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四战大垸子——仙桃在建工程大垸子泵站防汛侧记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6日07:23 来源: 湖北日报

大垸子泵站出口东荆河水阔浪高。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祝华 通讯员 马明朗

7月23日,仙桃市大垸子泵站出口东荆河堤边,河水宽如大湖,风大浪高,值守人员正在加铺彩条布以防风浪。

大垸子泵站是我省水利补短板重点排涝泵站之一,出口与东荆河堤防相连,入口与通顺河改道河相接,重点解决通顺河流域排涝问题。因疫情,原计划今年5月竣工的泵站,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入梅以来,通顺河、东荆河流域连降暴雨,泵站入口通顺河改道河施工围堤、泵站东荆河施工复堤堤防高位挡水,经洪水久泡,成为当地防汛最大风险点,多次出现险情,经当地干部群众多次奋战,有效保证了周边乡镇、村庄和良田的安全。

7月6日,仙桃市连降暴雨,大垸子泵站改道堤两处200米长的险段存在漫溢风险。当晚,仙桃市检察院检察长高鹏等市直机关干部迅速进驻大垸子泵站。晚8时,接到仙桃市防汛指挥部的命令后,大垸子险点防汛指挥部迅速调集郭河、沔城等3个乡镇90多名民兵,成立突击队,填装砂袋、抢筑子堤。经过6个多小时奋战,一条长150米、宽1.4米、高0.4米的子堤抢筑成功。“子堤筑成时已是凌晨两点,共填装搬运砂袋8000多个。”高鹏说。

还没来得及喘息,新的战斗又打响了。7月7日8时,大垸子泵站改道河堤水位超保证0.06米,一段120米长的堤防经雨水浸泡,变得湿软,一旦垮塌,将危及通顺河沿岸五湖渔场、保丰垸等10个村庄近4000户村民和上万亩农田。面对严峻险情,大垸子险点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傅志阳在1小时内,协调公安、消防等部门400多名抢险人员抵达现场;2小时内,30台运输车、15台挖掘机、5台推土机开进来。挖土、装袋、运送……河堤上,近千名党员干部群众毫不停歇,一袋又一袋泥土,从一双双大手中传送,压实到堤坝上,经过大半天努力,险段得到加固,险情被控制。

刚歇口气,7月9日,改道河另一堤段出现一道30多米长、0.01米宽的裂缝,经技术人员现场察看,需立即修建围堰,再抽水充入围堰,实施蓄水反压。“反压堤长达800米、高3米,时间紧、工程量大。”大垸子泵站建办工作人员张俊介绍,指挥部紧急协调近2000人和30多台机械进入现场,抢筑围堰。7月9日上午开始,直到次日凌晨4时,围堰抢筑完毕,共装填、转运砂袋上万个。“险情得到控制后,不少人直接躺在砂袋上睡着了。”仙桃市检察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浩然是名90后,7月6日下沉到大垸子泵站后,一直防汛至今,7月9日在改道河堤上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7月18日,仙桃市再次发生强降雨,伴有雷电大风。此时,改道河堤及围堰内水位较高,巨大风浪猛烈冲击堤坡,泥土不断被侵蚀,若不采取紧急措施,堤身随时会溃口。为此,大垸子险点防汛指挥部又紧急调集80多名应急队员,在改道河堤迎水面铺彩条布,以阻止风浪侵蚀。为固定彩条布,抢险人员李爱国直接跳入水中,摸查堤脚,在堤上打小木桩固定彩条布,同时还打钢桩进一步加固子堤。当日,大垸子泵站出口东荆河堤段也出现风浪,该段堤防因泵站施工被挖开,今年4月复堤,新堤受风浪侵袭易出现险情,抢险人员通过铺彩条布等方式,成功化解险情。

在近20天连续奋战中,仙桃市大垸子泵站抢险人员做到“人在堤在”“水不退人不退”,确保了当地防汛安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