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下了一整夜依然有人在外奔忙

从18日下午起,1500余人次水务人员400余台次抽排设备、车辆就已经提前到岗到位


江南泵站、罗家路泵站、四新泵站、后湖泵站、常青泵站等市、区大中型泵站持续抽排全力保障湖泊、港渠、管网低水位运行
武汉市气象台04:20发布雨情通报:
18日18时-19日4时蔡甸、东西湖、武汉开发区、黄陂、新洲、汉口、汉阳、武昌40~130毫米,江夏北部10~40毫米,其余大部1~10毫米,最大累计雨量和最大小时雨强均出现在黄陂三里镇分别为132.6毫米和48.3毫米(23-0时)。
预计未来3小时我市大部地区10~40毫米。

18日18时至19日4时雨量分布图
好消息是一夜大雨过后,雨水势力会逐渐减弱今天白天,中到大雨转阵雨明后两天,转以多云为主但还有阵性降水发生
气温方面雨水强盛时期市内气温仅在21℃~27℃左右随着雨水退去高温会立刻反弹至32℃
雨水为啥“赖在”武汉不走
暴雨一轮接一轮向武汉发起“猛攻”,出梅日期却依然不十分明朗。截至7月19日,武汉已入梅42天,追平了1998年的梅雨天数(42天)。
为何雨水“赖在”武汉不肯离开?其实跟副热带高压有密切关系。
位于西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它的强弱、进退,直接关系雨带的分布。
副热带高压的进退与南面海上的台风活动、北方冷空气的强弱、高原上空南亚高压的位置以及高原西部(80°E)长波槽的建立有关。今年上述四大系统均“不给力”,副热带高压迟迟不能北跳并稳定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
由于副热带高压北抬“乏力”,使得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沿着副高外围不断向北输送水汽,加之入梅以来,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两者在长江中下游激烈碰撞,梅雨锋雨带在此处稳定维持,导致上述地区梅雨期长,梅雨量偏多,给防汛造成巨大压力。
见习记者:范佳昕 摄影:邱焰 何晓刚 肖僖 郭良朔 部分内容来源:江城水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