“通知各段负责人及时领取反光背心、照明灯等防汛物资,快速发放到位。”昨日中午,一边吃着工作餐,江夏区河道堤防管理总段段长方红星有条不紊地布置着下午的工作。
“下午将会有390余人的力量参与到巡查值守工作中来。”方红星告诉记者,目前,江夏区长江水位已超设防,且水位仍在继续上涨,江夏区也启动了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区防汛指挥部决定从各单位迅速组织巡查防守人员上堤值守。
记者跟随河道堤防管理总段副段长熊宗国实地探访江夏区约33公里长江干堤,此时天空下起了细雨,站在江堤一眼望向江面,烟波浩渺,江滩上的白杨林直立在浑浊的长江水中。
沿途经过长江干堤双窑、居字号、中湾、红灯、谭家窑、致富等6个险段。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身穿“长江防汛江夏”的工作人员在搭建帐篷。
“自6月26日以来,江夏堤防管理总段86名工作人员全员上阵,每个险段安排专人轮班负责,每两小时巡查一次。”熊宗国说,马上将要补充近400人的力量,搭建35顶帐篷,租借了4个集装箱,加上原有的6个哨所,保证全天候有人不间断巡堤。
在居字号险段,前来对接的江夏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启明介绍,按照应急预案,该局抽调了40人增援,与江夏区商务局20名援兵一起,负责河道堤防管理总段对居字号险段巡查防守。
居字号险段全长约2公里,位于武汉江夏、汉南区和咸宁嘉鱼县三地交界处,长江在此呈“L”形,有一个近90度的拐弯,堤岸迎流顶冲,水流十分湍急。
“大堤建设虽达标,但江水到了一定的水位,还是存在形成管涌或者散浸险情的风险,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总段段长方红星说。在江堤背水一侧,记者看到岸坡上每隔一段码放着砂石、编织袋等防汛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硚口区汉江大堤汉江湾段
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查
站在硚口荆汉船厂闸口附近的高处看汉江江滩,远处汉阳江滩滩地的大树浸泡在水中;近处的硚口江滩,湍急的水流拍打着亲水平台上的围栏和灯柱,亲水平台最低处已与江水连成一片。
“7月8日上午9时,汉江新沟站水位达到28.28米,超警戒0.78米,水位继续上涨。”昨日上午,武汉市防汛部门发布的汉江新沟站最新水位信息,牵动着硚口汉江江滩值守人员的心。
汉江新沟站的水位是武汉汉江防汛的风向标,如同武汉长江防汛需关注武汉关水位。昨日上午11时,记者来到硚口汉江江滩探访,在位于汉西一路与沿河大道交会处的硚口汉江湾荆汉船厂闸口已经封闭。闸口外支起防汛帐篷,帐篷旁边堆放着防汛急用的砂石备料、抢险工具。
52岁的陈群,是韩家墩街曾家社区安保队员,清晨6时,陈群就和同事来到荆汉船厂闸口值守。他告诉记者,韩家墩街负责汉江江滩江汉二桥至古田三路路段的巡堤查险任务,值守人员分三班倒,每次8个小时,24小时守护汉江大堤安全。
登上高处眺望汉江江滩,连日上涨的江水已经漫过亲水平台,记者沿着硚口江滩堤外探访看到,每个闸口都有工作人员值守,开展堤防全线巡查。陈群说,巡查时重点关注岸坡、后戗台、防水墙等部位,密切关注有没有渗水现象。
硚口区湖泊和水务局介绍,汉江湾沿岸涉及4个险段和15公里的河堤,为保证安全,汉江湾体育公园已于6日下午封园。
从7月5日起,硚口区水务部门就开始封堵闸口,各街道对闸口进行值守,搭设哨篷。截至昨日,硚口区已根据水势变化情况先后封闭汉江沿岸的20个闸口。据悉,闸口封闭后,硚口区水务局还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查。
东西湖区汉江大堤慈惠段
宝妈深夜巡堤蚊子咬烂皮
汉江东西湖区慈惠段,河道呈Z字型,连续出现两个急弯,历来是防汛抗洪险工险段,狭颈河道流沙散浸,一旦疏忽就会引发崩岸溃堤。昨日,记者来到了汉江大堤与防汛队员一起巡查。
昨日中午1时,东西湖慈惠街的上空,迎来了久违的太阳,走在汉江大堤上明显感到闷热。记者来到大堤上的2号哨棚,此处4名值守人员正准备下堤巡查,来自慈惠街红色物业公司的潘辰就是其中的一位,套鞋和草帽是晴天巡堤的装备,还有一根木棍。“大堤内侧的坡路难走,稀泥巴滑脚,如果不小心就会摔倒,拄着木棍走稳当些。”潘辰说。
记者跟随巡查队进入到大堤内侧,“现在每个哨点按照三班倒的模式进行24小时值守,每小时都会巡一遍。”潘辰介绍,他们负责的区域,巡查需要步行一公里,每次来回都需要耗时一个小时,“现在天晴还好走点,下雨的时候泥巴粘着脚,每走一步都沉重。”
“你看这里有一些小水凼子,我们要仔细观察是否会冒泡泡,一旦发现有冒泡情况,大家就会立即用铁锹将周边的泥土挖开查看,是否有大面积的涌水。”
潘辰笑着说道,汛期以来,她已经值守三个班了,第一天就守了个通宵,“凌晨3点钟最难受,但还是坚持下堤巡查,夜晚需要打着手电筒,蚊虫也多,你看我身上都被咬烂了。”作为一名宝妈,33岁的潘辰和其他男同事一样坚守在大堤一线,“值守后回到家中,还要照顾孩子,但是咬咬牙依然能坚持,女子能顶半边天嘛。”她笑着说,自己就是个女汉子。
目前,东西湖区1200名防汛队员轮班24小时值守在汉江、府河大堤上,由900名精干人员组成的抢险突击队随时待命抢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