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武汉市中北路青鱼嘴的碳汇大厦正在加紧建设。未来,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大数据汇集等工作将在这里进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近来,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的日程上,排满了全球各国的气候和碳交易视频研讨会议。
业内普遍认为,虽然中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仅纳入了电力行业,但无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据世界银行预测,未来我国碳市场交易额将超8000亿元。
在齐绍洲眼中,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犹如“聚绿盆”,不仅能推动湖北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更有望促进绿色低碳类的项目、技术、人才、资金流向湖北。
碳金融:
多个产品全国首尝鲜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常务副总张杲介绍,基于二氧化碳这一标的物,湖北已尝鲜多个金融产品,如碳质押贷款、碳基金、碳众筹、碳托管业务、现货远期等,品种和规模都在全国领先。
2014年9月,全国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项目在武汉签约。宜化集团将自有400万吨碳排放配额中的一部分作为质押担保,获得兴业银行4000万元贷款。
通过金融的聚集,带动产业的发展,中碳登的魅力将迅速释放。张杲介绍,中碳登运行前夕,已吸引不少国内外知名银行、大金融机构前来洽谈。“借由中碳登这个天然的集聚中心,我们有希望打造以碳金融为特色的绿色金融中心。”张杲认为,这才是湖北能和其他城市“掰手腕”的资本。
有业内人士建议,随着节能减排产业红海、环保红利期将至,湖北应尽快成立配套战略引导基金,并制定相应政策,以做强做大全省环保产业。
碳减排:
七成控排企业做到了
打开“中国碳市”APP,查看每天碳价,已成了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质量环保管理部高级主管夏枫多年的习惯。
作为2014年首批进入湖北碳市场交易的企业,第一年葛洲坝水泥公司花了3000多万元购买配额。
碳排放配额,直接决定碳市场的运行。齐绍洲介绍,湖北碳市场坚持排放总量适度从紧的原则,企业获得的免费排放配额逐年递减。“也就是说,如果不主动减排,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花钱买碳配额。”
“肉痛”过后,葛洲坝水泥公司同步规划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方针。从淘汰落后产能、稀土永磁电机改造,到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大数据监控平台,大规模利用工业废渣作为原材料等,公司减排成效明显:到2020年,其同等熟料产量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比2015年减少约120万吨;生产1吨熟料,煤耗下降了12%,电耗下降了7%。
如今,葛洲坝水泥公司每年约花数百万元购买碳配额。和一开始被动购买不同,他们已摸索了一套适合水泥行业的完善碳资产交易流程。公司还每年出具专业市场报告,对当年碳市场交易进行预判和评估,并安排交易计划。什么价格适合买进、什么时候适合卖出,夏枫所在部门已操作得游刃有余。2020年,葛洲坝水泥公司购买碳配额的单价,比碳市场均价低了9.6%。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杨光星介绍,湖北碳市场70%控排企业,有专职人员或者专业部门管理碳资产;70%控排企业实现了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