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开幕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赵贝 通讯员李想)11月14日至15日,第六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马来西亚、英国、摩洛哥、葡萄牙、罗马尼亚、马里、希腊、乌克兰、中国共九个国家的嘉宾共话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
研讨会以“现场会议+云端会议”形式进行,并全程直播,一万余人次在线观看。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建国,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喻立平,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在开幕式致辞。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与会嘉宾围绕新冠疫情与全球治理中的大国关系,美国国情转变对世界格局及中美关系的影响,百年变局中的中非关系、中拉关系、中欧关系、中英关系、中印关系、中国-东盟关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发表主题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探讨了世界百年变局中的大国博弈与人类文明演进逻辑,认为近代以来形成的民族国家之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博弈,也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历史的前进背后是复杂的合力现象;在未来的发展、大国博弈中,中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有底线思维,强化战略定力,谋求战略主动。
研讨会专家认为,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秉承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团结合作抗疫,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价值,也是全球卫生治理的目标和希望。
面对全新的国际形势,应该如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国在处理外交关系上又应坚持哪些原则,采取哪些措施,与会嘉宾展开深入的探讨。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虞崇胜指出,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不是大国的游戏场、角斗场,而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栖息地和交往地;在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关系当中,先予后得不只是一种美德,而是建立国家间关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或者基本规范。
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研讨会专家表示,近半个世纪以来,中非人文交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卫生领域的合作将使合作前景更加光明;中国和英国应在全球治理上开展和深化更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努力打造良好的双边关系;中欧关系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在全球治理上的共识和合作点比较多,要防范影响中欧合作伙伴关系的障碍因素;中国和拉丁美洲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明显加强,经济上更加互补,双方合作的动力将会更大;中国和东盟的关系疫情后进一步夯实,守望相助,夯实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中印关系波动的内在的深层次支配性因素,主要还在于中印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国际体系提供的战略牵引。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王正绪、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治理研究院院长刘鸿武等30余名专家学者,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分别就各自研究的领域发表了深刻见解和深入交流,研讨会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还举行了青年论坛,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六所高校的青年学者继续围绕着全球治理、中国对外关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欧阳康在闭幕致辞中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全球治理变局中,第六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是一次及时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学术交流活动,作为人类文明内在组成部分的各民族国家,其相互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以及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国家地位、区域地位、全球地位都将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上看,人类文明的逻辑演进有其自身的轨迹;面向未来,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人心所向、更好地发挥民族国家中的国家意识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本次论坛经教育部批准,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湖北省新型智库平台协办,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全球治理•东湖论坛”自创办以来参会人数较多、论坛形式较先进的一次。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将成为未来国际会议的常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