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红船启航 荆楚力量 ——湖北为党的一大输送5位代表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2日07:31 来源: 湖北日报

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发)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拍摄的1920年8月(上)和9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新华社发)

1929年,董必武写给何叔衡的信,回忆中共一大召开情况。

浙江嘉兴南湖停泊的中共一大纪念船。(新华社发)

100年前召开的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位代表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

这其中,有5位代表是湖北人。历经革命岁月,他们在时代洪流中命运迥异。

革命征程,路长且艰。

唯有坚守初心,方能不负人民,在历史的天空闪耀光芒。

董必武:

遵从马列无不胜

董必武

董必武(1886-1975,湖北红安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中共一大后,董必武和陈潭秋回到武汉,成立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鄂东特委领导以董必武名义发动著名的黄麻起义。

1934年10月,董必武参加长征。抗战中,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之一进行国共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国家副主席、代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数九寒天,典当皮袍办学

冬日暖阳,书声琅琅。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的武汉中学(原名私立武汉中学校),是董必武等人于1920年创办的一所独具特色的学校。

从这所学校,走出了3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

学校大操场旁的几间平房古朴清雅,白墙碧瓦朱檐,这里是私立武汉中学校旧址。

“建校之前,董必武就提出‘教育确为救亡之第一策’。刚办校时,学校开办经费由董事分担。为凑足经费,数九寒天,董老典当了身上的皮袍,换来20元钱。”武汉中学校长杨定成介绍,当时学校任职教员的董事中,刘觉民任校长兼教修身,董必武教国文,李缄三教历史,刘质如教数学和图画,都不支薪。

武汉中学大门口矗立着董必武雕像,雕像背后的墙上刻着4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朴、诚、勇、毅。这是董必武当年拟定的校训。

“这4个字一直伴随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杨定成说。

为六角钱,向党中央作检讨

在家人眼中,董必武是怎样的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视频连线董必武长孙、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会长董绍壬。

“我3岁时,爷爷就去世了,我对爷爷的印象都来自家里的一桌一椅和长辈们的讲述。”董绍壬说,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爷爷的家国情怀和艰苦朴素作风。

董绍壬分享了两个让他印象深刻的故事——

1941年,董必武负责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财务工作。一次,在月底伙食费结算时,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为此,董必武十分自责,他对身边的同志们说:“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之后,董必武执意在机关大会上作检查,亲自向党中央写检讨信。

1954年9月,董必武率团参加保加利亚国庆10周年典礼。东道国发给中国代表团每位团员一笔可观的生活费,用于购买日用品或纪念品。董必武建议,把钱留给我国使馆作为公用,可是有位团员不同意,说按照财务制度,使馆恐怕没有这个收入项目,担心不好办。董必武立即向在场的我国驻保加利亚大使询问,当得到肯定的答复时,他二话没说,带头把自己的钱留了下来,代表团其他成员也纷纷把钱留给了使馆。

“在爷爷心中,党性高于一切,要竭尽所能为国家省下一分一毫。”董绍壬说,爷爷喜欢喝红安茶,上午冲泡后,下午接着泡,没茶味了也舍不得换。

对身边人“约法三章”

在武汉中学的纪念馆,悬挂着一张照片,上面写着董必武对身边人“约法三章”的具体内容。

“不许向地方上要东西,不许假借自己的名义在任何部门搞特殊化,不许接受礼物。”董绍壬说,这三条是爷爷一直坚持的原则。工作中,董必武还要求,妻儿不能进他和秘书的办公室。

“爷爷最坚持党性原则,从不通过个人关系办私事,也教育子女绝不能以他的名义要求特殊照顾、享受特权。”董绍壬说,爷爷对孙子的期盼十分质朴。爷爷曾给当时只有两岁的孙子董绍新写过一首诗《绍新孙》:“父母在晋县,农事忙田亩。望尔速长大,协作左右手。”当时爷爷已经是国家代主席,他的孩子董良翮下乡“插队”,他对孙子的希望就是让他快快长大,踏踏实实帮父母干农活。

在董必武的言传身教下,董家子孙严守艰苦朴素家风。董绍壬说:“父亲至今随身携带针线。我的孩子如果衣服破了,只要还可以穿,都会一针一线给他补过再穿。”

董必武是一位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1975年3月5日,他写下一生中最后一首诗《九十初度》,作为临终嘱托,最后一句是“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陈潭秋:

赴死从容侠骨香

陈潭秋

陈潭秋(1896-1943,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1922年,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主管组织工作。1923年,参与领导京汉铁路大罢工,后到江西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和建党工作。

1924年,回到武汉任中共武汉地委书记。历任华中、东南、华北、东北、华南和西北党的负责人。1943年,牺牲于新疆乌鲁木齐。

牺牲1年零9个月后当选为中央委员

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位于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

纪念馆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一幅中共七大召开的报纸陈列照。七大上,陈潭秋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令人唏嘘的是,此时距离陈潭秋牺牲已有一年零9个月。陈潭秋虽未参会,但由于对党的贡献巨大,仍高票当选中央委员,代表们并不知道他当时已被秘密杀害。

