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的“当代愚公”
——记“七一勋章”获得者、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
“老支书好,我们是从遵义过来的,听说您从北京回来了,特意来看看您。”7月3日,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原草王坝村)游人如织,趁着周末,各地游客纷纷来到团结村打卡。
7月3日,记者在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见到了“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带着沉甸甸的荣誉回到家乡,他顾不得休息,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慕名而来的客人,耐心地跟大家分享这份特殊的荣誉。
86岁的黄大发曾任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
这条渠,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
“我的一辈子用一个‘干’字就总结了,老老实实地干,踏踏实实地干。”回想起修渠的经历,黄大发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
获得“七一勋章” 倍感光荣
“能受邀到北京非常高兴,每天都有新收获。”黄大发兴奋地说,他到过北京14次,这一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回想走上舞台领勋章的那一刻,黄大发激动不已,“第二次和总书记握手,倍感亲切和骄傲。”
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大发不停地用粗糙而有劲的手抚摸着那枚沉甸甸的勋章。
在北京期间,黄大发每一天都有新感动。7月1日,他与全国各界代表一起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并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以前,他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能在天安门城楼庆祝党的生日。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那一刻,黄大发心潮澎湃,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黄大发既是见证者,又是建设者。岁月如梭,他的初心不变。
修渠事迹写进党史馆
6月28日,黄大发和大家一起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黄大发说,这是他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浓墨重彩地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为民造福史,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
最让黄大发激动的是展览馆里挂着他的照片,写着他事迹。“以前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份荣誉,我只不过是坚持把一件事做好。当时想的就是带着大家苦干实干,能有大米饭吃就行了。”黄大发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党给了他最高荣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半个世纪前,黄大发带着全村人,历时36年的千辛万苦,用铁锤和钢钎,在悬崖上凿出一条9400米长的生命水渠。践行他的初心和使命,也实现他对党组织和人民的承诺,草王坝人吃上了白米饭,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而今天,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86岁的黄大发又主动响应党组织号召,走家串户积极宣传党的好政策,与村民促膝谈心,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号召村民调整产业结构,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黄大发说,农民要过上好日子,就要跟着共产党好好干,苦干实干加油干。
“最贫困的几户人家都已经搬进了小楼房,现在是二层‘小别墅’遍地起,轿车开进农家院。”黄大发满脸笑容地描述着草王坝如今的景象。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从北京回到团结村,黄大发和平常一样,给游客当讲解员,给党员同志上党课,也给乡亲和孩子们讲述党的好政策和当年修渠引水的往事。
“我常常告诫自己,我是共产党员,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给了我一切。这些荣誉同时也鞭策着我,生命不息,就要奋斗不止。”黄大发说。
民房变民宿,乡村变景区。如今的团结村,除了吃上白米饭外,民宿、露营、漂流、农旅基地等旅游项目陆续入驻,彻底改变了这个身处黔北崇山峻岭中的小山村。
团结村被评为市级乡村旅游村寨、市级研学旅行基地,大发党性教育陈列馆被列为贵州省第六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团结村精品民宿营业以来,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精品民宿、星空木屋和悬崖酒店成为网红打卡地。
3年多来,团结村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收入4500万元,全村户均增收2万余元,还带动了8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在大发渠另一边,是仁遵高速公路的主要控制性工程——大发渠特大桥。在阳光的照耀下,红色的桥拱如彩虹一般,与白色的桥墩桥身相互辉映,气势磅礴。
据介绍,仁遵高速在团结村设置了下道口。待这条高速公路通车后,从遵义城区到团结村只需半小时,团结村的致富路子将越来越宽。
产业发展让草王坝欣欣向荣,但黄大发仍不忘当时修建水渠时的初心——为了让老百姓吃上一口热腾腾的白米饭。“以前不种水稻是因为没水灌溉农田,现在有水了,我们还是得继续种出草王坝的优质水稻。”黄大发说。(记者 潘树涛 蒋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