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舆情快讯

楚治——助力脱贫攻坚案例推介⑥| 武汉经开区:授人以业的“车谷”方略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4日13:21 来源: 荆楚网


视频采访:黄倩  编辑:李峻

荆楚网记者 卢霜、傅语涵  通讯员 黄倩、朱红

“有了党的政策,这样的支持和关怀,感觉生活都有了奔头”,近日,刚实现脱贫摘帽的武汉经开区(汉南区)邓南街邓西村贫困户段善国由衷地表达对政府的感谢,邓西村是武汉经开区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中国车谷”武汉经开区(汉南区)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政策兜底等方式,不断扩大脱贫攻坚成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有保障。让学生有学上,让农民致富有路径,让工人有活干,让贫困地区发展起自己的产业。武汉经开区区内帮困人口于2017年实现全部脱贫,对口帮扶蔡甸区12个贫困村2018年实现全部脱贫,对外帮扶的十堰市张湾区、郧西县等6个深度贫困地区也于今年实现全部脱贫。

授人以学:“我对读书更有信心了”

来自武汉经开区邓南街邓西村贫困家庭的双胞胎兄弟李璟和李玥,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经过努力,两年前李璟考上了武汉体育科技学院,李玥则考上了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但由于家庭贫寒,交不起学费,每年开学的时间节点总是让他们有点犯愁。

李玥表示,家里主要经济来源靠爸爸在外打工,但赚不到什么钱,爷爷奶奶在家种地,有时还会给爸爸补贴一点,每年上学报名的时候会有点难,因为两人学费有点贵,“感觉压力很大,我们经常会想着怎么帮家里减轻压力,多做一点事情”。邓西村很早便将李璟、李玥一家列为低保户,2016年,邓西村将其列为精准扶贫户,予以补贴,兄弟俩的教育费用也得到减免。“村里的财务去年给我们报了一万多块钱,相当于一个人的全部学费,减轻了我老爸的压力,也让我对读书更有信心了。”李璟说。

如今,两兄弟均已在读大二,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弟弟李玥学的是旅游管理,以后想去酒店找工作;哥哥李璟的专项是跆拳道,他准备考英语四六级,将来想当体育老师或者教练。今年7月,兄弟俩积极投身到防汛抗旱工作中,洪峰过境,烈日当空之下,20岁的双胞胎兄弟李璟、李玥手持长棍、脚着筒靴,和村民们一起巡堤防汛。

李璟、李玥只是武汉经开区教育扶贫的典型案例,在帮扶的学生中,很多学生都在积极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形成了社会关爱的“有机循环”。

授人以渔:低保户变“万元户”

“眼睛是2003年看不见的,家里条件不好,土地不多,又打不了工,孩子学费拿不出来。”56岁的邓西村村民段善国,患有视力萎缩,前些年,一家人生活非常艰苦,靠低保维持。近几年来,段善国一家人在武汉经开区政府扶持下,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种了12亩草莓,年纯收入达到8万元。

武汉经开区积极增强帮困对象内生动力,在物质和技术上给予精准帮扶。疫情期间,段善国一家的草莓生意再次遭遇困难。“疫情期间,我家的草莓脱销,区检察院和街道第一书记和我们村的书记都帮我们销售草莓。”脱贫后,段善国一家人在城里买了新房,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授人以业:“我有了稳定的收入”

武汉经开区长锐服装厂是一家外贸服装企业,这里有一批来自贫困地区的产业工人。42岁的产业工人廖小丽来自孝昌县卫店镇,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12岁,一个4岁。最近几年,她一直在家里带孩子。丈夫一个人在外打工,收入不高,除去日常花销一点钱都攒不了,家里负担很重。

去年暑假,廖小丽带两个儿子来武汉找自己的丈夫。有一天,一家人到永旺超市去逛街,“逛了一下午,后来翻开照片一看,连个糖都没有给他们买,我觉得很难过,生活费不是很多,贵的东西舍不得买”。

今年上半年,在孝昌县劳动部门的帮助下,她接受了3个月的免费缝纫培训。正巧遇到武汉经开区前来召开招聘会,她便应聘成为长锐服装公司的一名缝纫工。最近工厂赶订单,廖小丽工作很忙,经常加班,但她感到十分充实:“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不光给我们进行了培训,还给我们推荐了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生活得以改善,有了希望”。

武汉经开区与英山、云梦、红安、孝昌,以及十堰张湾区、五峰区等扶贫地区进行劳务对接,吸纳了一大批像廖小丽这样的精准扶贫对象来区就业。

产业帮扶:让村民有地方赚钱

除了吸纳对口区域贫困人口到武汉经开区就业进行本地扶贫,武汉经开区还与十堰张湾区等区域结成对子,通过资金扶持、就业帮扶等方式,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张湾区西沟乡原本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公共服务能力相对比较弱。自武汉经开区(汉南区)与张湾区结对以来,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汉南区委书记彭浩多次带队到张湾区调研,给予了物资支持、智力支持。3年来,投资 660万元,有效推动了张湾区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服务的全面提升。此外,武汉经开区还利用区总工会发放的扶贫消费券,发动全区干部职工积极采购全区及对口帮扶地区的扶贫产品。

十堰市张湾区西沟乡白石村村民郭瑞林就是西沟乡产业的受益者之一:“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买个啥东西基本是空想,也没有地方可以赚钱。”郭瑞林表示,自从政府号召村民种植猕猴桃后,近年来,每年亩产量可以达到三到四千斤,年收入三到四万元,“靠政府支持搞产业,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百姓都非常开心”。

自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武汉经开区扶贫攻坚和对外帮扶累计投入资金15893.53余万元,主要用于区内脱贫攻坚、区外对口帮扶蔡甸区和区域协作帮扶6个深度贫困地区,即十堰市张湾区、郧西县、神农架林区、巴东县、五峰县和来凤县。

专家点评》》

扶贫必扶智

楚天舆情数据研究院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牛静

脱贫治理在社会治理的整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武汉经开区通过采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多项举措打通了扶贫资源传递的最后一公里,这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治理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治理的难点,贫困问题则是困扰乡村治理的关键点,武汉经开区将乡村脱贫治理作为工作重点,在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同时也改善了乡村治理的现状,充分发挥了基层政府的功能与作用,将乡村层面的社会治理问题落到实处。

“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对于改善贫困地区的贫困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武汉经开区重视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深入开展扶贫助学活动,解决了本地区贫困家庭上学难的问题。同时,疫情期间区内被帮扶过的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这表明教育扶贫也有助于形成“感恩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直接举措,武汉经开区政府通过组织培训,积极响应了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充分调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费扶贫是武汉经开区政府的扶贫创新举措,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坚实的后期保障。

武汉经开区政府采用的举措,对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楚治——助力湖北脱贫攻坚十佳案例、责任企业”推介活动,由湖北省委网信办指导、武汉市委网信办支持,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和楚天舆情数据研究院共同承办。咨询电话:027——88567710,联系人:卢霜、赵贝。

“楚治——助力湖北脱贫攻坚十佳案例、责任企业”推介活动启动


【责任编辑:雷榕】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