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国际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李德仁,拿着自己的高中成绩登记表讲述坎坷的求学经历。他说,通往成功的道路很宽广,但努力奋斗是唯一的选择。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黄士峰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 肖杨 李碗容 国倩 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黄士峰 通讯员 金文杰 吴江龙 庞伟红 陈博 卓张鹏
明天,全国1078万考生将走进高考考场,湖北等省份考生将迎来首次“新高考”。高考前夕,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邀请在汉部属高校的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给全国考生送上祝福,多位学者接受了记者采访,讲述自己求学、高考的故事。
他们用自己的经历说明,高考非常重要,但不是成才的唯一路径,努力奋斗才是通向成功的方向。
高考被第八志愿录取 39岁才考上研究生
两院院士李德仁:通往成功的道路很宽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学院院士……享誉全球的著名地球空间信息专家李德仁,求学路上并非一帆风顺。高考前夕,82岁的李德仁院士在武汉大学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极目新闻记者专访,回忆自己的求学时光,给全国考生送上祝福。
“中学是我最好的时光”
“我衷心祝愿所有考生努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考入理想的大学,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十分关心青年一代的李德仁院士,准确说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的数据。他回忆,自己1957年参加高考时,全国只招生10.8万人。
李德仁是江苏泰县溱潼镇人,11岁考入离家30多里的泰州中学。小小年纪只身到异乡求学。
在李德仁院士的书柜里,最显眼处摆着两样东西:一件是纪念他的恩师王之卓院士的书;另一件是泰州中学赠送的李德仁高中时期成绩登记表。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这张泛黄的登记表记录了李德仁高中三年所有科目的成绩,以及老师每个期末的评语,除了体育,各科基本都是满分(5分)。李德仁笑着说:“我小时候身体不太好,高中时身高才1米54,体重只有48公斤。到武汉读大学后,才被排骨藕汤‘发’到了1米70和70公斤。”
“高中学习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是我最好的时光,我特别感谢。当年我的老师都是名校高材生。”李德仁特别提到,当时学校开设了很多兴趣小组,他参加了数学、物理、化学小组。
高考被第八志愿录取
1957年高考时,泰州没有考场,校长和老师带着高三学生坐车到扬州赶考,住在苏北农学院宿舍。
“那时,全国上下非常重视高考。我记得扬州最有名的富春饭店,特地给考生送来了当地最有名的富春汤包,味道好着哩。”李德仁说,中学6年他都是独自坐船往返溱潼镇和泰州,高考时也没有让父母送。
李德仁记得,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母亲》。当时高考成绩不对外公布,李德仁也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高考后,李德仁填报了12个志愿,第一志愿填了北京大学。因为高中在数学小组里接触到平板测量仪,李德仁在第八志愿里填了航测与制图。他最终被录取的,正是这个第八志愿。
没能去北大,被“分配”到了刚成立不久的武汉测绘学院,青年李德仁也曾失落过。不过他很快发现,这所新学校不一般,师资力量全国一流,拥有5位一级教授,比武大还多。“现在回想,能跟着这些老一辈科学家学习,非常幸运。”李德仁说。
39岁补考考上研究生
大学时期,李德仁延续了高中的“学霸”表现,不仅成绩优异,还善于质疑,曾经给老师出的试卷、苏联专家编的教科书挑错。正因如此,李德仁引起了时任院长王之卓教授的注意,邀请他促膝长谈,并报考自己的研究生。
李德仁如约报考,取得了两门满分、一门99分的好成绩。
没想到,因为一个莫须有的问题,李德仁被学校取消了读研资格,只得走上了工作岗位,又被迫离开自己的专业,被分配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水泥制品厂当工人。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王之卓想到了当年成绩优异的李德仁,发电报让他回来考研。
“我没赶上报名,回到学校时考试都已经结束了。”李德仁回忆,经过学校申请,省教育厅特批学校为他专设考试。他在武汉待了一个星期,补考了四个科目。已经39岁的李德仁,如愿成为王之卓教授的研究生。这才有了他之后出国留学、回国效力、打破世纪难题、成为湖北唯一两院“双料”院士的故事。
李德仁成为导师后,也复制了恩师王之卓的眼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偶然认识了外校一名只有本科学历的年轻老师,发现他在摄影测量上很有天赋和追求,鼓励他“跨级”直接报考自己的博士生。这位年轻老师,便是201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龚健雅教授。
“不仅我和龚健雅,还有很多人的经历都说明,成才的道路对每个人是平等的,是金子就会发光,但你一定要做好准备,不懈努力,同时不要太在意一时的得失。”李德仁认为,现在国家的政策大大拓宽了每个人的成才之路,除了考取名校之外,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机会去实现。
李德仁说:“考生万一没考好,千万不要气馁。大部分人的成才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经过了挫折的考验,经过自己的努力,抓住各种机会来一步步造就自己。只要努力,通往成功的道路很宽广。”
学校专业皆非我选 远大志向成就梦想
地大校长王焰新:青春无悔,奋斗最美
“青春无悔,奋斗最美!我们在英雄的城市武汉等你!”6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水文地质学家王焰新,通过极目新闻给高考考生送上祝福。
“学校不是我报的学校,专业也不是我选的专业,但我却很感谢这次命运的安排。”回忆自己1980年参加高考经历,王焰新院士说,“高考是改变我人生、实现人生理想的重大转折点。”
原来,王焰新最初报的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物理、化学等专业,却被南京大学水文地质专业录取了。他一度想转系换专业,但系里老师却坚决不放人。慢慢地,他爱上了地质。
