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湖北交投八成资金投向脱贫山区:在大战大考中担当作为,“红色引擎”立根铸魂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9日08:30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姚晶晶 余国龙

阅读提要

资产由划转时的1000亿元增至5100亿元,营业收入从14亿元飙升到逾370亿元,这是湖北交投2010年至2020年交出的答卷。数字跳跃的背后,是“红色引擎”立根铸魂。

作为省属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湖北交投集团党委始终牢记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不忘嘱托,感恩奋进,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应对大战大考的强大优势,做优秀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商、产业资本投资经营商。红色基因始终融入湖北交投成长的血脉里,引领发展方向。

党员突击队通宵达旦,寻送紫铜管上雷神山

时钟回拨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2月。

刚刚开工的雷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湖北交投接到参建单位紧急电话:急需3000米紫铜管!

湖北交投物流集团经营开发部部长、机关二支部书记胡琦闻令而动,分秒必争,迅速组建“党员应急保障突击队”,党员干部通宵达旦,一个个电话联络,一家家仓库寻找,终于在10多个小时后找到紫铜管,党员司机报名开车运送到工地。

这已是胡琦第三次上雷神山。他还组织“捷龙爱心车队”,多次往返仙桃、黄冈,运送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急需物资,为大型企业不间断做好通勤服务,疫情期间累计运行5500余台次……今年,44岁的胡琦被评为湖北省抗疫先进个人。

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期,湖北交投勇做国企担当排头兵。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湖北交投“最美逆行者”身影随处可见。

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28岁的河南漯河人曹航源,在湖北交投京珠运营公司武汉北收费站工作7年,6年没和家人吃过团年饭。去年1月22日,已回河南过春节的曹航源,得知武汉疫情严峻,连夜驾车赶回岗位,成为湖北交投最美逆行者之一。

危难时刻见初心,越是艰险越向前。湖北交投139个疫情防控工作组、74支党员突击队、万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守牢离鄂离汉大通道,所辖243个收费站、109对服务区正常运行,着力打造疫情防控“前沿哨所”“服务驿站”。将仙桃南服务区开辟为全国医用防护用品集散中心,全力保障防疫紧急物资快速供应。

据统计,疫情期间,湖北交投减免高速通行费约60亿元,减免中小微企业租金7000万元,向社会捐款捐物合计3724万元。

抢时间抢要素抢机遇,业绩逆势飘红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国有企业茁壮成长,根基是党的领导。这在湖北交投助力经济重振、化解系统性债务风险筑牢“硬支撑”中得到生动体现。

湖北交投顶住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挺进经济重振主战场,在高速公路连续4个月不能正常收费、企业营业收入锐减情况下,集团各产业逆势前行,实现净利润17.22亿元,稳住了企业基本盘。

“面对疫情、汛情叠加冲击,去年6月份单月完成投资26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生产能力水平。”湖北交投建设事业部总经理方贻立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早在去年3月中下旬,湖北交投集团20多个在建、新建高速公路项目控制性工程全部复工复产,建设者们抢时间、抢要素、抢机遇,为“三年攻坚”目标圆满实现筑牢硬支撑。

工程建设板块逆势飘红,建设集团成为首家营收破100亿元的子公司,获取市政总承包一级资质;物流集团跃居中国物流企业第27位,集团外营收同比增长20%以上,新增国内合同金额40多亿元……在全行业受到疫情冲击、供应链受损、市场萎缩背景下,湖北交投抢占资源、优化布局,相关多元产业指标企稳回升、好于预期,经营性子公司营业收入占比达65.5%。

经济重振,湖北交投抢抓中央“搭把手、拉一把”战略机遇,以更大手笔、更大力度推进债务重组,完成总量2626亿元的债务置换,累计节省利息支出172亿元,扎牢防范化解系统性债务风险篱笆。

80%的资金投向脱贫山区,助千万群众增收

6月28日,由湖北交投投资建设的十巫高速鲍溢段,正在做通车前最后准备。“以前难运出大山的樱桃,终于可快速销售啦。”竹山种植户王启明高兴地说。

十巫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后,从竹山、竹溪到十堰城区时间将缩短约半小时以上,对于改善秦巴山区区域交通条件,带动沿线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交通扶大贫的同时,湖北交投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充分发挥精准滴灌管道和服务群众桥梁作用,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先后投资600万元完成驻点帮扶村——恩施州鹤峰县唐家铺村通村主干道和桥梁改造升级。新建2座大型蓄水池,修建2条1200米防洪沟渠,敷设主管网和入户管网达1.4万米,建成58.38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捐赠“唐家铺子”惠民超市,投资建设蔬菜大棚22个,帮助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近40万元,全村脱贫户年均增收7000元。

以社会效益为先,以路网连民心、以交通扶大贫。湖北交投将80%的资金投向幕阜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脱贫地区,胜利实现全省“县县通高速”,创造GDP超1.2万亿元,帮助1000多万群众增收,为精准脱贫打牢交通底盘。

【责任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