“牺牲后还当选中央委员,他是唯一一位。”讲解员深情讲述。

1939年,陈潭秋从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0年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法西斯嚣张一时,国内蒋介石集团的反共活动不断。新疆军阀盛世才勾结蒋介石,恶化同我党关系。陈潭秋遵照党中央指示,领导在新疆的党员群众进行坚决斗争。

1942年夏,中央决定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全部撤离。陈潭秋把自己列为最后一批,他说:“只要还有一个同志,我就不能走。”

当年9月17日,盛世才派军警包围我党集中驻地,以“督办请谈话”为名,把陈潭秋、毛泽民等5人“请”去。

1943年2月7日晚,陈潭秋入狱。敌人对陈潭秋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诱逼陈潭秋在“脱党声明”上签字。陈潭秋铁骨铮铮,誓死不屈。

1943年9月27日深夜,盛世才恼羞成怒,下达秘密处决令,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英勇就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潭秋的遗骨被安葬在乌鲁木齐市南郊烈士陵园。

“前不久,有位前来参观的老人在陈潭秋故居纪念馆旁带走一捧土、一瓶水。他说近期要去新疆,准备给陈潭秋带去,忠骨埋他乡,他一定会怀念家乡的草木水土。”忆及此事,讲解员哽咽落泪。

父子终生未谋面

纪念馆墙上,展出了陈潭秋写给三哥陈春林、六哥陈伟如的一封家书的翻拍件。

这封信写于1933年2月22日。

当时,陈潭秋住在上海,任江苏省委秘书长。中央决定调陈潭秋赴中央苏区工作,而妻子徐全直身怀六甲,身边还有一对儿女。

“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抚养去了。两孩都活泼可爱,直妹本不舍离开他们,但又没有办法。”陈潭秋在信中恳请兄长抚养自己的孩子。

记者现场拨通了陈潭秋的第三个孩子、南开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陈志远的电话。

“父亲写这封信的时候,我还没出生,他在信中还特意安排了我的抚养问题。”88岁的陈志远清晰记得,父亲在信中说,“这次生产以后,我们也决定不养,准备送托人,不知六嫂添过孩子没有?如没有的话,是不是能接回去养?”

为了革命事业,舍小家顾大家,是共产党人的人生抉择。

家书流淌着陈潭秋的赤子情怀:“生活当然也很困苦的,但现在生活困苦,决不是一人一家的问题,已经成为最大多数人类的问题(除极少数人以外)了。”

家书寄出两个月后,陈志远出生。此时陈潭秋已离开上海,没能看上一眼。不久,徐全直被捕,次年2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我在母亲怀里只依偎了2个月零8天,就被接走了。10岁时,父亲牺牲,我们终生未曾谋面。”老人的话语令人动容。

退休后,陈志远将全部积蓄捐出,一家人住在学校家属楼中。

每年9月27日,陈潭秋牺牲的这一天,他都会提醒家人,铭记烈士遗志,不忘初心。

李汉俊:

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


李汉俊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 中共创建时期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

早年留学日本,受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影响,信仰马克思主义。回国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和陈独秀等发起成立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

1922年,回武汉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底牺牲。

中共一大,在李汉俊和其兄李书城的寓所召开。

早期,李汉俊创办《劳动界》,参加编辑《新青年》、上海《星期评论》《共产党》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刊物。他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董必武称他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

1922年,李汉俊从上海回到武汉,在武昌中华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执教,参加领导了后来的京汉铁路大罢工。

1927年底,李汉俊被反动军阀胡宗铎逮捕,12月17日遇害,他是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第一个为革命献身的人。

1952年8月,毛泽东亲自签发《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证书上写着:“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包惠僧:

复归的“栖梧老人”

包惠僧

包惠僧(1894-1979,湖北团风人) 共产党武汉早期组织重要成员。

1922年至1923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主任、中共北京区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共武汉区委员会委员长。大革命失败后,误入歧途。解放后复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身在澳门的包惠僧提出复归。

1949年11月,他回到北京。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毕业后,历任内务部研究员、参事。1957年4月起任国务院参事。他和董必武等,参加了中共一大旧址勘查工作。

复归后,他以“栖梧老人”为笔名,发表大量关于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回忆文章,后结集出版《包惠僧回忆录》。

他的夫人谢缙云这样解释“栖梧老人”笔名:包惠僧把中华比作一棵茂盛的梧桐树,把自己比作其间的一只小鸟。

刘仁静:

最年轻的“一大”代表

刘仁静

刘仁静(1902-1987,湖北应城人)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重要成员。

1922年,与邓中夏一起创办《先驱》杂志。1929年因参加托派活动,被开除出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学习改造,他被安排到人民出版社工作。后任国务院参事。

在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年仅19岁的刘仁静最年轻,也是最后离世的一位。

在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中,他人生航船一度偏离航向。但党和政府始终关注、感召着他。

1950年,刘仁静在《人民日报》发表公开声明,承认错误,表示诚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1951年起在人民出版社担任特约编辑,从事翻译工作。

刘仁静晚年深有感慨地说:“共产党对我仁至义尽,不管我犯了多大错误,还是没有抛弃我,给了我生活的出路。”

1987年8月5日,刘仁静在京逝世。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本版文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芳 周志兵 彭小萍

见习记者 金凌云

本版图片:省档案馆提供(除署名外)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