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城市越来越美丽。
威弘鞋业车间一角。
拆围后的洪湖冬候鸟归来。
春露合作社再生稻收割现场。
乌林赤壁长江大桥项目建设现场。
洪湖城区“一河两岸”夜景。
珂里湾老街。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共产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渔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强。”这些优美歌词来自于《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创作于1958年。时隔60多年之后,歌词所描绘的美景,越来越美,所抒发的深情,越来越深,因为如今的洪湖人民已经昂首迈进小康社会。居住环境已不是当年渔民所能想象,生活水平更是翻了好多倍。现在洪湖人民唱这首歌时,唱得比以往更动情,更动听。
你看,洪湖经过拆围禁捕治理之后,生态迅速恢复,候鸟回归,水草茂密,鱼翔浅底,香荷满湖,美不胜收。渔民上岸后,住进新楼,走进工厂,生活无忧。
城市面貌改善,昔日的内荆河两岸已经变成绿轴,水变清了,岸变绿了,路变亮了,成为城市“会客厅”。
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空前,路通了,自来水通了,电压稳定了,农村成为城市后花园,市民度假旅游的好地方。
贫困户脱贫了,生活有了保障,农村有了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农民享受新生活,一起走上小康路。
《洪湖水浪打浪》不仅讴歌了革命年代,也激励着一代代洪湖人民去努力奋斗,去实现明天更美好的生活。
从家门口就业看经济奔小康——
殷凯舟的回家创业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冲击和影响。但做外贸出口的洪湖威弘鞋业迎难而上、逆境突围,如今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令人眼前一亮。
威弘鞋业生产VANS品牌板鞋,40多个品种。今年3月以来,冲击更多来自于海外疫情,欧美疫情的爆发使得海外需求开始下滑,极大影响了外向型行业洪湖威弘鞋业的经营基本面。
6月,海外主要竞争对手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国疫情日趋严重,工厂停工,很多订单转到中国,威弘鞋业海外订单逐渐恢复。同时,国内市场订单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今年下半年我们订单增长40%以上,一直排到明年5月份。”该公司总经理陈泓锟说全力转危为机,持续激发内部活力。
“招人!”威弘鞋业布告一发,滞留在家等待外出务工人员云涌而至,1500人迅速到岗,寂静车间热闹起来。
不到20岁的殷凯舟也来了。他去年在广东佛山一家酒店当服务员,每天工作11个小时,工资3500元,还不买保险。到威弘协议裁剪车间“冲孔打扣”,一个月4000多元,“五险”都有,一天工作8小时,下午5点过后就算加班,工资增加。殷凯舟父母以前在东莞做事,今年也都留在洪湖老家,到井力公司加工小龙虾和鱼糜产品。
谈及洪湖与外地务工的差别,殷凯舟坦言:外地工作机会多,但要找到高工资的事做也不容易。老家现在发展快,创业机会也不少,就看有没有头脑。他跟父母商量,准备明年留在老家创业。“现在大家都奔小康了,打工只能脱贫,创业才能致富。”殷凯舟说,现在小康生活后创业底气也足了很多。
以前在浙江义乌工厂做衣服的胡红菊今年也到威弘来做鞋,“工作条件和待遇差不多,在家还可以天天和老人孩子住在一起。”她说,与家人分居不是小康生活,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才更幸福。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洪湖市外出务工人员留在家乡工作的有8600多人。“这些人能够留下来,说明洪湖工业发展较快,企业越多,能留下的人也就越多;好企业越多,开的工资就高,就能留住人。”洪湖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欢介绍,今年洪湖有141家企业提供8650个岗位,基本全部招满。
近些年来,洪湖大抓工业取得长足进步。府场镇石化装备园区成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典型,经济开发区发展态势也越来越好,与武汉沌口经济开发区合作共建新滩工业园区。
洪湖市招商服务中心提供资料表明,2017年招商引资项目52个,2018年签约项目73个,2019年签约项目81个。“招商项目数量持续增长,招商项目质量大幅提升,招商企业档次高实力强”是这些年来洪湖招商引资的概况。2020年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洪湖依然有43个项目签约、25个项目集中开工。
