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蹦床玩得正高兴咔嚓一声骨折了 女顾客希望店方垫付医药费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7日07:5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昨日,爱蹦运动馆有很多顾客在玩蹦床

□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皓

本想体验一下刺激的娱乐蹦床项目,不料摔得左腿粉碎性骨折。昨日,躺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病床上的何女士,对自己的身体充满担忧。

记者梳理发现,在武汉乃至全国,类似蹦床事故频发。运动专家提醒,玩蹦床需要专业人员指导,玩家要学会自我保护,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女子蹦床致左腿骨折

今年28岁的何女士,是潜江一家保险公司的员工。9月3日下午4时许,她来武汉找闺蜜罗女士夫妇玩,三人一起前往武昌南湖景洪花园的爱蹦运动馆。

“当时是闺蜜老公交的钱,签的字。”何女士说,她和闺蜜都不知道签的是啥字。罗女士说,工作人员称签了字就可以进去玩了,他们并不知道签的是安全告知书,全程没有工作人员指导和提醒,出事以后才知道。

何女士说,他们进场后,开始玩了一个小时左右,根本没有工作人员指导提醒。她看到有人从一个蹦床跳到另一个蹦床,于是也尝试着玩,不料落下时左脚碰到了两个蹦面之间的海绵隔断,于是摔倒在蹦床上,“左腿感觉到一阵钻心的痛。”

“当时,我听到了咔嚓的响声,就知道伤情肯定很重了。”罗女士说,当时身边看不到工作人员,她跑到了入口处才叫到了人,有工作人员拿来云南白药协助处理。她说擦药肯定不行,准备报警,工作人员让她先不要报警。过了二三十分钟,也不见救护车来,她才打了120,何女士被送到了天佑医院后,他们还是报了警,民警前往蹦床馆调取了监控。

医院诊断为:何女士左胫骨平台及腓骨头粉碎性骨折,左膝周围软组织肿胀,左膝关节积液,左膝髌上囊积液。

何女士认为,蹦床馆未尽到安全告知的义务,事发后虽然来过两次医院,但也没垫付一分钱的医疗费。目前他们已花费六七千元,等输液消肿后,再做上钢板的手术,手术费用至少要六七万元。

店方称顾客动作违规

昨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爱蹦运动馆,发现馆内玩家不少,有大人也有小孩。前台的工作人员会让顾客在一份入场须知单上签字,多数顾客并没有仔细阅读就签了字。如果一行多人,有的是由一个人代签。

该馆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蹦床馆严禁玩家从一个蹦床跳向另一个蹦床,“如果说墙上贴的警示语看不清楚,那每个蹦床之间的高密度海绵隔断上,也都有醒目的提示。”他认为,何女士违规从一个蹦床跳向另一个蹦床,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该蹦床馆还有规定,两个人不能同时在一个蹦面上玩。但记者看到,有的两个小孩在同一蹦床上玩,还在各个蹦床之间追逐嬉闹。对此陈先生说,工作人员都会及时制止。

记者发现,场馆的安全提醒到处都有,包括进场前热身10分钟等,但店方和顾客并没有完全落实。对此,陈先生说,他们作为经营者,当然要加强管理,但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顾客就不热身,工作人员也不可能强迫他们热身。”

对于何女士反映事发当天场内不见教练员指导提醒如何玩,陈先生说,当时场内顾客很少。至于蹦床馆的教练员配置及资质问题,陈先生说,有的有资质,有的兼职教练没有。

“医药费我们肯定会承担一部分。”陈先生,何女士手术都还没有做,等大概的费用出来以后,双方将进行协商,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就只能走司法程序。

近年来此类事故频发

记者查询裁判文书网了解到,去年7月24日,该馆也发生过一次顾客玩蹦床骨折的事故,法院判赔伤者20万元左右,由保险公司和馆方分担。

记者梳理发现,武汉乃至全国,近年来类似蹦床事故时有发生。

2018年7月23日,21岁的涂小姐在武汉关南园四路的一家蹦床馆玩时,从两三米高的攀岩墙上摔倒在海绵池里,致使腰椎粉碎性骨折;

2019年7月7日,杭州刚刚考上大学的小李玩蹦床时腰部直接落地,瞬间胸椎加腰椎骨折,整个人瘫在了床上;

今年5月25日,江苏徐州学医的琪琪到蹦床馆玩,头朝下栽进海洋球里,全身麻木无法动弹,旁边的安全员还在一个劲说:“没事,没事,第一次玩都这样。”结果医生诊断是胸椎神经断裂,她面临彻底瘫痪。

■ 专家声音

玩蹦床需专业人员指导

玩蹦床的时候如何保证安全?记者就此采访了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郑伟涛院长,他强调,玩蹦床需要专业人员指导,玩家要学会自我保护,必须穿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郑伟涛介绍,他们学校有在蹦床上打篮球的竞技项目。专业蹦床运动员需要系统的训练,有一个自我保护的体系,即便如此,都难避免运动员脚扭伤的现象。现在社会上兴起的蹦床娱乐项目,虽然算不上竞技体育项目,但玩蹦床时仍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玩家需要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姿势。

比如,落地时尽量保证身体大面积着床,避免单腿单手着床,更不能让头部着床。因为蹦面的反弹作用力很大,特别是蹦面上有其他玩家的时候,蹦面正在快速上弹,有人又在快速下坠,一坠一弹之间,会形成强大的撞击力,很容易造成身体伤害。

“现在我国在娱乐蹦床项目上暂时还没有标准。”郑伟涛说,蹦床项目的隐患,一是来自场馆器材,二是人员安全管理。正是因为缺乏行业标准,这些安全要求都得不到保证,比如器材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多大的场馆面积需要配备多少教练员,玩家运动前需要进行哪些提醒和培训,达到什么样的级别才能玩什么样的跳跃或翻滚动作等等,这些都需要严格执行,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蹦床事故的发生。

【责任编辑:李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