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袖长达8米,舞起来如天边飘过的霓虹
在第七届国际戏剧演出季,杖头木偶戏引起轰动
木偶轻则三四斤,最重的足有8斤
新剧目公演前需要演员们大量练习走位
杖头木偶机关精细复杂,平时养护也很重要
候场时反复练习
右手操偶,左手执杆。武汉杖头木偶戏第七代传承人之一的彭沙莎轻轻转身,甩出手中那长达8米的粉色长袖,柔美如蝴蝶翩飞。
5月9日,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木偶剧场,木偶剧《别看我小》开演在即。后台,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演员们正在热身,除了挥动长袖起舞的“长袖女”,霸气冲天的“大狮子”、贼头贼脑的“小老鼠”、神气活现的“大猩猩”全都活动了起来……
每周都会跟江城小观众们见面的木偶戏背后,隐藏着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汉杖头木偶一路走来170余年的历史。
木偶戏在武汉源远流长。武汉杖头木偶戏源于荆楚民间傀儡戏,《汉口竹枝词校注》记载,早在1850年清道光年间,已有木偶戏艺人在汉口后湖一带,以纱幔围成戏场进行演出。
走过170年,武汉杖头木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楚剧、汉剧表演精华,但其基本表演模式不变,演员右手举偶,手要稳,同时手指控制木偶转盘内的机关,使木偶可以转头眨眼;左手则控制两根签子,操控木偶活动手脚关节,做出相应动作。想要操控好杖头木偶并不容易。木偶轻则三四斤,最重的足有8斤,单手举起需要不晃不抖演满全场,这背后,是武汉杖头木偶演员们多年训练的功底。
但形似只是基础。武汉杖头木偶讲究“人偶合一”,演员不能只是操控师,木偶在台前给出的身段、情绪,背后都需要演员的理解和投入——所谓形似靠招式,木偶可手舞足蹈;神似靠悟性,木偶便有七情六欲。
彭沙莎手中的“长袖女”,承担的演出项目名为《长袖》,它由武汉杖头木偶第四代传承人郭小川开表演先河,于1992年惊艳全国木偶界。
有传统经典节目,也有新创木偶大戏。2015年,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宣布成立武汉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大型木偶剧《罗汉传奇》启动创排。2019年,大型木偶剧《少年孔丘》在第五届全国木偶皮影剧目展演中斩获包括“最佳剧目奖”在内的5项大奖。武汉杖头木偶戏,也在新时期有了新标杆。
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萧颢 实习生 吕宸瑜
文/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通讯员 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