今年以来,洪湖工业生产持续恢复,工业用电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大工业用电量同比上升16.7%;工业运行质效逐步趋稳,工业产销基本平衡,入库税收与去年同期持平;骨干企业支撑强劲,长利玻璃实现产值7.78亿元,同比上升0.58%,上缴税收5949万元,同比上升35.177%。
同时洪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随着洪湖拆围、渔民上岸、全湖禁捕,洪湖生态大大改善,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今年1月至10月悦兮半岛预约总人数为11.9万余人,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1903.95%,10月份同比增长570.23%。金湾花海前10个月共接待总人数4.2万余人,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220%。
【点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产业提升是支撑。洪湖外地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下来,留得住,说明洪湖经济质效提升,部分企业和行业与外地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品质有很大进步。
从产业扶贫看农民奔小康——
王际威们的职业农民之路
10月27日,洪湖春露联合社在王家洲村再生稻基地用无人机撒播紫云英,为来年春耕种植绿肥。基地管理人员王际威跟技术人员沟通具体操作事宜。昨天王际威没来,结果就掉了2架无人机。
“他不仅种植技术过硬,新设备新技术比我们还懂。”合作社党支部第一书记熊道前说,王际威正在成为职业农民。
王家洲村基地1300余亩,都靠王际威一个人看管,灌水、打药、施肥都承包给他,一年12000元工钱。加上自家3亩农田流转给合作社,600元一亩,一年1800元。另外他还到合作社办公楼做点杂事,收入几千元。加起来,一年收入将近2万元,家里脱贫在即。
王际威今年60岁,爱人患心脏病6年,花费治疗12万元不见好转,每年要吃药几万元,还必须有人在家照顾她,随时拿增氧机帮助她增氧。家里穷得家徒四壁,后来政府给他家办了低保和贫困户,爱人吃药钱和住院费得以报销大部分。儿子在家里照顾母亲和两个小孩,王际威一个人在外做事挣钱养家。
基地这么大面积,横跨两三个村,完全靠人力管理不行,合作社就安装了一些摄像头、太阳能灭虫灯、雨水测量仪、肥效测量仪等。说起这些新设备,王际威比熊道前更懂。当有人问熊道前肥效测量仪如何工作时,他说“靠空气测量”,结果王际威却说:“有个像试电笔一样的仪器,插进稀泥巴,等一会,各种肥效数据就显示出来了。”当有人问基地安装多少个摄像头时,熊道前说42个,又被王际威给否了:“去年坏了一个,还剩41个。”当有人问雨水测量仪如何工作时,熊道前只好含笑默默地望向王际威,老王指着后面一个“漏斗”状设备说:“一个小时下多少雨,它接下来,然后通过敏感设备进行测量。”
“现在当农民不懂新技术就不行。”王际威说,大家都奔小康了,我不能落伍,今后准备当个职业农民,新技术新设备必须掌握。
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再聘请他们到合作社务工,春露联合社帮扶贫困户86家,让他们种植再生稻,实现“一二三四”目标——种一季,收两季,亩产3000斤,收入4000元。峰口镇二洪村57家贫困户跟春露联合社合作,稻谷收购价高于市场0.15元每斤,每亩增加近千元收入。
春露是洪湖市最大水稻种植合作社,通过产业扶贫效果明显。与其获得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家华贵食品集团,帮助300多家贫困户种藕带步入小康。
黄家口镇十河村71家贫困户就有59户跟着华贵种植藕带脱贫,脱贫占比83%。贫困户韩菊梅种植藕带17.8亩,并套种虾稻,一年获利10万元,成为村里第一个脱贫光荣户。华贵集团投资1万元,在韩菊梅家旁边建起一个小型藕带收购点,韩菊梅成为代收员,一年固定收入2万元。种藕收藕,成为韩菊梅的正当职业。
“食品加工产业需要基地,基地需要职业农民,否则产业不稳,农民不富。”华贵集团聘请国家级莲藕专家、武汉农科院研究员刘义满教授现场指导农民栽种藕带,传授种植技术,并合作选育藕带新品种“华贵1号”,推广给农民种植。每年华贵集团还要举办技术培训70余场,参训贫困户1500多人次。
该集团还与贫困户签订产销合同,每年提供藕种100多万斤,实行保护价收购,彻底解除农民种藕带 “藕贱伤农”的忧虑。多年来,华贵集团收购藕带市场价格长期稳定在10元/斤以上,贫困户种藕带收入每年最低也有6000元。
华贵集团现有职工1200多人,包括26名上岸渔民、73名贫困户,从班组长、专业技工到高层管理人员,都是当地农民。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不仅是每月能领到四五千元工资,还有综合素质提高。华贵集团现有14项国家专利、16个企业标准,全部出自“泥腿子”之手。
