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 (记者高宝燕 通讯员邓晓君)10月24日,武汉段长江江豚首次科考在武汉正式启动。这天也是国际淡水豚日和我国长江江豚保护日。
中科院水生所王克雄研究员介绍了长江武汉段江豚科学考察的计划。科研人员将采用定期开展移动声学考察和长期开展定点水下声学检测的形式进行科考。
科考期间,科研人员在武汉江段军山大桥至阳逻大桥60公里的江段设置12个水下声学检测点,平均每隔5公里设置1个水下声学仪器,全年自动记录武汉江段江豚活动情况;其中,科研人员将在长江大桥和长江鹦鹉洲大桥、长江汉江两江交汇处、武汉渔政码头邓三处定点放置水下检测仪,长期收集江豚水下活动数据。根据江豚活动的科学数据来研究武汉段江豚种群数目、活动轨迹、水生态现状以及对江豚生存影响因子,借此对江豚重返武汉提出生态和资源恢复的修复科学方案。
专家预期未来江豚重回武汉的愿景:在武汉白沙洲、两江交汇处和天兴洲建立3个江豚栖息地,在武汉天兴洲建立江豚文化公园,在江滩建观豚点和宣教站,让市民江边散步就能看到江豚腾跃。
最后科学家建议,加快实施栖息地修复、鱼类资源恢复,以及更严格的航运管理措施,将白沙洲、天兴洲建设成江豚的核心栖息地,让江豚重返并长期在城区江段栖息。
链接>>>
长江武汉段今年频现江豚身影
长江日报讯(记者高宝燕 通讯员许依依)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鲸豚类动物,目前仅剩1000多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自实施长江“十年禁捕”政策以来,长江武汉段频频出现江豚身影,数量之多、次数之频繁、持续时间之长,都是近年来少见。尤其10月份以来,已连续4次,在不同江段出现江豚戏水嬉闹的场景。从侧面反映了我市长江水资源环境持续向好,禁捕工作初见成效。
8月19日:武金堤张家咀江段,市民在江边垂钓时看到有十几头江豚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来回翻转跳跃。
9月17日:市民在黄鹤楼散步时拍到成群江豚在武汉长江大桥上游江段雨中跳跃。
10月7日:市民报料江豚再次现身武汉江段。
10月9日:白沙洲洲尾,执法人员通过渔政执法指挥系统视频监控,发现有数十头江豚在白沙洲洲尾悠闲地捕食、戏水。
10月18日晚:市民拍摄到江豚趁着夜色来在鹦鹉洲长江大桥江段嬉戏。
10月23日:市民发出鹦鹉洲偶遇江豚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