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武昌红巷成为推动农民运动重要“根据地”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6日07:26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通讯员 张志宏 吴迪

一条老街、一座学堂、一群青年……武昌红巷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94年前,800余名青年学子怀着革命理想,从大江南北汇聚到武汉蛇山脚下,在位于武昌红巷13号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武昌农讲所)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学习。毛泽东亲自向学员们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课程,并就《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作专题报告。

武昌红巷,奠定了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初始之基,革命火种从这里撒向全国。

毛泽东倡导在武汉设立农讲所

随着北伐的进军,国民政府于1927年1月从广州迁到武汉,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毛泽东积极倡导并在此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由于报到学员众多,3月7日,农讲所在位于武昌红巷的武昌北路高等小学先行开课。4月4日,农讲所补行开学典礼,首批学员800多人,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等17个省。

武昌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才为目标。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负责校务的常务委员,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根据计划,每期学员学习4个月,结业后即返回农村从事农运工作。学员的学习范围,包括政治、军事两大类。

政治学习方面,开设了20多种政治课程。授课教师除毛泽东外,还有“全国革命青年的领袖”恽代英、“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不知疲倦的宣传鼓动家”张太雷等。这些革命先驱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向学员传播革命理念。

此外,基于毛泽东关于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的正确主张,农讲所高度重视军事训练。其规约明确指出:学生不接受这种严格的军事训练,便是对革命没有诚意。

农讲所在训练处下设总队部,统辖学生大队和区队,一批懂军事的优秀共产党员分别担任教官及队长。按照军事训练计划,对全体学员进行了队列、射击等多种训练,并从实战出发,向学生讲授各种作战要领,包括武器效能、渡河战、攻坚、堵击等。

向全国遍撒革命的“星星之火”

彼时的武昌红巷,成为推动中国农民运动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1927年5月,农讲所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参加镇压麻城县地主武装红枪会的反革命暴乱以及粉碎反动军官夏斗寅的武装叛乱的实际战斗,不仅学到了革命理论,而且得到了革命实践的锻炼。

农讲所学员戴克敏在《剿灭麻城会匪的经过》一文中写道:“这次战斗,是我们许多没有受过训练的农所学生第一次走上战场,我也在这次战斗中,才实际过上兵士的生活……反革命者弓上弦刀出鞘,现在革命已不是空口喊喊的事了!”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汪精卫在武汉也逐渐走向反共。由于形势紧迫,1927年6月18日,武昌农讲所开课未满4个月即提前结业,只举办了这一期。

学员们响应“到农村去,实行农村大革命”的号召,奔赴农村从事农运工作,成为武昌红巷撒向全国各地的革命火种。桂步蟾、李骏、陈振文等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奋不顾身、冲锋陷阵;戴克敏、汪奠川、刘文蔚参与领导黄麻起义,对鄂豫皖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程伯谦回到家乡江西横峰县农村,在方志敏的领导下,组织发展了36个农民革命团,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葛源暴动;“三湾整编”时,学员陈慕平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再次见到“毛泽东老师”,此后他积极穿针引线,促成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落脚,为创建我党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武昌农讲所的800多名学员,许多是各地农会骨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残酷的斗争中始终高举武装斗争旗帜,英勇奋斗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如今,武昌农讲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汉红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责任编辑:郭蔓】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