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情暖敬老院 党旗更鲜艳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2日21:50 来源: 法治日报——法制网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

“老人家,我们是司法部法治宣传中心和法律出版社的党员干部,来看看您!”

6月26日,司法部法治宣传中心党支部、法律出版社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北京市密云区和颐园养老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敬老孝老活动。大家与老人们手拉手,唠家常、解心扉、遣孤愁,给老人们带来欢乐。

走进和颐园养老服务中心大门,老人们正围坐在院子中锻炼,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有104岁高龄。这是密云区最大的民办养老机构,主要是为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有106位老人在此颐养天年。

87岁的李淑香,曾是北京帆布厂的一位中层干部。1953年,时年18岁的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原来没上过学,这些年党培养我上夜校、上高中,我们没赶上革命时期,但赶上了建设时期,党指向哪里咱们就干到哪里。我刚工作的时候,厂里只有3个人,到我退休,已经发展到一千多人。”

91岁的姚友华,和李淑香曾是老同事,已经在党49年:“要不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我、抚养我,哪能有今天,解放以前根本就吃不饱穿不暖。”

这对老同事来到敬老院以后,并没有闲下来。姐妹俩听广播、看电视、学政策,结合党史和个人经历感染身边人,不忘初心,跟上时代。

“在这里,我们把老人当小孩照顾。”和颐园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马瑞霞说:“家属只要把他们托付给我们,我们就是家人。”

长寿花、飘香藤、橡树、海棠……住在二层的王淑莲奶奶今年88岁高寿,房间窗台上绿植丰茂、花开正盛。“这里环境好,跟家里似的。”王淑莲精神状态很好,咧嘴笑着说:“你看我这一口牙都是真的,吃喝都没问题。护理人员把我照顾得很好,给儿女减轻了不少负担。”

司法部法宣中心、法律出版社共同向老人们赠送了米面粮油、蔬菜、文娱器材、法律图书及挂画等生活品。活动中,法宣中心党员干部还为每位老人拍摄了微笑照片。

司法部法宣中心党支部书记李子顺感受颇深:“作为民办养老机构,和颐园为我们党员干部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党员干部要思考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探究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如何体现、社会良心如何体现,真正发扬尊老爱老的孝道传统,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理念,把‘孝道’提升到‘为人民服务’的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付诸行动、落在实处、做在长期,特别是在庆祝我们党建立100周年之际,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思考个人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在老龄社会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作为法治宣传工作者,我们要思考在保障老年人权益中如何有为。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银色产业一定会变成朝阳产业。”

法律出版社党委书记伍彪说道:“老龄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国家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将老龄化增加的压力转变为经济发展动力。作为社会一份子、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让老年人拥有更加美好的晚年,让国家、社会、个体都能减轻压力。作为中央文化企业,法律出版社也将在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图书策划出版上更加积极主动。”

司法部法宣中心干部张志远告诉记者:“这是一节特殊的党课,我深受教育。接下来要拓展思维、创新方式,增强历史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在工作中、落在生活里,坚持不懈为社会、为群众办实事。”

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张戢感叹道:“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通过两个支部的这次联合活动,能把大家的心愿转化为现实,为老人们干点实事,我觉得很值得。同时我也感到,护养人员的悉心照顾是老人们生活品质得到保障的重要基础,她们要常年保持这样的耐心和付出,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光靠经济吸引是很难的。我们要学习她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深耕实干,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

【纠错】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