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给农田装上“智慧大脑” ——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探访记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30日08:05 来源: 湖北日报

4月23日,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研人员在观测蔬菜生长情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孙国平 文俊 通讯员 丘剑山 童艳

阅读提要

番茄地里,“洋工人”——熊蜂在辛勤授粉;山坡上,桂花树为茶叶苗遮阳挡风;猕猴桃园里,科研人员正在记录选育品种的开花率;控制室内,农业物联网系统实时收集农田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等数据信息,并根据需求及时处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

给农田装上“大脑”,农业生产更加智慧、高效。近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两次走进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探访“创新密匙”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神奇作用。

“洋蜜蜂”授粉 “数字”栽培蔬菜

“它们漂洋过海,经过检疫隔离后,来到这里工作。”4月23日,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杨畈农高区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示范区内,在10000平方米的智能化温室里,数百只熊头熊脑、比普通蜜蜂大两倍以上的熊蜂在花间飞舞。科研人员杨硕告诉记者,这些熊蜂是设施蔬菜种植者喜爱的“洋打工者”,其授粉效率是普通蜜蜂的80倍,可显著提高设施蔬菜的坐果率,减少落花落果、畸形果现象,有效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走出温室,面前是一片水塘,八个“养鱼新武器”蓝色罐体分两排整齐地“漂浮”在水塘上。每个锥形罐罐体高3米,半径2米体积20立方米,每罐一次可养鱼1000公斤。这一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技术,单产可达5000公斤/亩以上,将池塘养殖容量提升4倍。工作人员介绍,“水是循环使用的,水质较好,可有效抑制病害发生,养的鱼没有土腥味,味道可媲美大湖里养的鱼。”

绕过水塘旁的一片山坡,蔚蓝的天空下,一株株猕猴桃青翠诱人,绿色藤蔓间隐约可见粉嫩的花蕊。“这里是猕猴桃品种园,我们要为果农选出最适合咸宁地区种植的品种。”正在记录花期的咸宁市农科院果蔬研究所科研工作者夏文娟说,园内引进了目前国内优质猕猴桃品种20余个,着重开展猕猴桃杂交育种、新品种引进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研究。

“何时浇水、浇多少,是否加温、怎么加?我们通过应用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实时采集大棚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传输至物联网控制中心并经过筛选分析后,智能化启动设备运作,实现农业环境等远程精准控制。”在物联网控制中心内,整面墙的大屏幕实时记录着基地内温度、湿度、风力、大气、降雨量等数据信息,监视农作物灌溉情况,监测土壤和空气状况的变更,根据用户需求即时处理。农田有了“大脑”,生产更加智慧,由“数字”农业培育出来的航天辣椒、航天水果黄瓜长势喜人。

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杨畈农高区负责人来华雄介绍,科技园区内的农业高新技术研发试验区面积共362.5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设施智能化温室,猕猴桃、茶叶、笋用竹标准示范园,水产绿色养殖基地等,以及农高区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农产品检测检验与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物流服务平台及农产品网上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等全方位的农业物联网系统。

选育最优品种 添彩“强、富、美”

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核心区位于咸宁市咸安区,规划面积 17.95 平方公里,涵盖杨畈农高区和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两大区块。重点建设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区、农业高新技术研发试验区、农旅融合拓展园、综合物流服务园等功能区。杨畈农高区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极”,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为“文史农旅融合发展极”。示范区布局在通山、通城、崇阳、嘉鱼、赤壁等五县市,约604.70平方公里;辐射区将带动咸宁市全境,并逐步扩展至鄂东南等区域。

于2019年上半年开始动建的杨畈农高区,仍在加紧建设中。咸宁围绕当地苎麻、中药材、楠竹、茶叶等优势资源和产业,集中一批科技力量分头进行攻关,培育、选择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农业品种及其种植方式,并加以推广,以提高农业种植的水平和价值。

“我们在茶园里套种桂花树,桂花不仅能给茶苗、茶树遮阳,有利茶苗、茶树生长,生产出的茶叶还有桂花香。”4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杨畈农高区的茶叶生产示范园与茶树资源圃,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集种质资源保护繁育、科普培训及休闲观光于一体,种植鄂茶1号、中茶等7个优质茶树品种,保存有国内15个省的地方品种、野生茶树资源500份以上。

苎麻产业提档升级,中药材生产遍地开花、竹产业链条初步建立、油料产业一枝独秀、茶叶产业正强势崛起……采访车沿着杨畈农高区的山路继续行驶,沿路两旁的苎麻等中药材基地,油牡丹等油料原材料基地,火龙果、葡萄等水果基地里,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试验田’,建设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有利于加快咸宁农业要素集聚优化,推进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树立华中地区乡村振兴标杆。”咸宁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熊武华介绍,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将增强区域支撑能力,服务国家和省级战略,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发展层级;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幕阜山区脱贫成果。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