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黄继光连曾任连长受邀讲述英雄事迹,黄继光家书引导新战士迈好军旅第一步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10:06 来源: 长江网

长江网讯10月20日,奔腾的沱江畔,武警四川省总队训练基地大门外,63岁的李明龙立正、敬礼。

他来到这里,是为了赴一场内心的约定。

1982年,李明龙曾来过一次中江县黄继光故居。再看看老班长的家乡变迁,一直是他深埋于心的愿望。

新战士听李明龙讲述黄继光事迹。 特派记者刘斌 摄

在黄继光英勇牺牲68周年之际,10月13日起,长江日报推出《铁心向党 矢志不移 寻访黄继光连连长》系列报道,通过寻访连长们的故事,展示他们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做英雄传人的行动。黄继光纪念馆负责人看到系列报道后,邀请李明龙和长江日报采访团记者到中江县,并带着黄继光英勇事迹巡展展板,一同前往武警四川省总队训练基地,为今年新入伍的战士讲述黄继光的热血传奇。

站在400多名新战士面前,身着87式旧军服、胸前挂着11枚军功章、勋章的李明龙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掌声。

李明龙深情回忆了黄继光的生平,用黄继光寄给母亲的家书内容为大家打开了黄继光最真挚的内心世界。

“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一切任务”

李明龙结合黄继光家书向新战士讲述黄继光事迹。 特派记者刘斌 摄

1931年,黄继光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石马乡(现为继光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曾在从朝鲜战场上寄给母亲的信中回忆:“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

改变,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度过去的。要知道在咱们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日子还在后头呢!”

38年后,又一次来到老班长的家乡,看到这个小山村山清水秀,人们的生活条件明显提升,李明龙格外激动:“老班长,你用生命守护的这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了。老班长,你的牺牲是值得的。你所向往的‘幸福日子还在后头呢’已经实现了!”

黄继光给连队留下的一笔最宝贵精神财富,就是他在决心书上写下的一句话:“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争取当英雄,争取入党。”

68年来,连队一批批官兵始终像老班长那样铁心向党、矢志不移。

在2005年“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奉命出击。官兵们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引导、无观察警戒的情况下,云中跳、雨中降,圆满完成了伞降地面作战任务。

“无论是国庆阅兵,还是演练夺胜利,命令一下达,黄继光连从来都是冲锋在前、义无反顾。”来自宁夏银川市、从首都师范大学参军的19岁新战士余洋很有感触地说,“听了老连长的介绍,我觉得黄继光烈士干事认真、责任心强,又很愿意帮助同志。我一定努力提高自己,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我要向老班长学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

  在给母亲的信中,黄继光写道:“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

李明龙说,人民在老班长黄继光心中重千钧,人民在黄继光连的每名战士心中重如泰山。

在黄继光连,人民至上的理念从未改变。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黄继光连冒死挺进震区。党员林明锋在挖掘遇难者遗体时,膝盖被钢筋扎伤,但他仍然带伤继续参加救援。同年5月14日,黄继光连官兵组成敢死队,进入什邡市木瓜坪深山实施搜救,解救出28名幸存者,引导转移100余名群众。

“我的战友,你何时回?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小伙马海呷告诉长江日报采访团记者,他出生在四川省西昌市,去年考入位于湖北省的天门职业学院。今年,他怀着报效祖国的壮志入伍。他表示,听了老连长的讲课后,自己对“为了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自己要扎实迈好军旅第一步。

“不立功不下战场”

黄继光家书。 黄继光纪念馆供图

“作为军人,大家会听到这样一首歌:‘……战士就该上战场,好钢就该铸利剑,好兵就该打硬仗……’”李明龙说,用老班长黄继光的话说就是“不立功不下战场”。

今年7月20日晚,空降兵某旅官兵在大堤休整时,黄继光连排长王浩把手垫在腰下,躺在灯光照不到的沙袋上。此时,洪水正在他身旁的河床里咆哮。“为祖国、为人民英勇顽强去战斗。”当部队再次集结时,王浩忍着腰部巨痛,重新回到队伍中。他一手撑腰,倾斜着身子,艰难地将一个个沙袋送上大堤。

由于训练艰苦和长时间负重,王浩的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去年3月,他接受了相关手术。术后,医生多次叮嘱他“腰部不要负重”。

考虑到王浩的腰伤,拟定抗洪抢险人员名单时,连队计划安排他留守。得知消息后,王浩写下请战书:“退缩,就不是英雄连队的兵!请连队批准我参加抗洪,并把我安排到最险、最苦的堤段战斗!”

经过29小时奋战,大堤保住了,洪魔退却了,王浩的腰伤却更严重了。部队回撤当天,原本计划带车的他无法跨进驾驶室,只得爬进卡车车厢,将救生衣垫到身下,平躺着回到了驻训场。

李明龙受到战士们热烈欢迎。记者刘斌 摄

归建后,连队没有组织休整,正常组训。连长秦琪专门叮嘱王浩卧床休息。可是,没休息多久,王浩又站到队列前,指导官兵进行战术训练。

“连队不是安排你休息吗?怎么还到训练场来?”有人问王浩。“让我在宿舍压床板,可真躺不住。休息了半天,我的腰已经好多了。”王浩说,他要尽快调整好状态。年底前连队新装备要形成作战能力,他不能落下。“‘刀在石上磨、兵在苦中练’是黄继光连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

新战士王亚龙说:“我来自农村,虽然平凡,但是一定会忠诚勇敢有担当。或许,我就是下一个英雄、下一个黄继光!”

当李明龙点名“黄继光”时,全场齐声答“到”。那样的“虎吼”久久回荡,那样的气势一往无前。

霎时间,李明龙眼泛泪光。他知道,以黄继光的家书为纽带,新一代军人与先烈、前辈军人完成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中国军人的铁血精神与红色基因,正如江河奔流,永续传承。

(特派记者姚传龙 金文兵)

【责任编辑:杨威】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