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袁超一、通讯员蔡蕾)12月29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法院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工作情况。会上发布了20起“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2012年,徐某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并获得了一系列喜帖外观设计专利权,后徐某发现武汉汉正街市场有商家出售与其专利高度相似的产品。2020年4月,徐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武汉某日用百货商行等被告就12项侵权行为赔偿27.6万元。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诉前调解程序,经法官、特邀调解员5个小时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徐某亦考虑武汉疫情的特殊情况,同意大幅降低12起案件的赔偿请求数额,并表示愿意为被告提供正规合法的供货渠道。最终,法院促成12起案件的被告与徐某签订调解协议并即时履行,纠纷得以化解。上述汉正街小商户均已于2020年5月底开业。
“本案的处理,兼顾了外观设计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疫情风暴中心亟待复工小商户的现实困难。”发布会上还分析了每个案例的典型意义。20起典型案件中,包括17起正面典型案例,立案、保全、刑事、民商事、行政、知识产权和执行七个方面,涉及高、中、基层三级法院。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为警醒全省法院干警进一步强化制度执行力,落实好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省法院还选取了3起问题案例进行通报。
在邹某华与湖北某房地产公司、邹某亮、吴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因一审存在认定基本事实不清、法律适用错误等情况,省法院撤销了一审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据介绍,通报的问题案例,暴露了少数办案人员在案件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未全面衡量各方当事人利益、秉持善意司法理念不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