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30岁之后,要和温柔的人在一起
古人说:“三十而立。”
30岁就像是人生的一个分界点,将青春与成熟划分开来。
30岁以前,年轻是最好的资本。
30岁之后,家庭和事业犹如压肩的两座大山,走错任何一步,都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谁活得容易,所有人都是在苦难的泥沼里负重前行。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话:大概是因为年纪大了,对温柔的人越来越无法抗拒,生活和工作已经让人筋疲力尽,不想再勾心斗角,也不想被虐,只想每天被甜甜地对待。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觉得温柔的人,才是人间最好的宝藏。
他们充满善意,柔软明亮,就像一道光,在雨天能给你彩虹,在冬日能暖你心房。
如果你30岁了,一定要与温柔的人同行。
温柔的人,往往都很善良
《朗读者》中,曾被病人砍伤过的陶勇医生温声细语地讲了一个故事:
29岁那年,他去江西做免费义诊,遇到一位患有白内障的王阿婆。
阿婆是一位孤寡老人,丈夫和儿子早早去世了。
她驼背近90度,腹部还有巨大的肿瘤,已时日无多。
而她唯一的愿望,就是治好自己的眼睛。
考虑到阿婆的复杂情况和义诊的简陋条件,手术风险极大,陶勇有些犹豫。
直到王阿婆用方言说了一句:“我在临终前,想亲手给自己做一件寿衣。”
陶勇被深深打动了。
原来江西有个风俗,老人去世前要穿着自己亲手做的寿衣,才能与另一个世界的亲人相聚。
于是,陶勇克服所有困难,为王阿婆做了手术,成功地将她的视力恢复到了0.6。
一周之后,王阿婆穿着自己亲手缝制的寿衣,安然离世。
她托联络员转告陶勇说:这些年我一个人什么也看不见,在黑暗中很孤独,很想回家。谢谢你帮我找到回家的路。
这个故事让不少网友泪目,纷纷表示:陶勇医生实在太温柔了。
这样的温柔,不同于表面上的轻声细语、体贴周到,而是悲悯包容,对所有的生命释放出最大程度的善意。
是看过了世间最深的暗,依然能给别人以光;看到了人性最大的恶,仍然选择善良。
温柔的人,永远不卑不亢
在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中,实习生詹秋怡是个甜美、温柔的女生。
面试环节她一度紧张到忘词,却始终面带微笑,礼貌得体。
当面试官提问,父母对她的职业期待是什么时,秋怡逐渐镇定下来。
她说,父母希望她找一个安稳的工作,但是自己拒绝了,这是她人生第一次选择对父母叛逆。
面试官继续追问:“作为一个乖乖女,你是如何有决心排除家人对自己的影响?”
秋怡坚定地回答:“因为太喜欢,太想成为一类人了,与其说这是一次叛逆,不如说是我遇到的最想成为的事物。”
听到这句话,面试官们露出了赞赏的微笑,并评价说:“这个女孩子看起来柔柔弱弱,但其实很有韧性。”
詹秋怡在之后的表现也验证了这个说法。
她要么静静在一旁观察,要么一举击中要害,成为这批实习生里的一匹黑马。
真正的温柔,从来不是胆小懦弱和逆来顺受,也不是迎合讨好与随波逐流。
而是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将内在所有的力量,淡化为外在的和颜悦色。
宛如一盏灯,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其他人。
相遇不易,珍惜对你好的人
有数据统计:人的一生会遇上2920万人,两个陌生人相遇的概率只有0.00487。
这其中的很多人只是匆匆擦肩而过,真正能相伴一程的人少之又少。
两个人能相识相知,实属不易,何况遇见一个把你捧在心尖上的人。
如果能遇到一个对你好的人,不要轻易消耗对方的好。
该用心的就用心,该珍惜的要珍惜。
只有你温柔地对待世界,才会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主播|砚筠
作者:阿狸吃馒头,安静的外表,逗比的灵魂,爱热闹也要孤独。本文首发十点读书,超过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编:王会
编辑: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