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心理咨询的康复患者
楚天都市报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李俊
即使治愈出院了,回家了仍会时常感到焦虑,或不愿意出门和人交流,或出现睡眠障碍……记者近日了解到,虽然目前是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一些出院的患者仍心结难开。
为此,武汉市启动了“心理健康进社区”项目,由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心理专班,为疫后综合征的患者送上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大礼包。
性格活泼开朗的婆婆 康复后觉得受到了歧视
3日上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5名精神科专家和心理治疗师,走进汉阳区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提供精神心理评估、诊断和疏导等服务。
在鹦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岁的付婆婆(化姓)走进心理治疗师程燕敏的诊室时,眼里满是忧伤。在医生的询问下,她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丈夫去世多年,儿子儿媳在外地工作,她一人住在武汉。她本来性格活泼、爱热闹,疫情前总和一群老朋友跳舞旅游,并不觉得寂寞。今年2月,她确诊新冠肺炎轻症,儿子全家在外地回不来,她进入方舱医院治疗。从治疗出院到解除隔离,前后一个多月,她都默默支撑着,还好康复得不错。
“那段时间,虽然家人朋友都通过微信鼓励我,但我一直感到很孤单。”付婆婆说,武汉“解封”后儿子儿媳回来看她,但呆了几天就回去上班了,这让她很悲伤,“我想跟大家说,又不知如何说起。朋友们都认为我性格活泼开朗,我也不愿用这种负面情绪去影响别人。”
康复后的付婆婆害怕出门,每天除了去买菜,就是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最让她感到伤心的,是以前的一些朋友渐渐不和她联络了,一个老朋友的儿子结婚也没请她去。后来,她无意在朋友圈看到照片,突然感到胸闷、冷汗直冒。
“我感觉受到了歧视,心里特别难受。”付婆婆边说边落泪,此后一段时间,她总觉得胸闷、爱出虚汗,本来睡眠就不好,如今越来越糟,却一直不敢找心理专家咨询。
“谢谢你,让我把心里话都倒出来了,我感觉舒服多了。”付婆婆对程燕敏医生说。程医生告诉付婆婆,她的身体康复状况不错。这段时间出现的身体不适,可能是因感觉受到歧视,带来了愤怒、无助、失望的负面感受。
程医生耐心安慰付婆婆,告诉她可以主动跟家人朋友打电话、多聊聊,早日恢复正常的社交关系。程医生还给付婆婆留了一个心理热线电话,建议她再感到不舒服时,可以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
出院后失眠还肩背痛 女子在家长期戴手套口罩
像付婆婆一样出现疫后综合征的康复患者不少,50岁的雁然(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记者采访得知,雁然有个幸福的家庭。疫情期间她被确诊新冠肺炎轻症,今年2月康复回家了,此后却总是入睡困难、做噩梦,她并没有声张。渐渐地,她又出现了肩背痛,失眠症状越发加重。好容易熬到武汉“解封”,她去家附近的综合医院就诊,没查出原因,医生开了些安眠镇痛药。服药时,她的症状有所改善,但停药后就出现反复。
“我总怕体内还有新冠肺炎病毒,去医院做了很多次核酸和抗体检测。虽然结果均显示正常,但我仍不放心,在家给丈夫孩子做饭都长期戴口罩和手套,平时也不敢跟人接触。”雁然说。
近日,她在义诊活动中遇到了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创伤科副主任医师王牮。耐心听完她的讲述,王牮问:“最近你觉得心情怎么样?”雁然说出院后3个多月时她情绪很低落,总觉得不安全,最近慢慢好一点,“我总怕会感染老公、影响孩子。有时我在家觉得身上发烫,就会随时量体温……”
王牮副主任医师告诉雁然,她的睡眠问题是由心理创伤所引起的。因为焦虑,所以会出现持续的失眠和肩背痛。要学会放松情绪,消化自己的紧张感,“只要按专家的建议做好防护工作,就能减少被感染风险,不必担心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专家送上心灵按摩 帮患者打破心理壁垒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一些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仍然有很重的心理压力,不敢跟人交往,这也是我们将心理健康服务送到社区的原因。”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生周洋,是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心理健康进社区”项目的参与者之一。
王牮副主任医师介绍,在定点医院、隔离点治疗期间,新冠肺炎患者在急性应激状态下,会出现失眠、焦虑和抑郁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康复,仍有一部分患者受到创伤性事件的影响,持续焦虑、失眠、做噩梦……这些过分担忧和易受到惊吓等症状,临床上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慎重对待,积极寻求治疗。不少患者担心被歧视,不愿出门或寻求心理帮助,所以除了疫情防控,心理健康科普和心理疏导也很重要。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刘连忠表示,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委将武汉增设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武汉市社会心理服务“心理健康进社区”项目,于8月13日正式启动。目前,武汉建立了市级、区级、街道三级心理服务体系,市级由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东医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心理专班,统筹协调全市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各区设心理专员,组织协调各区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街道设心理专干,负责各街道的心理相关工作。
■ 小贴士
持续焦虑紧张要及时寻求帮助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如果存在持续焦虑、紧张等情绪,应该怎么办?
周洋医生建议,首先,患者自己要坦然面对疾病。从正规途径了解正确的新冠肺炎科普知识,慢慢放下心理包袱,跟家人来往,恢复正常的社交生活,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其次,可以通过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以及音乐放松、呼吸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抑郁焦虑情绪。
再次,如果有需要,可到正规心理咨询和精神卫生机构咨询就医。医院会先通过系统性评估,诊断患者是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还是其他疾病,找到病因后再进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并结合健康教育等手段全方位帮助患者。
他最后建议,如果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入睡困难等轻微症状,可寻求自助心理服务。如关注微信公众号“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官方”,点击“心理援助”可获得在线心理测评、心理自助服务,也可以拨打“心心语”免费心理咨询热线85844666,或其他在线心理援助平台、心理热线等多种渠道寻求帮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