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活力大冶 大步走来 ——大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8日22:07 来源: 湖北日报

保安镇荷花节期间荷田公园盛景。

农副产品成为乡村文化旅游节主角。

国家AAAA级风景区——雷山风景名胜区。

楚天香谷。

美丽乡村——灵乡。

跻身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被确认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一系列闪光的国字号招牌,是对大冶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好褒奖。

大冶,素有“江南聚宝盆,百里黄金地”的美誉。伴随着历史方位在新时代的定格,这座传统工业城市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五大振兴”为目标,以“五大创建”为抓手,谱写出了一曲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一个“真”字 彰显“重中之重”

2020年4月21日,一份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在大冶市各大工作群中发布,32家市直单位和14个乡镇主要负责人将面临考核。据了解,大冶市对考核排名后2位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对上报对应考核指标数据在全省排名后5名的市直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评,是大冶市委、市政府于去年作出的决策。一个县级市制定如此严苛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在省内尚不多见。

大冶市委书记王刚表示:“我们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表明大冶市委、市政府抓乡村振兴的决心和力度,其动力来源于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来源于‘三农’工作的特殊地位,来源于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村是经济发展的“底盘”。在大冶,能够真切感受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感受“重中之重”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结出的丰硕果实。

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在大冶成为一种理念,不是挂在口头和文件上,而是具体落实在行动上。

思想上的真重视,为全市奠定了发展总基调。每年,大冶市都要召开农村工作会、扶贫工作会、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会等“农字头”会议,重点安排部署农业生产、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市“四大家”主职、相关乡镇部门负责同志全部到场,尤其是农村工作会和扶贫工作会,是每年参会人数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次会议。在“三农”发展的重要时间、关键环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科学决策、动员部署,及时出台有效应对举措。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冶建立市县镇村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市直相关部门履行部门职责,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共同掀起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热潮。

行动上真落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冶以黄石“三纵一横”区域布局为引领,构建“四区联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区、三产融合发展区、临空经济发展区、幕阜山生态农旅发展区)区域布局。以创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推进乡村生态宜居。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市建设为抓手,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以创建国家乡村治理示范市为抓手,提高农村基层平安法治、德治水平,推进乡村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抓手,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

资金上真投入。2019年大冶投入87500万元资金支持乡村振兴,今年克服疫情影响,仍计划投入资金60312万元支持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特殊群体关爱等公共服务优先安排,水、路、电、网、通讯、物流等公共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去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31元,增速达8.55%,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为什么还要如此真抓实干?大冶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军对此保持清晰的判断:“农业稳,则全局稳。一个产业是否重要,不能仅看税收,还要看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看其能不能提高乡村幸福指数和群众满意度。”

对“三农”工作真重视,不仅是责任担当,也是从实际出发的发展智慧。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大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实现良好开局。

一个“融”字 托起产业兴旺

大冶市刘仁八镇龙凤山,曾经是一座“荒山”。2008年,退伍军人刘合伍回到家乡,依靠多年发展农业积累下的经验和资本,重新规划了龙凤山的生态发展道路。连栋温棚采摘,劲牌水源地种植黑豆、黑米等原生态有机作物,农副食品加工,创意农业,高空栈道探险,亲子捉鱼体验……如今,一系列“网红”游戏让龙凤山成了集观光采摘型体验、自然教育型体验、休闲度假型体验、运动探险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游体验乐园,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融合,让龙凤山变了模样。在大冶,这样的融合故事还有很多。

大冶市茗山乡万亩芳香产业基地,红艳玫瑰,千姿百态;蓝色薰衣草,花香四溢。芳香产业是朝阳产业,是实现大冶生态转型的重要推手。2012年起,大冶大力发展芳香产业,创建芳香植物种植示范基地,打造芳香生态大观园、芳香植物精油提取工厂和实验室。引进的瑞晟公司“以芳香中药为主线,以芳香健康为主题”,坚持芳香中药特色农业种植,带动二产各类芳香菜肴类功能性食品、饮品、芳香日用品、化妆品、生物医药中间体等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三产康复花园、芳香疗法为主的芳香特色旅游线路。去年,大冶芳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曾经,农业的概念仅仅是从种到收,形式单一,农民增收空间狭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良性互动,丰富传统农业的内涵,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近年来,大冶市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探索融合发展,打造实力乡村——

抓特色。在确保粮油、生猪、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能稳定、品质提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花、果、菜、茶、菌、药、麻、稻虾等特色高效种养业,初步形成了切合大冶实际、具备大冶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抓品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2019年大冶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0家,“两品一标”农产品达60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接近200亿元。

抓融合。大冶积极开展生态园区、生态企业、生态单位、生态校园、生态乡镇、生态乡村创建活动,用景区的标准建设,用旅游的理念规划,用游客的眼光管理,涌现出了一大批如陈贵镇、坳头村、龙凤山庄等闻名于全国全省的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农庄。

向南,开发幕阜山脉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高山田园之美、红色历史之美、人杰地灵之美,全力擦亮“两区两带”“美丽乡村”品牌,建设鄂东南“天然氧吧”。

