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浦江沿浦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厂房内部。长江日报记者 李琴 摄
一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尝到“甜头”,加速建二期智能工厂。今年以来,长江日报记者深入走访了10多家武汉企业,发现武汉浦江沿浦汽车零件有限公司、武汉中森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武汉友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武汉企业正在投资新建二期智能工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全球赛道里,正在加速快跑,奋力赢得“武汉造”的新优势。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要发展,产业须先行,工业企业的智能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武汉工业企业投资建智能化“二期工厂”是大势所趋的“不二之选”,也是武汉在世界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中赢得当下和未来的重要途径,“这是一场不得不加速的赛跑”。
一期生产人员少了,产值却增长了,汽车零件公司开建二期智能工厂
质优价廉是工厂永远的追求,而要实现更好的品质和更低的市场价格,要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
武汉浦江沿浦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在2010年落户武汉,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难招、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化,2017年开始对工厂进行首轮智能化改造,投入2000多万元引进焊接机器人、冲压机器人及管理软件系统等,换来的效益也十分显著,工厂的安全事故直线降低,生产效率也有明显提升,竞争力也就直接上去了,去年浦江沿浦的销售额达2.34亿元,相对于2019年实现了较大增长。
“过去4年里,工厂高速推进产线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生产人员从205人下降到98人,人均产值则从126万元增长到229万元。”公司总经理陈尚朝说,“坚定看好武汉对中国市场的辐射能力,6月开建二期智能工厂。”总经理陈尚朝介绍,二期智能工厂的总投资是1.2亿元,其中智能化装备及系统的投资在6000万元左右,目标是建设成无人车间、黑灯工厂。
投了5000万元尝到智能化改造甜头,再投3亿元建新工厂
“土地招拍挂完后,可能会在这两个月里正式开建。”近日,中森集团副总裁曾庆长告诉记者,中森集团旗下武汉中森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二期智能工厂即将开建,总投资3亿元,将建设产品追溯管理系统、智能仓储物流和智能质量管理系统等,新工厂以工业4.0标准进行建造。
中森医疗走在行业智能化前列,也尝到了智能化带来的“甜头”。2018年,中森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2019年10月新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式投产后,日产湿巾提升到6万包,日产KN95口罩突破20万只,日产酒精擦片200万只。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直线下降,企业获得的实惠,实实在在。
曾庆长说,在智能化的赛道上,近年来,企业是拼尽全力加速快跑,2018年产值1600多万元,2019年产值超2亿元,2020年产值达10.8亿元。
二期智能化改造,瞄准行业最高标准
在武汉,瞄准行业最高标准,进行二期智能工厂建设的企业还不少。
位于光谷的长江电气智能电网产业园二期厂房已经建成,智能化设备正在进场安装调试,这个二期厂房是按照全国电气行业智能制造最高标准进行设计,总投资1.2亿元,将有力提升电力装备智能制造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极大提升公司产能和市场核心竞争力。
武汉友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是华中区域最大的聚丙烯薄膜及特种胶带生产线,2018年6月在汉投产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时刻引领着行业的发展,企业生产的产品也在市场上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该公司副总经理胡必成介绍,武汉工厂投产后不久就开始进行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达1.4亿元,换来的也是公司高速的发展,去年产值逾10亿元,相较前一年增幅超20%。
当前,武汉友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二期智能工厂正在筹备之中,计划年内开建,并引进两条国际先进的10.4米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胡必成指着与公司一墙之隔的一块空地告诉记者:“正在协调新工厂的土地,应该会很快开工建设,新的工厂将更加智能,生产效率也将更高,新的智能工厂建成后,武汉在软包装领域的优势将会更加凸显。”
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李琴 通讯员武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