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亚运在黄鹤楼上自拍。

王亚运在防护服上画上卡通牙齿为病人加油打气。
7月31日上午,来自西安的白衣天使王亚运和另外12名军嫂来到驻鄂空降兵某部,参加由长江日报长江公益、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共同举办的“华夏千秋教育基金·致敬战疫军嫂”公益行动。
这是王亚运因为新冠疫情2月随着援鄂医疗队来汉战疫之后,再次来到武汉。
此前三天,她们在湖滨客舍疗养,参观游览了不少景点。
■ 她凌晨出征援汉
王亚运是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一名主管护师。今年2月17日凌晨,她随军队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加入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
王亚运回忆疫情刚刚暴发时丈夫的话。“他当时就提醒我做好准备,我是空军军医大学的军嫂。丈夫不能来前线,我得替他多做点。”
初到武汉时,院区改造还没有完工,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动手改建隔离病房。整整三天,她和同事们一起封住病区各空气管道,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工作流程,加强防护培训。由于穿脱防护服等消毒程序繁琐,也想着尽可能节约一些,王亚运和同事们几乎不喝水。
在护理时王亚运发现,很多患者的袜子都有破洞。起初她会将自己的军袜带来给患者们换上。后来细心的她发现,由于住院时间长,很多患者的手指甲和脚趾甲很长。她从手术室同事那借来了指甲剪子,想为患者们剪指甲。
“困难程度远超过我的想象。”王亚运告诉记者,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又要弓着身子,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而护目镜的雾气让视线很模糊,但她透过水滴的缝隙努力看清,生怕不小心伤着患者。患者们都夸她既细心更有爱心。她还将自己带来的漱口水、维E护手霜、唇膏给患者们使用。为了缓解部分患者焦虑的心情,还在防护服上画上卡通画,带着患者们跳舞。
■ 这次来到武汉感受到久违的放松
王亚运是安徽人,目前在西安工作、生活,此前从未到过武汉。在武汉战斗的52天里,王亚运的行程都是医院、酒店“两点一线”。
这次来武汉,她下榻的湖滨客舍就在东湖边。“没想到东湖这么大、这么美。欣赏到荷塘月色,品尝鲜嫩的莲子,我的心感到了久违的放松。”7月30日,她登上了黄鹤楼。站在黄鹤楼上俯瞰江城,看着长江大桥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她由衷感慨:“武汉好起来了。”
“王亚运@尤少春&尤尤”是王亚运每天雷打不动在防护服上写的内容,她说这样会感觉一家三口在一起。出征武汉时,5岁的儿子抱着她说道:“妈妈,你到了武汉要好好杀病毒呀,加油!”而老公则拍着胸口说:“儿子我来带,你放心。”
回到西安后,在武汉的一幕幕时常浮现在她脑中。“我们乘坐大巴去机场的返程路上,路边的行人都朝我们挥手,大声喊着感谢。”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王亚运和其他援鄂医疗队队员的事迹被做成英雄榜,树立在医院。病友们经常会问她抗疫的故事。
王亚运说,这段经历让她学会了很多。
■ 华夏千秋教育基金向战疫军嫂致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