当年,王焰新所在的孝感二中,100人参加高考,最后只有20多人上了大学。他回忆,最后一学期都在紧张备考,每晚学习到9点半,回家还要复习一两个小时,辛苦程度不亚于现在的考生。
王焰新说,选择专业只是一个起点,青年学子们要立下远大的志向,“真正能够成就人生梦想的,是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对一个目标的坚守,选择目标后持之以恒,要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忍受各种艰难困苦,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王焰新希望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们,考试时能够放松心态,正常发挥;考完后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祖国的需要选择专业。对于专业推荐,他表示,“当然是希望青年学子献身地球科学的研究,在我心里,地学是最好的专业。”
王焰新告诉记者,新的时代地球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是基础原材料的供应;其次,地学的发展涉及到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碳中和;另外,它还和农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相关。
王焰新发出邀请:“年轻人如果对地球科学以及其他各具特色的专业感兴趣,热忱欢迎来地质大学,成为41位两院院士的校友,一起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恢复高考后首届师范生 师从大师章开沅
资深教授马敏:拒绝“躺平”,昂首奋进
“拒绝‘躺平’,昂首奋进,考出好成绩,争取好前程!”6月4日,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为即将迎接高考的高三考生们加油打气。
马敏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师范生。读高中时,马敏酷爱文史,高中毕业后坚持自学。1974年,他来到大凉山当知青,白天劳动,晚上坚持看书,“资本论、马列书籍、中国通史等等,上山下乡期间,一有时间我就看书。”
1977年,22岁的马敏在中建三局二公司(湖北)青山热电厂做钳工。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马敏特别兴奋,马上报了名。“高考那天,我起了个大早,从工厂宿舍出发到武汉青山的考场,沿着铁路走了很久。”
“我文史成绩不错,但数学成绩不好。”马敏回忆,当时他有些偏科,志愿填报北大,但由于数学成绩不好掉档。华师招办的老师看到他的语文和历史试卷做得非常漂亮,建议学校破格录取。
“1977级的大学生在学习上都有一种拼劲。多年在基层,好不容易有学习的机会,不用老师来督促,学习都很刻苦。”马敏也是这样,进入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后,每天图书馆还没开门,他就在门口排队,晚上也是走得最晚的。
马敏1981年本科毕业,考上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成为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章开沅先生的弟子,马敏飞速成长。
毕业后他留校工作,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任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2020年获聘华师第二批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为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66岁的马敏,学术研究笔耕不辍。他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我的座右铭,现在我把这句话送给即将迎来人生重要阶段的高三考生们。”
当过农民和邮递员 27岁以初中学历参加高考
资深教授吴汉东:一代更比一代强
“希望你们热爱学习、追求上进,一代更比一代强!”6月4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教授、前校长吴汉东,为即将高考的学生写下寄语。
“感谢国家恢复高考制度,让我等有了选择的机会,实现了我从农民到工人、职员再到教师的人生转型,并有幸专注于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吴汉东说。
吴汉东也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首批考生。17岁时,吴汉东从湖北省实验中学毕业,来到潜江农村插队。赶车驾辕,插秧割谷,修堤筑坝。一年到头,虽有劳作之累和生活之困,夜晚却在煤油灯下苦读。“读文学、读历史、读政治,就成为我的生活享受。”吴汉东回忆。
19岁时,吴汉东进入襄樊邮电局,成了一名邮递员,每天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信,吴汉东一直坚持读书。他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人家喝咖啡、逛马路的时间,我是用来读书看报的”。
1977年,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吴汉东马上报名,开始备考,每晚学习到深夜,白天照常上班。
吴汉东说,那时备考没有复习课本,没有考试范围,基本处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好在邮电部门的工作给了他不少读书看报的“便利”。他到现在还记得,武汉师范学院出版的《读书手册》包含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知识。
吴汉东的语文、历史、政治都考得不错,但数学几乎只有初中水平。接到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录取通知书时,吴汉东正在襄阳县峪山公社劳动。
回忆求学时光,吴汉东表示,自己以初中生的“低学历”、27岁的“高年龄”考取大学,关键是一直存有“热爱学习、追求上进”的精神和态度。
进入大学后,吴汉东更加珍惜求学的环境,学习热情非常高。1982年大学毕业时,吴汉东选择了留校任教,并继续攻读研究生。近四十年,吴汉东专注于知识产权研究。去年12月,吴汉东获教授评“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
2014年1月,吴汉东因年龄原因卸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被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他说:“我退下来之后,比过去更忙。对我来说,学术生涯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