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老人逆风骑行130公里创单日新高 南京救命恩人夸他是新冠肺炎康复患者中的奇迹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31日07:47 来源:


黄根本(左)与本报记者在骑行途中

□楚天都市报特派记者 孙泽宇 发自安徽合肥

30日是骑行第四天,74岁的黄根本越骑越勇,从安徽六安姚李镇再到合肥瑶海区,一天骑行了130公里,是他此次感恩之行的单日最高里程。目前,他的感恩之行距离南京鼓楼医院,仅剩160公里。

漫长的骑途中,黄根本对记者讲起了许多往事。对于昨日绝佳的骑行状态,黄根本说自己也没想到新冠肺炎治愈半年后,就能恢复得如此健康。

逆风骑行130公里

创单日新高

30日清晨7时许,安徽六安叶集的姚李镇大雾弥漫,黄根本踏板一蹬,即刻出发。骑出小镇,上了105国道,能见度仅百米,尽管车辆都开启了雾灯或双闪警示,仍有大货车从身边飞驰。黄根本皱了皱眉,嘀咕了几句,破雾朝东,向阳而行。

不到9时,迷雾消散,又是一阵东风袭来。记者查看了一下六安天气:东风3至4级。“遇到逆风了,幸好这段国道是平地。”黄根本俯身大力蹬踏了两下后,艰难地顶风骑行。

由于六安市域内,沿途路段的路况良好,基本都是笔直的柏油路面,黄根本很快就横穿六安,越过合肥市肥西县界。

感恩之行的第四天,黄根本一路上总是沉默的,不知是因这恼人的天气,还是赴宁心切。昨日他比前3天多骑行了2个小时,晚上7时许到达合肥市瑶海区。找到住所后,黄根本低头看了一眼地图上的里程:130公里!创下单日新高。

曾仅渴望能自理

现惊叹半年恢复

当天中午12时许,黄根本在沿路的一家小餐馆吃过饭后,向记者讲起了他患新冠肺炎后的康复经历。

4月14日之前,他在病房里只能原地踏步;4月14日,能缓慢行走1000步;4月15日治愈出院,在武钢医院和家中共隔离28天,每日都进行半蹲练习并配合呼吸,将萎缩的肌肉和肺部气息恢复。从刚开始每天仅能完成7次,到最后达到每天18次,并且他已能行走自如。

隔离期满后,黄根本给自己制定了一套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每日起床前,做40分钟腹部按摩;过早后,在小区行走3000至4000步;午饭后,继续行走1000至2000步;晚饭过后,再行走3000至4000步;晚上睡觉前,再做40分钟腹部按摩。经过半个月坚持不懈的训练后,黄根本每日行走的步数已近20000步。

5月中旬,黄根本到东湖绿道试着骑行,前三次都骑行了20公里,他发现身体已经恢复得不错了。之后他每次去东湖绿道,都能骑行近50公里。

到6月中旬,黄根本发现他能适应中等强度的运动,为锻炼心肺功能,便开始下水游泳。这次的游泳训练,从每天游100米到1000米,他只用了半个月。之后,他恢复了曾经每天都打的太极拳,并继续进行着行走、骑行、按摩等训练。

经过日复一日的练习和医院的数次复检,医生在今年10月告诉他,他的各项身体指标都恢复正常了。于是,黄根本便想千里骑行赴南京感谢救命恩人。

“我一定要让白衣天使们看到,我已经恢复得这么好了!”黄根本说,生病时他曾非常绝望,觉得今后能恢复自理能力就不错了。没想到只用了半年时间,他就能从武汉骑行去南京。

南京恩人时刻关注

夸他是康复奇迹

黄根本骑行的这几天,南京鼓楼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代静泓一直都关注着他的情况。30日下午,代静泓告诉记者,得知黄根本的骑行计划后,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太劳累,路上不要受凉、不要感冒。

“七旬老人从鬼门关走出来,还能骑行600公里,这简直就是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奇迹!”代静泓说,一是因为患病前黄根本的身体素质就十分优秀,二是离不开他出院后积极乐观地坚持科学的康复训练。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