【点评】职业农民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还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只有实实在在发展产业,方能帮助贫困农民脱贫,支撑起农民的小康生活,帮他们实现致富梦想。
从“二桥三路”看交通奔小康——
“二无”尴尬历史的结束
秋阳和煦,江水粼粼,洪湖市乌林镇廖墩村,乌林赤壁长江公路大桥正在抓紧施工。200多米高的桥墩直插云霄,江面船只鱼贯而过。江上桥面离合龙还有一段距离,桥下施工船只上的吊机忙着转运材料。北岸引桥与主桥之间也有几十米没有合龙,工人正在桥墩上施工。长江岸坡上堆放着巨大的建筑模板。
大桥建设负责人李严明介绍,乌林赤壁长江公路大桥2018年开始建设,计划明年春节前合龙,现已完成工程量的85%。大桥全长3.35公里,主桥跨江长度1.38公里。北塔高217.33米,南塔高223米,均已完工。南北两座主塔之间跨度720米,是目前国内双边箱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最大跨度。主桥正在做主梁安装、斜拉索挂设张拉、桥面预制板安装等工程。
李严明等人乘坐升降机到达桥面,水泥预制板已经铺设,比手腕还粗的斜拉索攒成圈堆放在桥面等待安装。“全桥共设116组232根斜拉索,采用高强锌铝合金镀层平行钢丝索,单根最大长度387.21米,最大重量38.49吨。”李严明介绍,这座公路桥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
乌林赤壁长江大桥是天门至赤壁一级公路跨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我省“六纵五横一环”公路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洪湖市乌林镇和赤壁市赤壁镇,北与江北高速延伸段顺接,与武监高速立交互通,与省道S103平交,跨江后在赤壁段与省道S214平交。
大桥通车后,将成为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重要区段,连接随岳、沪渝、武监、京港澳、杭瑞等高速公路重要节点。从此,洪湖将新增一条融入全国交通网络的大通道。
这是“十三五”期间洪湖开建的第二座长江大桥,2019年11月28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已建成通车。
以前,洪湖没有过江通道,要么向西走几十公里到监利境内的荆岳长江大桥,绕道湖南岳阳,要么向东走近百公里到武汉过江。洪湖过江南下,没有自己的路。
更为甚者,洪湖靠近武汉,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与武汉连接。武监高速经过洪湖,武汉到洪湖段早已建起,洪湖到监利段,却还未建成。洪监高速已经成为洪湖交通史上最急迫的一件事。
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长江大桥,洪湖成为江汉平原交通的“盲点”,成为荆州8个县市区最后一个没有通高速的县市,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在“十二五”期间居荆州全市倒数第一。
“十三五”期末,洪湖交通开始发力追赶。2018年11月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洪湖段建成通车,成为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西环与南环之间的重要连接部分,连接仙桃、洪湖,经嘉鱼长江大桥跨江,连接咸宁。这是洪湖境内第一条高速。
2019年9月洪监高速洪湖新滩至洪湖市区段建成通车,洪湖市到武汉有了快速通道。2020年1月,洪湖市区到监利区段建成通车,洪湖经荆岳长江大桥过江也更快了。这条建设10年之久的高速公路终于全部完工,成为洪湖境内第二条高速。
至此,洪湖境内已有两条高速和一座长江大桥,交通“窘境”立马得到缓解。目前,洪湖境内还在建设的高速有江北高速东延线和乌林长江大桥。
“十三五”是洪湖市交通运输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社会反响最好的五年,预计到2020年底,全市公路水路交通总投资达到280亿元,是“十二五”的3.3倍。
现在,洪湖“三路两桥”高速主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里程位居荆州全市第一。
【点评】要致富先修路。今年9月,洪湖悦兮半岛景区接待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903%,金湾花海接待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20%。旅游高速增长得益于洪监高速建成,燕窝长江大桥通车,武汉、咸宁、监利、仙桃等周边游客能够在1小时内到达洪湖。“1小时交通圈”在洪湖基本构建完成,必将对洪湖旅游产生巨大带动作用,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从“拆迁留白”看城市建设奔小康——