向北,依托保安湖、三山湖和光谷大道、锦冶大道,加快对接武汉,推进大冶尽快融入“武汉城市圈”,打造最美的“武汉后花园”。

向东,统筹推进尹家湖、熊家洲、三里七湖、铜绿山“四大片区”开发,建设“布查德式”生态公园。

向西,以雷山高端康养综合体为龙头,带动灵乡梅红乐祥康养山庄的中医药理疗、茗山“芳香主题公园”的芳香理疗和金华山庄的运动休闲、铭浩山庄的特色食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养老养生产业,努力打造“健康养老”福地。

把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特色农产品变旅游纪念品。2019年,大冶平均每天接待1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休闲游客,生态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养老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引爆点”,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正引领农村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方向快速前行。

一个“治”字 唤醒活力乡村

在大冶市茗山乡华若村,一直流传着一个“半月塘”的故事。

塘边的两房人家,同出一宗却吵吵闹闹许多年,大小事情都要争个对错是非。洗衣取水的一口塘,硬生生被隔成两个“半月塘”,村里调解多年,这个结也没能解开。

后来,村湾成立了理事会,双方都有人当选成员,理事长请双方平心静气坐下来,事儿说开了,隔阂散了。如今,“半月”重圆,塘边还修葺一新,人们在这里打水、散步,一片祥和。

“半月塘”的故事,是折射大冶乡村基层治理创新的一面镜子。

乡村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基层党组织源头不活、队伍不强,村民自治虚化、群众难以组织,困扰着乡村社会稳定和谐。为改变这一局面,大冶市委广泛开展调研,提出了“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的总体思路,通过划分村庄作为新的自治单元,成立村庄理事会,将政治上先进的农民党员、经济上先进的致富能手、社会治理上先进的德高望重乡贤,吸收进来参与村庄治理。探索推行“两培一选”机制,把优秀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理事会长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村干部选拔进入乡镇干部队伍。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构建起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体系。

改革从茗山乡华若村开展试点,逐步建立形成了一套规范化制度和可复制的经验,全面推广。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与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乡村振兴系列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乡村治理。大冶市作为5家交流发言县市之一受邀参会,其“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做法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的一致肯定。2019年,该项改革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20个典型案例之一”。

乡村治理有序了,文明新风也吹入寻常百姓家。大冶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一个个党员先锋,活跃在各个阵地,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活跃在各个角落。在先锋党员的带动下,村里志愿服务小队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环境保护队,对全村卫生不定期清洁保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艺服务队、关爱互助队,到幸福院给老人理发、洗衣、做幸福午餐,并为村里其他老人家里送温暖、送物资。文明乡风队,走街串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调解村民邻里之间的矛盾。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赢得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去年大冶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拿回来的不仅仅是一块牌子,更改变了大冶的地域文化、民风民俗。在去年中宣部召开的全国深化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大冶作为全国450个试点县市唯一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一个“改”字 激活沉睡资源

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小农户由于资金、信息、技术、渠道等方面的劣势,难以在大市场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种植和管理,农民省心、省力又省钱。”灵乡镇大庄村党支部负责人说。大庄村通过理事会成立了合作社,改变过去分田到户的模式,改为“集田到社”。农户把土地集中起来,在合作社入股,然后承包给能人、种植养殖大户或者实行村民联户承包,进行规模化种养,合作社提供统一种养服务。

“以前村民各家各户从事传统农业生产,这样种一点,那样种一点,效益很低。这几年,政府鼓励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村民自发‘组团’成立合作社,扩大特色产业种植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庄村幼泉湾村民纪志胜算了一笔账,以前该湾近500亩田地大部分荒芜,收入仅几万元。自从去年该湾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种植后,仅果园套种的西瓜、台湾甜瓜、油菜收入就达到了近20万元。

岩峰村通过土地流转和托管的形式,引导村民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山脚下的康乐生态农业公司目前花卉种植面积达80余亩,名优水果种植面积200亩,仅提供务工一项,每年为村民增收30余万元。今年该村还引进外地老板投资2000万元,发展山桐梓苗圃基地1000亩,不仅将相邻两个村土地流转成产业连片,基地每天安排这几个村的妇女老人就业100人左右,每人每天务工收入80元,仅此一项,每年至少可为当地村民增加200万元的务工收入。“大庄模式”在大冶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017年6月,大冶市被确定为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之一。为了给这项改革工作提供制度规范,2018年,大冶市下发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目标任务,细化了工作重点,从明晰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分类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等方面开展试点。

据统计,截至2019年7月底,全市14个乡镇(场)、街道、高新区有改革任务的332个村已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

农村改革既有落子布局而精耕细作,又从多点突进而全面开花。2014年,首个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在大冶市挂牌成立,该中心为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提供场所设施、信息发布、组织交易等服务,对交易行为进行鉴证。大冶市三农金融服务中心积极与商业银行协调沟通,探索推行多种灵活适时的金融产品,开通绿色通道,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探索融资动能,开展农村宅基地抵押、农村闲置房屋抵押、农机具抵押、农业保单质押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开展农业开发项目融资等农村金融业务,做到全方位满足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已办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交易、水面养殖经营权交易、集体资产资源交易、集体工程项目招投标等交易1031宗,成交金额4.6亿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唤醒土地、山林、水面等沉睡资源,激活村集体资产,推动城乡要素互融互通,“大冶探索”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雷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