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艳军(右)和万先生(左) ◀侯永生(右)和成冬(左)
“大个护士”回来了
他与患者机场相拥
□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 刘琴 记者 刘孝斌
真没想到再回武汉,会有这么多感动!”时隔161天,当援鄂护士李艳军再回武汉时,看到自己曾经照料过的患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曾经按下暂停键的城市如今车水马龙,他的眼里满含热泪。
9月21日晚上9时许,援鄂护士李艳军携家人抵达武汉,专程看望他曾经照料的新冠肺炎患者们。
身高1.79米的李艳军,当时为了让患者记住自己的名字,特意给自己起名“大个护士”。如今,这些康复的新冠肺炎患者亲切地称他为“李大个”。
期待许久的拥抱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平台获得很多网友的关注。视频中,一位平头男子奔向一位戴帽子的男人,两人紧紧相拥,并互相用力地拍打着彼此的背部。视频中的文字信息显示,9月21日晚上9时30分许,两人相见于武汉天河机场,平头男子此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而戴帽子的男人正是援鄂护士李艳军。
昨日上午,记者在黄鹤楼见到李艳军护士,与他同游的除了他妻子和岳母,还有视频中的平头男子万先生。
站在黄鹤楼的最高处,武汉车水马龙的景象尽收眼底。李艳军沉默了片刻后突然感叹:“武汉活起来了,真好!”
238天前,获悉武汉需要新冠肺炎救治力量增援,李艳军立马写下一份志愿书。6天后,他随援鄂医疗队前来武汉,并于2月2日进驻火神山医院。
在火神山医院战疫的70天里,李艳军照料过数十位患者,万先生是其中一名。
每当有李艳军照料的患者出院时,他都会许下一个承诺:“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
出发返回武汉的前两天,李艳军将消息告诉了万先生。
时隔161天,他真的回来了,万先生在机场见到李艳军时,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万先生说:“我等这个拥抱,等了5个多月。”
特留香皂作纪念
李艳军要来武汉的消息,在一个名为“战友”的微信群中迅速传开,同在这个微信群的李女士(化姓)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曾同在火神山住院战疫的“战友群”。
昨日,除了万先生,还有4位女士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特地会见救命恩人李艳军。
今年54岁的刘女士(化姓),见到李艳军时,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今天我还给你带了个惊喜。”随后,她从包里拿出一块香皂。
刘女士介绍,在火神山住院期间,因自己带的洗护用品用完了,李艳军知道后,专门从他住的酒店找来5块小香皂送给她,当时她用完了4块,剩下的这一块没舍得用,就一直放在自己的随身包里。
“看到这块香皂,我就会想起李大个,想起所有给予武汉帮助的人。”说着说着,刘女士的眼眶湿润了。
故地重游赞武汉
这次来武汉,除了见到了心系已久的患者朋友们,李艳军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回到曾经的战场再看看。
来到武汉洲际酒店,令李艳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酒店特意安排他住当初支援武汉抗疫时居住的917房间。
看见住过了70个夜晚的酒店,一个又一个场景再现,李艳军感慨万分。
距离酒店25公里左右,便是火神山医院。“前面左拐……再右拐就要到了。”李艳军清晰地记得每一个路口,站在火神山医院外围,李艳军跟妻子介绍:“这就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李艳军的妻子王彩辉面对火神山医院,多次强忍泪水。“他来武汉时没有跟我商量,我在家每天抱着手机,等老公跟我视频。”王彩辉几度哽咽:“那时我心疼他,现在我为他骄傲。”
街道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络绎不绝。看到一切回归繁荣的武汉,李艳军不禁感叹:“武汉不愧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付出了太多,祝福武汉人民幸福快乐。”
鞋脱胶的护士也回来了
志愿者载他游江城
□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皓
还记得那个有故事的援汉男护士侯永生吗?今年2月初他匆匆来汉战疫,没有带替换的鞋子,因为经常用消毒水穿的鞋子脱胶了。朋友看到他穿着拖鞋十分心疼,帮他在微博上求鞋救急。本报新媒体3月22日报道此事后,次日早上,下夜班回到酒店驻地的他收到了六双运动鞋,这些鞋子都是武汉市民送来的。
9月20日,侯永生休年假,终于回到武汉这个“第二家乡”看看。有一位网上认识的武汉志愿者,赶到火车站接送,免费载着他游览武汉三镇。援汉时曾经入住的两家酒店也为他免费提供住宿。侯永生说:“看到复苏后的武汉车水马龙和浓浓的烟火气息,我就放心了。”
往昔
援汉男护士在重症病房工作
2月2日晚,侯永生随陕西援鄂第二批医疗队员抵达武汉。
“一下飞机领队就给所有人发了手套、帽子、口罩,让大家戴上。”侯永生说,他顿时意识到,要上战场了。在去酒店的大巴上,他看到一路上灯火辉煌,却没有车,也没有人。这空荡荡的街道,让他五味杂陈,“那是我第一次来武汉,和想象中不太一样,完全没有烟火气”。
来汉后,侯永生加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ICU,负责气管插管、危重患者护理,为患者测体温、血糖、翻身、加药换药、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工作时间,他需要全程穿戴着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面屏、N95口罩、外科口罩、三层手套和尿不湿。重症病房6小时,上班前工作准备1小时,下班交班1小时,加上进入隔离区前的1小时。9个小时里,他常常不吃不喝。因为吃喝了就会要上厕所,会浪费防护服。交接班时每每脱下防护服,汗水已经浸透了最里层的衣服。
今年4月6日,他所在的医疗队,坚持到战疫最后阶段才返回西安,当时他也没有来得及多看武汉一眼。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还会回来的。”侯永生说,返回西安后,工作也挺忙的,但他一直想找机会来武汉看看。
今朝
志愿者主动载他游览大武汉
这次来汉,侯永生没有与身边人说,也没有联系所支援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老师们,“不想给医院添麻烦”。
“援鄂医疗队员,是最可爱的人。”成冬说,得知侯永生要来武汉,他专程到武汉火车站接他。
其实,侯永生是这个月才结识成冬的。他在网上看到了成冬做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两个正能量满满的青年,很快便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疫情暴发武汉封城后,公共交通停摆、私车禁行,广大医护人员的通勤成了一个大问题。2月1日,成冬报名成为“医护专车”志愿者,用私家车免费为武汉市内医护人员提供服务。
“与这些医护人员亲身接触后,发现他们的故事比新闻上看到的,更能触动人心。”成冬说,虽然他当时没有接送过侯永生,但像侯永生一样的援鄂医疗队员,大过年的不能与家人团聚,来武汉全力以赴奋斗在抗疫第一线,没说过半句怨言、没有丝毫退缩。与这些最可敬的人同行,他感觉到心里是踏实的。
侯永生20日到汉后,先是住在此前帮他“求鞋”的武汉朋友家。他曾入住过的武汉开发区保和皇冠假日酒店的朋友在微信上得知他来汉后,21日邀请他去免费入住。22日,他曾入住过的武汉明德酒店三角湖路店也邀请他免费入住,成冬又将他送到这家酒店。
“23日准备带他去省博物馆参观。”成冬说,昨日下午本来打算带他到东湖绿道逛一逛,奈何天公不作美下雨了。
采访完毕接近晚饭时间,记者提出请两位吃顿晚餐,成冬笑着说:“已经约好了,有个乘客要请我们吃,这个乘客曾是新冠患者,确诊后别人都不敢送,是我送的他。”
“其实,吃什么玩什么都不重要,主要是想回家看看。”侯永生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