“一河两岸”建成城市绿轴新名片
初秋落日余晖映照洪湖龙街,内荆河两岸分外迷人。河水清清,看得见底,驳岸弯弯,整洁如新,绿树茵茵,花草香人,深入河中栈道站满人,健康步道走上去非常舒适。明清建筑风格的商铺霓灯闪烁,轻音乐令人陶醉。市民三三两两沿河散步,垂钓人怡然自得,好不惬意。
傍晚,华灯初上,垂钓人不见踪影,广场舞登场。隔几十米一支队伍,男女老少都在那里载歌载舞。五彩灯将“一河两岸”装扮得妩媚动人,多彩多姿。商铺门口坐满了人,吃饭、喝茶、聊天,阵阵欢笑传两岸。
这种生活,新堤办事处朝阳社区居民夏斌才享受了一年半。“小康生活估计就是这样子吧。”他说,周边居民都非常满意现在的城市建设。
“一河两岸”现在变成了洪湖市最好的地方。
2017年3月内荆河两岸开始整治,2019年3月建成。拆迁、清淤、护坡、修路、栽树、种草、装灯、建房等等,从一桥到三桥,1.5公里,投资2亿元。
“一河两岸”综合整治项目由洪湖市弘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公司总经理吴伟介绍,“一河两岸”综合整治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从一桥到三桥,现已完工;二期从三桥到四桥,计划2021年5月建成。该项目既是棚户区改造项目,也是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将内荆河生态治理和两岸棚户区改造统筹推进,恢复河流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打造城市特色,提升环境品质,将“一河两岸”建成洪湖城市绿轴,使之成为洪湖“会客厅”和“新名片”。
过去两年,洪湖启动建市以来规模最大棚改拆迁、拆违治乱工程,“一河两岸”片区、人民路片区、沿江片区、洲陵片区等地方全部拆了出来。拆出来的地方全部“留白”,建成生态园林和主题公园,坚决不搞房地产开发。城市面貌改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建设成果。
过去两年,洪湖市累计投资20亿元,滚动实施60多项城市建设项目。20条主干道全部改造升级,“五纵四横三环”路网全部拉开。文旅新城、临港片区、城东片区建设加快,城市格局越变越大。
过去两年,洪湖市投资17.4亿元开展城区绿化建设,实施38个公园绿地项目,总面积168.25公顷,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居民获得感越来越强。
过去两年,洪湖市围绕群众最关心的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卫生差等问题,全面治堵、治污、治乱、植绿,实施大街小巷拆围整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100%。
过去两年,洪湖市还启动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启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城市道路铺管排水清淤工程全面竣工,实施15个城中村“厕所革命”,建污水管网和化粪池,惠及三千多户居民。小区清理菜地、杂物、建筑垃圾、牛皮癣,制作文化墙,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两年,洪湖市18个乡镇污水厂全部建成投入运行,共铺设污水管网182公里,日处理生活污水2.35万吨,其中峰口、万全等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质量达到一级A标准,18个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与省住建厅联网。
洪湖城市越来越美,功能越来越强,生态越来越好,吸引力越来越大。招商引资项目年年创纪录、超历史,外地客商和游客对洪湖城市美誉度越来越高。2019年,中国龙舟公开赛在“一河两岸”举办,这一国家级群众性体育赛事在洪湖举行,充分说明洪湖城市建设得到多方认可。
【点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也跟着提速,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发生很大变化,已不再满足吃饱穿暖这些基本温饱需要,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等方面提出诸多新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在洪湖“一河两岸”改造中得到充分印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小康生活尽快实现,成为洪湖城市建设目标。
从农村环境整治看美丽乡村奔小康——
民国古镇珂里湾的嬗变
