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张亮在“鸡别墅”前给养殖户做培训
□楚天都市报记者 尹洁 通讯员 王甜甜
如果到咸宁的乡间走一走,你会发现,山林间、果园里坐落着一个个天蓝色的小铁皮屋,仿佛一幢幢小“别墅”。没错!这些小铁皮屋就是专门给鸡住的“别墅”。
这是咸宁市专门针对扶贫攻坚弱势群体推出的“135林下别墅生态养殖”产业新模式,因风险低、投入小、回报高等优势,该模式在全市乃至全省被大力推广,得到了省扶贫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等单位的高度肯定。
而这项扶贫创新模式的创始人,正是咸宁市创新创业青年企业家、85后的张亮。老百姓称赞他:“不仅让鸡过上了好日子,也让贫困户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毅然回乡 突发奇想设计“鸡别墅”
1986年出生的张亮,是咸宁市嘉鱼县高铁镇杨山村人。2007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广东一家知名企业从事服装设计,发展得很不错。
穿梭在繁华的都市,满眼是闪烁的霓虹,张亮却常常想起自己村湾里那些慈祥和蔼、老弱无助的乡亲们,怎么能让这些弱势群体有稳定收入,又不带来什么风险?张亮反复思考,又查阅了专业养殖资料,终于想到了养鸡。他认为养鸡投入小、见效快,对于乡亲们来讲不是难事。张亮没有让这个构想在脑海里停留太久。2014年9月,28岁的他只身回乡,说干就干。高铁镇九龙村地处山区,土地不连片,荒芜地块多,但空气新鲜,水土环境适合养鸡。张亮决定在此扎根,扬起创业大旗。
整整24天,一双手、一把镰刀,张亮一个人将一片荒坡开辟成养殖基地,建起了一座像样的鸡舍。接着他注册成立了嘉鱼林下生态养殖合作社,在自家林地里搭建了一个简易大棚,分两批引进1500只鸡苗,自己先学养殖。
养殖过程中张亮发现,成百上千只鸡集中喂养在一个鸡棚里,排泄物多,污染环境,产蛋率也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在反复学习的基础上突发奇想,能不能做个小房子给鸡住,又好管理又环保呢?于是他用竹子和木头做了一个4平米左右、可以移动的鸡屋。他试着把鸡屋和50只鸡放到自家的果园中养殖,鸡粪看不到了,鸡长得也更快更健康。几经改进,张亮设计出了独特的第三代鸡舍,被同伴们戏称为“鸡别墅”。
这个“鸡别墅”可不简单!它是一个面积3平米多、高2米的钢结构活动板房。上层安装了四个阶梯,满足土鸡攀高的习性;下层的悬空结构将鸡和排泄物隔离,干爽清洁。这种别墅机动性强,可随草牧条件的优劣搬移,放在房前屋后,不但可以帮行动不便的村户免费除草,对改善人居环境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独创135模式 带动乡亲致富脱贫
经过严格的养殖实验,张亮总结出一套“135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即一亩林草地、一个鸡别墅、300天、养鸡50只、增收5000元。“135”模式一炮打响,附近的村民纷纷效仿张亮的方法,到2017年,已有300多户贫困户自发加入到林下生态养殖的行列。为了降低养殖风险,张亮又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比如,把鸡苗养大些,并聘请专业防疫队给鸡苗做防疫,然后再分发给散户养殖,鸡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张亮和他的团队还专门撰写了《鸡别墅喂养操作手册》,严格按照“统一鸡别墅,统一鸡苗,统一鸡粮,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底收购价”的五个统一原则,让传统农户养鸡标准化、简单化、科学化,最大程度降低养殖中的防疫和销售风险。
因门槛低、风险小、易推广,非常适合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咸宁市扶贫办大力肯定张亮的养鸡模式,并于2018年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专门用于推广“嘉鱼土鸡135林下生态养殖”产业扶贫模式,一个鸡别墅贫困户仅自付200元,鸡苗自付100元,由张亮的专业合作社统一供应鸡苗,并进行免费培训,统一签订保底价回收合同。
