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取出的巴克球吸在手术镊子上。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薛源)女童不爱吃饭,莫名出现腹痛,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偷吃”了磁性玩具巴克球,导致四处肠穿孔。紧急手术取出的磁珠磁性大,能迅速吸住手术镊子。据悉,武汉儿童医院近一个多月来,收治7例误吞巴克球患儿,以4岁以下的幼龄儿童居多。
刚满2周岁的女孩希希(化名)家住黄陂,近一周来,希希每天都喊肚子疼,不愿意吃饭,家人将她带到武汉儿童医院检查,却意外发现消化道异物。从X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希希腹中有两个球状金属异物紧紧地挨在一起。医生详细追问病史,妈妈才恍然大悟,想起家里有一款买给10岁儿子玩的“巴克球”,这是一种由多个带有磁性的金属实心圆球组成的益智玩具。
昨日,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医生紧急手术,探查肠管,从希希的小肠里取出2颗直径约5毫米的磁珠,这些珠子虽小,却对希希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小肠穿孔多达4处。医生介绍,取出的磁珠,磁性非常大,能将手术镊子迅速吸住。父母说,希希平时最喜欢跟在哥哥后面,“抢”哥哥的玩具玩。由于一时“疏忽”,出现这次意外,父母后悔不已。
误吞磁珠造成身体损伤还有黄冈3岁女童小艺(化名)。据家人介绍,8月20日,小艺在玩耍时误吞巴克球磁珠,当时就呕吐出两颗,家长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两天后,孩子出现发热、呕吐、腹痛症状,父母带孩子来到武汉儿童医院。进行X光检查后发现,还有两颗磁珠“残留”在胃部。
两颗具有强磁力的巴克球在胃内贴靠在一起时,将胃后壁夹在中间,因强大的磁力使得胃壁缺血而穿孔。最终医生只能通过开刀手术将小艺穿孔的胃壁修补好。
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医生汪昕介绍,一颗黄豆大小的磁力珠就能吸起两三枚一元硬币。磁力珠的外形很像糖豆豆,小朋友很容易被它“可爱”的外表吸引,孩子一旦误食进体内,随着小肠蠕动向下运动,珠子与珠子间便会在肠道里不停挤压,从而造成肠梗阻或肠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因误吞磁珠导致的儿童意外伤害在国内出现多次,武汉儿童医院收治误吞磁珠的患儿也屡见不鲜。仅7月份以来,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就收治了7例患者,绝大部分已造成胃肠道穿孔等严重后果,家长应该对此类玩具引起高度重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