秋高气爽,赏玩好时节。前往珂里湾的进村公路虽然只有双向两车道,但路两边栽满了柑橘柚子桂花树,金灿灿果子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田野里各种不知名的花草,似乎昭示着前面的目的地跟一般农村很不一样。
果不其然。村里的路是现代化柏油路,房子却是青砖黑瓦马头墙,古色古香黄木窗。村头一栋平房,原以为是民居,没想到被改造成村部,与其它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形象完全不一样。村党支部书记刘恒很年轻,是老湾乡宣传委员,兼任村支书。“你这个村是高配啊!”面对客人的调侃,刘恒莞尔一笑:“市里对珂里湾改造很重视,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名片进行打造。”
村头有条杨柳河,弯弯曲曲不见头。刘恒说杨柳河古时北通汉江,南通长江,可达武汉、仙桃。河边有个老码头,石阶一半新一半旧,旧石头已被磨得光滑发亮。刘恒说码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有残碑为证,收藏于村史馆。
珂里湾是民国沔阳四大集镇,“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民间传说足以见证过往繁华。“架上金盆”“金线吊葫芦”“五码破漕”“珂里八景”等流传至今。
每到周末,村头巷尾都会停满车,湖南岳阳、咸宁嘉鱼、武汉、仙桃、监利等地车牌不一而足。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穿小巷,赏民居,品小吃,在幽静杨柳河畔看杨柳依依,听河水潺潺,也别有一番情调。
珂里湾老街始建于清末,沿河东西走向,朝迎旭日,晚送夕阳。街宽九尺,长三百余步。辛亥首义名人杨时杰、蔡汉卿、现代水利专家谢鉴衡祖父辈在此均有商铺。
珂里湾老街上,有红砖房、青砖墙、燕子瓦,也有两层小洋楼,更有古老的木楼,木门、木柱、木楼梯,全部都是木构造。83岁的木楼房东姚齐昌对珂里湾历史烂熟于心,侃侃而谈。
刘恒边走边介绍,珂里湾以前很破旧,2016年开始改造,2019年基本完工。武汉博克景观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坚持“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摒弃不伦不类的改造。铺设雨污管网,建造旅游公厕,新建村民广场、农家书屋、村史馆、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改造70余栋居民房屋立面。
看到村委会大搞建设,村民也自发组织起来,纷纷在房前屋后清杂除障,在河流沟渠打捞垃圾,村里变得干净整洁。70岁的王奶奶主动在村里捡垃圾做卫生,豆腐坊的王老爹看到路上有烟头都会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地扫干净了,乱搭乱建很刺眼。村里一动员,家家户户主动清理,100多处违建被拆除。拆掉的地方空出来了,村委又带领群众栽种树木,绿化面积150余亩。扫、拆、栽,一番建设后,珂里湾面貌焕然一新。
刘恒介绍,村里流转1000亩土地,引进新天地、湖心园、亚远芦竹、凡凡蔬菜等市场主体发展产业,带动95户村民增收,帮助31家贫困户脱贫。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引进市场主体发展产业,珂里湾近些年巨大变化就是洪湖乡村振兴的缩影。三年来,洪湖市先后有33个村获得省、市、县“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称号,先后打造出城郊型新联村、城中村型南河村、民俗文化型李桥村、整治提升型吕蒙口村等一批美丽乡村。2016年珂里湾村成为全省十大美丽乡村,2017年被评为湖北省文明村,2018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峰口镇唐嘴村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2019年荆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视频会在洪湖召开,2020年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计划在洪湖召开。这些都是对洪湖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肯定。
【点评】近三年来,洪湖市城乡建设同步,城市进行棚户区改造,农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城乡面貌改善。这与农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有直接关系,也与乡村旅游成为经济热点有关。整治环境,增强功能,发展产业,是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共同的向往。城乡同频共振,方能推进社会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