近两年,咸宁市共发展鸡别墅5696个,共有3292户贫困户参与养殖,户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大大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合作社三年间实现销售额2300多万元。张亮还在九龙村建立了一个全自动化孵化中心和四个育雏基地,并申请了“林下绿壳”这一公共品牌,开通了网店。而在未来三年,张亮计划带动10000户农户参与“135养殖”模式,实现产值5000万元,让更多百姓受益。
变身扶贫大使 温暖贫困百姓心
别墅养鸡,也让张亮走进了精准扶贫的队伍,他常常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为贫困户排忧解难,乡亲们亲昵地称他为“扶贫大使”。
2019年1月4日,大雪天刚刚过去,张亮一大早驱车前往官桥镇阴山村。因为头一天,阴山村贫困户游道文打来电话,说他家里有60只“扶贫鸡”要出栏了。一到老游家,张亮就帮他捉鸡、称称,然后付款。老人看到今年的土鸡卖了好价钱,一个劲儿地向他道谢。
九龙村六组的低保户任征兵,夫妻俩都身患残疾,前年申请一个鸡别墅,除了给家人增加营养,还纯赚2000多元。去年他们又申请了一个鸡别墅,张亮三天两头往他家跑,对他有求必应。任征兵逢人就说:“有了张亮和鸡别墅,我也能靠自己脱贫致富了。”
像这样的扶贫故事数不胜数。张亮走在扶贫路上,看到一张张原本愁苦的脸庞展露笑颜,内心充实而满足。
今年疫情期间,养殖户的鸡断了粮,张亮想尽办法帮大家从外地调运鸡粮回来。当听说养殖户的鸡蛋滞销时,他给大家打下包票:“你有多少,我就帮你销售多少!”危难之时,张亮马不停蹄对接各大商超,充分挖掘自己的人脉,用微信接单、社区拼团等形式,积极开展农副产品线上营销、线下配送业务,大力推销土鸡、鸡蛋,帮助贫困户和养殖户把16万枚土鸡蛋、2000余只土鸡销到全市40多个小区,实现销售额28万元,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村民们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
人物素描
张亮,中共党员,嘉鱼县政协委员、嘉鱼县林下生态养殖协会会长,2020年2-10月荆楚楷模月度人物。
2015年,他独创林下生态鸡别墅“135养殖”模式,成功解决了农村老弱病残弱势对象的扶贫产业发展瓶颈。他先后荣获第六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湖北省金奖;第七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等。他的合作社先后获得嘉鱼县精准扶贫“优秀单位”、咸宁市精准扶贫“优秀产业合作联盟”“咸宁市五四奖章”等荣誉。2019年,他的鸡别墅获得鸡笼设计专利。
养殖户眼中的他
我三年前开始跟着张亮养鸡,起初家里穷,他就送了我50只鸡苗,教我“别墅养鸡”法,鸡生病了,他帮我们治,成活率好得很!后来我们有了经验,越养越多,最多的时候养了七八百只,一天就能产蛋几百个。今年的鸡我们都卖了,赚了不少钱,明年再接着养。我们以前是没啥收入的低保户,现在年收入大概3万元,特别感谢张亮,感谢政府扶贫的好政策!
——养殖户来永红
记者手记
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和精彩生活,回到广阔农村、扎根农村建设的故事不绝于耳,而张亮,正是他们之中熠熠生辉的那一个。
有人觉得他“傻”,有人认为他“轴”,有人说“你把大学的服装设计专业都荒废了?”其实不然,我们一生中接受的教育,并非止于知识本身,而是思维逻辑的建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更是为人处世的哲学和道理。而这些,被张亮充分运用在了他的养鸡模式和扶贫事业上。当理想照进现实的那一刻,当每一个乡亲脸上洋溢出生活光彩的那一刻,谁又能说张亮不是成功的?
新时代的农业需要有梦想、有创意、有担当,同时又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张亮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了这样的一个农民。在他看来,让家乡这片荒芜的土地,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能为咸宁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作点贡献,远比在大城市做个高薪白领有价值得多。“前路漫漫,我定不负青春。”张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