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坚决扛起“一主引领”的政治担当,推动“大武汉”迈向“强武汉”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5日08:30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繁忙的阳逻港码头。 记者任勇 摄

长江日报-长江网讯 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科学擘画全省未来发展蓝图,旗帜鲜明支持武汉做大做强。4日,武汉市干部群众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表示: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一主引领”要求,用足用活用好优势,强化龙头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大武汉”向“强武汉”迈进,努力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做贡献。

使命在肩、责任重大

武汉要坚决扛起“一主引领”的政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武汉情深似海、厚望如山,为武汉疫后重振、浴火重生指明了方向、加足了底气。此次省委全会,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做强武汉龙头地位,对武汉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更重大使命。

“这是我们必须坚决扛起来的政治担当!”洪山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赵鑫表示,武汉要当好龙头,凸显“一主引领”功能,必须毫不犹豫、奋勇争先担负起“领唱领舞”的时代角色。

他介绍,武汉地区现有83所普通高校,在校师生约115万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和人才集聚地,近年先后有10余所高校与武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大批创新性、标杆性、引领性重大智力和产业项目落户武汉,大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这其中,洪山区探索“学城融合、共建共享”模式,人才培养和引进也成绩喜人。

赵鑫说:“下一步我们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我们每个行业,每个人,都要有一主引领、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人表示,以领唱领舞带动合唱共舞,这是省委对武汉“一主引领”作用的生动诠释,这对武汉的角色定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是机遇也是考验”。

“十三五”期间,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促发展,武汉市维护了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健全完善了保障房建设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重大工程,红色物业、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这就是引领,就是龙头!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发展成果。但是我们不能满足,我们要继续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全国看,进入新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共武汉市委党校理论中心主任杜彬伟表示,这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他指出,龙头必须有龙头的样子,要有一种政治担当的气概。从武汉自身看,发挥“一主引领”作用,是武汉必须肩负的使命,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同时这也是武汉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必须切实发挥好武汉在全省的龙头引领作用,也能更好的与外省形成发展良性互动,让武汉对外当好湖北省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推动全省一体化发展,为全省全国作出与武汉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贡献。”杜彬伟认为,面对区域经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武汉要争当领跑者。

全力解决“大而不强”问题

武汉要突出自我发展的责任担当

省委指出,武汉最大的问题不是一城独大,而是“大而不强”。武汉强则湖北强,必须加快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竞争力。

“武汉要由大变强,一定要在综合实力、产业实力和科技实力上齐头并进,下狠功夫。”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咬定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不放松,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武汉必须进位争先”。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东湖高新将加快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把科技创新推向新高度。“十三五”期间,东湖高新区“1133”创新空间建设起步开局,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贯通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光谷成为核心区。

华工科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白车身焊接生产线。记者高勇 摄

这位负责人说,“十四五”期间,光谷要打造成中部地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形成光芯屏端网和生命健康“两强引领”的态势。“解决‘大而不强’的问题,要从自己做起,我们一个个都要有引领争先的心气!”

此次省委全会,明确支持武汉做大做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武汉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工业经济的主引擎,“我们会抢抓人工智能和新汽车的历史机遇,抢抓数字经济、汽车产业等等优势……我们会不遗余力投身其中,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推动大武汉向强武汉迈进”。

这位负责人表示,建设“中国车谷”,他们将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条腿走路,建设数字车谷,打造智能车谷,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

解决“大而不强”问题,还要充分发挥院士专家的学术领军、技术领先、产业领航优势,打造武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院士专家队伍强大,一直是武汉的传统优势之一,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想一切办法激活这一优势,为武汉发展提供“如虎添翼”的能量。为此武汉市提出了一项行动计划,大力吸引和推动院士专家队伍加入到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省委的精神很明确,支持武汉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支持,我们身在武汉的机构、主体,我们每个干部群众,都要增强一个意识,那就是我们要把自我、自身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每个人都做到更好,才能为全新城市大厦的建成提供不竭的动力,贡献最大化的力量。”

尽展集聚和辐射作用

武汉要更好彰显“建成支点”担当

发挥武汉中心城市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是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所在,这既是省委的重托,更是武汉的责任。武汉必须彰显省会城市的担当,实现更大作为。

“一主引领、龙头作用,不是说自身发展好就好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带动作用,要表现出强大的辐射和拉动能力。”湖北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如省委、市委指出的,武汉要坚持差异化定位、有序化协作、同城化发展,以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打造光谷科创、先进制造、临空经济“三大走廊”,加快建设现代化大武汉都市圈,更好辐射带动“全域协同”发展。

汉欧班列出发。记者任勇 摄

高效率的集聚和辐射,离不开高效能的运输体系建设,这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湖北机场集团紧密围绕“中部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战略目标,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优环境,运行效率快速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去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715万人次,持续发挥出强大的资源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十四五”时期,该集团将新建武汉天河机场三跑道、改造二号航站楼,大力建设智慧机场项目。

“使命重大,任务光荣。”武汉新港委相关负责人说,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引领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阔步前进,武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我们所处的行业而言,加快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建设,畅通武汉对外贸易通道,是需要我们不断克难攻坚的命题,我们作为其间的参与者,要不负重托,积极投身到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当中。”

这位负责人介绍,去年武汉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9万标箱,规模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

“立足长江、面向全球,我们要承载全国和全省发展战略,发挥引领功能和支点作用,打造国际一流航运中心。”这位负责人说。

九省通衢,中部地区枢纽中心,对于武汉这样得天独厚的区位禀赋,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做强城市实力,提升城市地位,一定要把实体经济作为立身强市之本,突破性地发展数字经济、头部经济、枢纽经济、信创经济”。

他说,武汉城市经济树大根深,疫后重振势头强劲,“我很看好武汉的发展前景,我觉得大武汉正走在强武汉的大道上,蹄疾步稳”。

(记者黄征 陶可祎 李金友 陈诚 秦孟婷 赵歆 李佳 王谦 汪文汉 通讯员张蕾 肖蕾 张珊妮 科宣 统筹:刘功虎)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