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为风云三号E星研制成功四台载荷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5日22:16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成功研制的微波湿度计-II、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II(GNOS II)、电离层光度计(多角度)和空间环境监测器四台载荷,当天随风云三号E星成功发射升空。

风云三号E星搭载的微波湿度计-II共15个探测通道,系统整体性能指标大幅提高,灵敏度、定标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具有温湿度同步探测功能,工作于晨昏轨道,与上下午星组网,实现温湿度观测资料全球无缝覆盖,致力于为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大气湿度和温度初始场信息,提升对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长期连续的温湿度观测数据为气候和气候变化再分析提供可靠数据源。

风云三号E星搭载的GNOSII是风云三号C星和D星上GNOS的升级。GNOS II继承了GNOS的掩星探测功能,同时又新集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海面风场探测功能,可实现电离层、大气层和海面立体监测,GNOS II探测仪获取的大气参数廓线和海面风速产品数据集可用于全球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和防灾减灾等领域。风云三号E星GNOS II将在国际首次实现GNSS掩星和遥感一体化探测、国际首次实现海面风场的散射计与GNSS遥感一体化协同探测。

风云三号E星搭载的电离层光度计(多角度)是一种具有三个探头的高灵敏度气辉强度探测仪,该仪器通过探测氧氮远紫外波段(132-180纳米)气辉辐射强度,并针对日侧、夜侧和晨昏光照特性配置三个探头和三种工作模式,有望实现高灵敏度日侧、夜侧及晨昏时刻电离层气辉变化的监测,进而获得电离层电子密度、热层氧氮比等产品。该载荷为风云三号E星全新配备星上定标功能,也是国际同类载荷上首次开展星上定标,将为载荷数据的定量化应用提供保障。

空间环境监测器是风云三号卫星的遥感仪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监测轨道空间典型的环境要素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过程。E星上配置有高能粒子探测器、中能质子探测器、中能电子探测器、辐射剂量仪、充电电位探测器、磁强计和环境远置单元共7种载荷,对卫星运行轨道的粒子辐射环境、辐射剂量、表面电位和矢量磁场进行综合测量,可为空间天气预警预报业务、航天活动规划、卫星防护设计及空间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科学数据支持。

风云三号E星是风云三号03批气象卫星的首发星,也是世界民用业务气象卫星家族中首颗工作在晨昏轨道的卫星。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星载四台载荷研制过程中,研制团队攻坚克难,创新采用多项新研产品和技术,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研制工作,确保卫星总体计划完成。(完)

【纠错】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